潮剧:修订间差异
小无编辑摘要 |
小 (导入1个版本) |
(没有差异)
|
2022年12月12日 (一) 11:15的版本
【潮剧】又称潮州戏、潮音戏、潮州白字戏,是用潮州方言演唱,在丑生(角色)有突出表现的地方戏曲,在明朝开始形成后,流行于广东潮汕、闽南等地,并随潮州人传播到港澳台、上海,以及海外的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柬埔寨、越南等东南亚与欧美地区,是中国对外最有影响的地方戏剧之一。潮剧历史悠久,也是中国最古老的地方剧种之一,属元明南戏的一支,时称为潮腔、潮调、泉潮雅调,为明代南戏五大声腔之一。明朝嘉靖丙寅年(1566年)刊本《荔镜记》,是迄今所能见到的最早一个运用“泉潮腔”演唱的演出剧本。潮剧是中国十大剧种之一,广东三大剧种之一,有“南国奇葩”的美誉,以优美动听的唱腔音乐及独特的表演形式,融合成极富地方特色的戏曲而享誉海内外。潮剧是潮州文化的重要传承载体,同时也是联络世界各地潮州人之间情谊的重要纽带。潮剧于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艺术特点】
潮剧行当齐全,生、旦、净、丑各有应工的首本戏,表演细腻生动,身段做工既有严谨的程式规范,又富于写意性,注重技巧的发挥,其中丑行和花旦的表演艺术尤为丰富,具有独特的风格和地方色彩。潮剧在过去一直实行童伶制,小生、青衣、花旦均由儿童艺人担任,这些艺人长大后,声音改变,即被淘汰,这一体制严重阻碍潮剧艺术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废除了童伶制,并在各方面锐意改革,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演员。
唱腔与音乐:潮剧声腔,明代称潮腔、潮调,清代以后叫潮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统称为潮剧。用潮州方言唱南北曲,兼收昆、弋、梆、黄牌调及潮州民间弹词、歌册、小调融化而成。潮州方言语音具有八个声调,演唱出字行腔讲究“含、咬、吞、吐”,形成潮剧唱腔的地方风格。潮剧伴奏音乐先后吸收民间锣鼓、古诗乐、细乐、庙堂音乐等乐曲和演奏形式,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独特的演奏特点,为群众所喜闻乐见。
舞台美术:舞台美术设计,有的侧重于纵向继承,力求符合潮剧传统表演风格,有的倚重于横向借鉴,力求创造新的表现形式,或者二者兼而有之。
服饰:潮剧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舞台服饰(戏服、盔帽、靴鞋、髯口等)实行衣箱规制,由三、四十种特定造型的戏服和盔帽,通过造型、色彩图案的变化,配套使用,适用于周秦两汉、唐、宋、元、明(清代另设)各个朝代、各种人物的服装穿戴。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在50年代末期,潮剧服饰大力进行改革在原来传统特色基础上不断吸收外地剧种的服饰,创制新的服饰。
【艺术流派】
【潮剧名家】
潮剧著名编剧有谢吟、吴师吾、林先玉、洪逊、陈名振等。著名艺人有李德意、蔡龙汉、洪妙、陈玩惜、朱楚珍、翁妙辉、赵少卿、詹春湘、方展荣、刘明珠、王少瑜、姚璇秋、范泽华、张长城、陈学希、张怡凰、吴奕敏、吴玲儿、许曼等。(香港潮剧电影四大天后陈楚蕙、石玲、方巧玉、荘雪娟;花旦丁楚翘、老旦陈瑛和黑脸姚佳雄等名角)
【代表剧目】
移植上演《春草闯堂》等新戏,创作的历史剧和现代戏有《袁崇焕》、《彭湃》、《恩怨宋家妇》、《辞郎洲》、《松柏长青》、《江姐》、《龙舌涵》、《万山红》等;整理了不少优秀传统戏,如《张春郎削发》、《荔镜记》、《苏六娘》、《告亲夫》、《扫窗会》、《辩本》、《闹钗》、《芦林会》、《刺梁冀》、《闹开封》、《赵宠写状》、《井边会》、《柴房会》等。《辞郎洲》、《张春郎削发》、《火烧临江楼》、《苏六娘》、《荔镜记》、《告亲夫》、《韩江花似锦》(《闹开封》和《王茂生进酒》两剧)、《乳燕迎春》(《芦林会》和《刺梁冀》两剧)、《刘明珠》等剧被拍成电影在发行海内外。(还有香港东山潮剧团小生荘雪娟花旦石玲主演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方巧玉和荘雪娟领衔主演的《滴水记》又名《剪月蓉》等潮剧影片)
【潮剧院团】
广东潮剧院一团|广东潮剧院二团|广东潮剧院三团
戏曲演出
免责声明
神州戏曲百科的词条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收集,如您发现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或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szxqweb@163.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