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豫剧团:修订间差异
(创建页面,内容为“ 豫剧系河南地方剧种,民国初期传入武汉,新中国成立之后得到发展。 1950年年初,农历旧历年的腊月底,豫剧皇后陈素真大师应武汉市文化局局长巴南冈邀请,带"群众河南梆子剧团"去武汉演出。1951年7月改为市群众豫剧团。1952年8月改组为市豫剧工作团。1953年7月定名为武汉市豫剧团,初期由民众乐园派员管理,1956年4月隶属市文化局。1971-1972年…”) |
无编辑摘要 |
||
(未显示同一用户的1个中间版本) | |||
第1行: | 第1行: | ||
[[豫剧]]系河南地方剧种,民国初期传入武汉,新中国成立之后得到发展。 1950年年初,农历旧历年的腊月底,豫剧皇后陈素真大师应武汉市文化局局长巴南冈邀请,带"群众河南梆子剧团"去武汉演出。1951年7月改为市群众豫剧团。1952年8月改组为市豫剧工作团。1953年7月定名为武汉市豫剧团,初期由民众乐园派员管理,1956年4月隶属市文化局。1971-1972年9月,一度归属"豫越评联合指挥部"。1972年,恢复原名,直属市文化局领导。1983年该团与汉阳剧场合并,从民众乐园搬出,迁至汉阳剧场。 | |||
== 剧团初期 == | == 剧团初期 == | ||
第22行: | 第22行: | ||
自建团以来,该团共上演剧目400多个,其中现代戏60多个,传统剧目:《巾帼侠》、《涤耻血》、《三拂袖》、《花媚娘》、《天地配》等。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创作了《魂断洛阳宫》、《第九个罪犯》、《人生之歌》、《石头记》、《胡服骑射》,改编《铡赵王》、《杨八姐救兄》,整理《跑汴京》,移植《爱情的审判》、《假婿乘龙》、《灵堂花烛》、《哑女告状》、《三抢亲》、《红灯记》、《沙家浜》、《杜鹃山》、《红嫂》、《平原作战》等剧目。 | 自建团以来,该团共上演剧目400多个,其中现代戏60多个,传统剧目:《巾帼侠》、《涤耻血》、《三拂袖》、《花媚娘》、《天地配》等。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创作了《魂断洛阳宫》、《第九个罪犯》、《人生之歌》、《石头记》、《胡服骑射》,改编《铡赵王》、《杨八姐救兄》,整理《跑汴京》,移植《爱情的审判》、《假婿乘龙》、《灵堂花烛》、《哑女告状》、《三抢亲》、《红灯记》、《沙家浜》、《杜鹃山》、《红嫂》、《平原作战》等剧目。 | ||
[[分类:豫剧院团]] | |||
{{GroupList | {{GroupList | ||
|class_type=豫剧 | |class_type=豫剧 | ||
|is_recomend=0 | |is_recomend=0 | ||
}} | }} |
2023年7月5日 (三) 16:09的最新版本
豫剧系河南地方剧种,民国初期传入武汉,新中国成立之后得到发展。 1950年年初,农历旧历年的腊月底,豫剧皇后陈素真大师应武汉市文化局局长巴南冈邀请,带"群众河南梆子剧团"去武汉演出。1951年7月改为市群众豫剧团。1952年8月改组为市豫剧工作团。1953年7月定名为武汉市豫剧团,初期由民众乐园派员管理,1956年4月隶属市文化局。1971-1972年9月,一度归属"豫越评联合指挥部"。1972年,恢复原名,直属市文化局领导。1983年该团与汉阳剧场合并,从民众乐园搬出,迁至汉阳剧场。
剧团初期
剧团奠基人~陈素真一九五零年年初,农历旧历年的腊月底,陈素真应武汉市文化局局长巴南冈邀请,带剧团去武汉演出。此时期陈素真正在郑州群星舞台演出,这是豫剧第一次南下,武汉又是中南地区最大的城市,商业繁荣,剧种多,名家多。新年期间去武汉演出,虽然是更能展现豫剧水平,但是压力也不小,京剧名家程砚秋、高百岁、赵燕侠、高威廉、李万春等正在武汉演出的热火朝天。
陈素真带的底包演员除了饰演小生的义妹王曼影,还有武生牛保敬,青衣司凤英,以及那年中秋节新收的徒弟吴碧波。其余还有女小生李宝珠,以及李宝珠的姐姐花旦李湘云,妹妹李金鸟,还有文武老生黄忠祥、于奎元、范金旭,花脸陈永治,三花脸李纪才,武生武云龙,以及马兰枝,胡玉元,王玉花,王金声,郑文轩,李孝连等以及乐队场面,服装,等共计一百余人。
陈素真在狮吼的学生李景萼陈素真率领剧团于腊月二十六日到武汉,休整几天后在除夕那天(一九五零年二月十六日)晚场在武汉民众乐园群众舞台上演《洛阳桥》(此剧后来定名《梵王宫》),时在武汉的京剧四大名旦之一的程砚秋在吃完年夜饭后去观剧。大年初一日场,陈素真的学生吴碧波、王曼影主演了《打金枝》,李湘云主演《克敌荣归》。夜场,陈素真,李宝珠,黄忠祥,李纪才贴演《霄壤恨》同日民众乐园的民族歌剧院赵燕侠剧团的日场贴演的《鸿鸾禧》,夜场是赵燕侠、高威廉全本《凤还巢》。
一九五零的春节的演出,是陈素真带领剧团第一次南下武汉,在新年的鞭炮声中锣鼓开场了。新年里,陈素真陆续贴演了《女贞花》《伉俪箭》《巾帼侠》《花媚娘》《桃花庵》《蝴蝶杯》《玉虎坠》《三拂袖》《义烈风》《抱琵琶》等剧。
随后演出到了三个月,陈素真因身孕不能继续演出,返回开封。其余弟子学生吴碧波,王曼影,李宝珠等皆留在武汉。武汉文化局又邀请来陈素真狮吼剧团时期的学生李景萼。豫剧团从此留在武汉,并正式成立了武汉市豫剧团。
武汉豫剧团剧照一九五二年中南汇演,陈素真作为中南局武汉市豫剧团的领衔主演正在西北地区演出,应邀返汉,参加中南五省戏剧汇演,荣获大会最高奖荣誉奖。作为中南局的代表本应该参加十月份的全国汇演,因中南局接上级通知,无原因阻碍陈素真参加全国汇演,在全国汇演结束之际,陈素真才被允许赴北京观摩演出。因此作为豫剧代表人物的她也无机会演出,无缘参加评奖。中南局文化领导崔巍,巴南冈也深知此事对不起豫剧名旦陈素真,他们也有自己的苦衷,无奈何做这样的举措。但是在汇演结束后想挽留陈素真返汉领衔主演,受了委屈的陈素真婉转拒绝了。应马金凤邀请赴江苏徐州演出了一段时间,并移植排演了《宇宙锋》。
《宇宙锋》一剧移植于汉剧大家陈伯华的同名代表剧目,这出戏也是中南汇演时期汉剧演员陈伯华复出后的成名作,随后在全国汇演荣获一等奖,誉满全国。同是中南局的优秀代表的豫剧演员陈素真受到了如此倾轧与冷落,孤寂愤懑之心也是自然的。赏识陈素真之才的著名导演崔巍,巴南冈面对这个局面,也是无计可施。陈素真离开武汉豫剧团,再也没有回去过。
六十多年过去了,陈素真的义妹王曼影也从武汉豫剧团退休了,作为武汉市豫剧团的主要奠基人的陈素真,为豫剧南下湖北做了开创性的工作。豫剧在武汉三镇众多剧种占有一席之地,是她杰出的表演艺术获得的,也是她的学生及弟子吴碧波,王曼影,李宝珠,李湘云,李景萼等众多艺术家挣得的。
剧团后期
武汉豫剧团1988年3月,根据市政府《调整武汉市艺术表演团体布局》的意见,市文化局决定豫、越、评三家剧团实行转向,即以从事艺术表演为重点转为从事文化多种经营为主。1989年为适应转向工作的需要,该团成立"经营部",同时撤销"艺术室",对全团人员实行分流,一部分实行内养,一部分推荐给其他省、市豫剧团(河南省郑州市豫剧院,湖北省十堰市豫剧团,襄樊市豫剧团),一部分停薪留职,一部分留团进行经济开发工作。
自建团以来,该团共上演剧目400多个,其中现代戏60多个,传统剧目:《巾帼侠》、《涤耻血》、《三拂袖》、《花媚娘》、《天地配》等。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创作了《魂断洛阳宫》、《第九个罪犯》、《人生之歌》、《石头记》、《胡服骑射》,改编《铡赵王》、《杨八姐救兄》,整理《跑汴京》,移植《爱情的审判》、《假婿乘龙》、《灵堂花烛》、《哑女告状》、《三抢亲》、《红灯记》、《沙家浜》、《杜鹃山》、《红嫂》、《平原作战》等剧目。
免责声明
神州戏曲百科的词条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收集,如您发现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或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szxqweb@163.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