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京剧院:修订间差异
(创建页面,内容为“替代=中国国家京剧院|缩略图 中国国家京剧院成立于1955年1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直属的国家级剧院。 [8] 我国著名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任京剧院的首任院长。全国近百家京剧艺术团体在进行对外交流演出时,都把自己称为中国京剧院,造成名称和概念的混淆,因此中国京剧院此次更名进一步…”) |
无编辑摘要 |
||
(未显示同一用户的4个中间版本) | |||
第1行: | 第1行: | ||
[[文件:B559a66a5c784bfcb77506302e365013.jpg|替代=中国国家京剧院|缩略图]] | [[文件:B559a66a5c784bfcb77506302e365013.jpg|替代=中国国家京剧院|缩略图]] | ||
中国国家京剧院成立于1955年1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直属的国家级剧院。 | 中国国家京剧院成立于1955年1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直属的国家级剧院。 我国著名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任京剧院的首任院长。全国近百家京剧艺术团体在进行对外交流演出时,都把自己称为中国京剧院,造成名称和概念的混淆,因此中国京剧院此次更名进一步明确了剧院的国家属性,全面树立起国家剧院的形象。 | ||
== 基本简介 == | == 基本简介 == | ||
第37行: | 第37行: | ||
=== 常演剧目 === | === 常演剧目 === | ||
中国京剧院这一处鲜活生动、美轮美奂的艺术殿堂,半个世纪以来,皓首苍颜的老者为之痴谜,知天命的中年为之陶醉,韶华红颜的青年人,也为之神往。昨天,这里曾上演过近250多部优秀剧目,今天,这里依然锣鼓喧天,京胡悠扬,这里依然精彩纷呈,好戏常演。 | 中国京剧院这一处鲜活生动、美轮美奂的艺术殿堂,半个世纪以来,皓首苍颜的老者为之痴谜,知天命的中年为之陶醉,韶华红颜的青年人,也为之神往。昨天,这里曾上演过近250多部优秀剧目,今天,这里依然锣鼓喧天,京胡悠扬,这里依然精彩纷呈,好戏常演。 | ||
{| class="wikitable" | {| class="wikitable contentsTable" | ||
|《红鬃烈马》 | |《红鬃烈马》 | ||
|《野猪林》 | |《野猪林》 | ||
第88行: | 第88行: | ||
|} | |} | ||
余年来,剧院海纳百川,组成了精英荟萃、实力雄厚的京剧艺术表演团体。在近半个世纪的征程中,剧院善于继承、勇于革新,形成了思想内容丰富、艺术严谨、舞台清新、流派纷呈、阵容齐整的艺术风格,在京剧舞台上呈现了一批传得开,留得下的经典之作。 | 余年来,剧院海纳百川,组成了精英荟萃、实力雄厚的京剧艺术表演团体。在近半个世纪的征程中,剧院善于继承、勇于革新,形成了思想内容丰富、艺术严谨、舞台清新、流派纷呈、阵容齐整的艺术风格,在京剧舞台上呈现了一批传得开,留得下的经典之作。 | ||
{| class="wikitable" | {| class="wikitable contentsTable" | ||
|《图兰朵公主》 | |《图兰朵公主》 | ||
|《三打祝家庄》 | |《三打祝家庄》 | ||
第111行: | 第111行: | ||
|} | |} | ||
== 成就荣誉 == | ==成就荣誉== | ||
{| class="wikitable contentsTable" | |||
|'''年份''' | |||
|'''颁奖部门''' | |||
|'''剧目''' | |||
|'''获奖名称''' | |||
|- | |||
|1952 | |||
|文化部 | |||
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 | |||
|《将相和》 | |||
|剧本奖 | |||
|- | |||
|1956 | |||
|文化部 | |||
|《猎虎记》 | |||
|剧本一等奖 | |||
|- | |||
|1961 | |||
|文化部 | |||
|《谢瑶环》 | |||
|导演优秀剧目奖 | |||
|- | |||
|1961 | |||
|大众电影首届百花奖 | |||
|戏曲艺术影片 | |||
《杨门女将》 | |||
|最佳戏曲影片奖 | |||
|- | |||
|1979 | |||
|文化部主办 | |||
建国30周年献礼演出 | |||
|《红灯照》 | |||
|剧本创作一等奖 | |||
|- | |||
| rowspan="2" |1982 | |||
|中国剧协 | |||
|《恩仇恋》 | |||
|优秀剧目奖 | |||
|- | |||
|全国少数民族题材剧目汇演 | |||
|《锦车使节》 | |||
|剧本创作银奖 | |||
|- | |||
|1984 | |||
|中国剧协 | |||
|《大明魂》 | |||
|优秀剧目奖 | |||
|- | |||
| rowspan="7" |1988 | |||
| rowspan="4" |文化部主办 | |||
京剧新剧目汇演 | |||
|《甘棠夫人》 | |||
|优秀京剧新剧目奖 | |||
|- | |||
|《香港行》 | |||
|优秀京剧新剧目奖 | |||
|- | |||
|《草莽劫》 | |||
|京剧新剧目奖 | |||
|- | |||
|《调寇审潘》 | |||
|京剧新剧目奖 | |||
|- | |||
| rowspan="3" |文化部 | |||
|《目莲救母》 | |||
|文华新剧目奖 | |||
|- | |||
|《武则天轶事》 | |||
|文华新剧目奖 | |||
|- | |||
|《坂本龙马》 | |||
|文华新剧目奖 | |||
|- | |||
| rowspan="2" |1993 | |||
| rowspan="2" |文化部主办 | |||
全国青年京剧团新剧目汇演 | |||
|《承天太后》 | |||
|优秀剧目奖 | |||
|- | |||
|《魂断巴丘》 | |||
| | |||
优秀剧目奖 | |||
|- | |||
|1995 | |||
|中宣部 | |||
|《北国红菇娘》 | |||
|“五个一工程奖” | |||
|- | |||
|1997 | |||
|第五届中国戏剧节 | |||
|《宝马圆情》 | |||
|“优秀剧目奖” | |||
|- | |||
|1999 | |||
|文化部 | |||
国庆50周年献礼剧目 | |||
|《弹剑记》 | |||
|“优秀剧目奖” | |||
|- | |||
|2001 | |||
|中宣部 | |||
|《瘦马御史》 | |||
|“五个一工程奖” | |||
|- | |||
| rowspan="2" |2002 | |||
|第三届中国京剧节 | |||
|《瘦马御史》 | |||
|“金奖”及优秀编剧奖、优秀配器奖、优秀表演奖、优秀导演奖、优秀舞美设计奖、优秀作曲奖、优秀灯光设计奖、优秀京胡演奏奖、表演奖12个单项奖。 | |||
|- | |||
|中宣部 | |||
|戏曲连续剧《谢瑶环》 | |||
|“五个一工程奖” | |||
|- | |||
| rowspan="3" |2004 | |||
|第七届中国艺术节 | |||
|《图兰朵公主》 | |||
|“文华大奖”和中国移动杯最受观众喜爱剧目奖及优秀导演奖、优秀作曲奖、优秀舞美奖、优秀灯光设计奖、优秀表演奖、观众最喜爱剧目奖、观众最喜爱演员奖8个单项奖,并入围“2004-2005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初选剧目。 | |||
|- | |||
|第四届中国京剧节 | |||
|《泸水彝山》 | |||
|“金奖”及优秀导演、舞美、优秀表演奖、表演奖等5个单项奖。 | |||
|- | |||
|第四届中国京剧节 | |||
|《竹林计》 | |||
|首届全国武戏擂台赛集体奖;两金一银 | |||
|- | |||
| rowspan="3" |2007 | |||
|中宣部 | |||
|《文成公主》 | |||
|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优秀剧目奖 | |||
|- | |||
|文化部、财政部 | |||
|《文成公主》 | |||
|2006-2007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精品剧目 | |||
|- | |||
|第八届中国艺术节 | |||
|《泸水彝山》 | |||
|第十二届文华剧目奖;文化导演奖、文华表演奖、文华舞台美术奖 | |||
|- | |||
|2008 | |||
|第五届中国京剧节 | |||
|《江 姐》 | |||
|优秀剧目展演二等奖;名著改编奖(含编剧、唱腔设计) | |||
|- | |||
|2009 | |||
|中宣部 | |||
|《泸水彝山》 | |||
|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 |||
|- | |||
| rowspan="5" |2010 | |||
| rowspan="5" |文化部国家艺术院团 | |||
优秀剧目展演 | |||
|《满江红》 | |||
|优秀演出奖、优秀编剧奖、优秀导演奖、优秀表演奖、优秀表演荣誉奖 | |||
|- | |||
|《柳荫记》 | |||
|优秀演出奖、优秀表演奖、优秀舞台美术奖、纪念演出奖 | |||
|- | |||
|《大闹天宫》 | |||
|优秀演出奖、优秀导演奖、优秀表演奖、纪念演出奖 | |||
|- | |||
|《曙色紫禁城》 | |||
|剧目奖、优秀表演奖、 | |||
优秀音乐创作奖、 | |||
优秀舞台美术奖 | |||
|- | |||
|《杨门女将》 | |||
|纪念演出奖 | |||
|- | |||
| rowspan="7" |2011 | |||
|第六届中国京剧节 | |||
|《大漠苏武》 | |||
|剧目一等奖 | |||
|- | |||
|第十二届中国戏剧节 | |||
|《慈禧与德龄》 | |||
|优秀剧目奖、优秀表演奖、优秀音乐奖 | |||
|- | |||
| rowspan="5" |文化部国家艺术院团 | |||
优秀剧目展演 | |||
|《杨门女将》 | |||
|优秀演出奖、优秀表演奖 | |||
|- | |||
|《文姬归汉》 | |||
|演出奖、优秀表演奖、优秀编剧奖、特别荣誉奖 | |||
|- | |||
|《强项令》 | |||
|演出奖、优秀表演奖 | |||
|- | |||
|《大漠苏武》 | |||
|优秀剧目奖、优秀表演奖、优秀导演奖、优秀音乐创作奖 | |||
|- | |||
|《红灯记》 | |||
|演出奖 | |||
|} | |||
2021年11月,国家京剧院一团被授予“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 |||
[http://www.cnpoc.cn/cnpoc/ryjj/ddwzy_list.shtml] | |||
==联系地址== | |||
北京市西城区平安里西大街22[http://www.cnpoc.cn/cnpoc/lxwm/lxwm.shtml 号] | |||
= | {{SchoolList | ||
|province=北京市 | |||
}} |
2022年12月26日 (一) 15:30的最新版本
中国国家京剧院成立于1955年1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直属的国家级剧院。 我国著名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任京剧院的首任院长。全国近百家京剧艺术团体在进行对外交流演出时,都把自己称为中国京剧院,造成名称和概念的混淆,因此中国京剧院此次更名进一步明确了剧院的国家属性,全面树立起国家剧院的形象。
基本简介
自建院以来,剧院汇集了一大批杰出的表演艺术家和剧作家、导演、作曲家、舞台美术家等,组成了精英荟萃实力雄厚的京剧艺术表演团体。其中著名表演艺术家李少春、袁世海、叶盛兰、杜近芳等,著名导演阿甲等,著名剧作家翁偶虹、范钧宏等,享誉海内外。
六十余年来,剧院继承、创编、上演了500多部不同题材、体裁的优秀传统、新编历史剧和现代京剧,基本形成了善于继承,精于借鉴,勇于创新,精于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精神,以及思想内容丰富、艺术严谨、舞台清新、流派纷呈、阵容齐整的艺术风格。常演代表剧目有《野猪林》《三打祝家庄》《吕布与貂蝉》《白蛇传》《柳荫记》《九江口》《谢瑶环》《三岔口》《穆桂英挂帅》《大闹天宫》《满江红》《杨门女将》《红灯记》《平原作战》《红色娘子军》《春草闯堂》《蝶恋花》《江姐》《文成公主》等,具有广泛影响,并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国家京剧院担负着重要的对外文化交流任务,不断派出艺术团到世界各地演出。曾先后出访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足迹遍及五大洲,赢得了良好的国际声誉。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增进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做出了积极的贡献。[1]
历史沿革
中国国家京剧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直属的国家级剧院。其最早的前身是1942年在党中央的关怀下成中国国家大剧院立的延安平剧研究院。毛泽东主席曾为该院题词"推陈出新",为戏曲事业提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指导方针。后该院几经变化改组,先是与华北军区六纵队前锋平剧团和冀南军区民主剧团合并,改称华北平剧研究院;建国后改组为文化部戏曲改进局所属京剧研究院、中国戏曲研究院所属京剧实验工作一、二、三团;后来于1953年三个团合并为中国京剧团。在此基础上,于1955年1月成立了中国京剧院。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任首届院长。
中国京剧院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严重破坏,曾改称中国京剧团。粉碎"四人帮"后,全面恢复了中国京剧院的建制、名称和机构。四十七年来,剧院继承了延安平剧院光荣的革命传统,吸收了各解放区及其宋官林它进步京剧团体的艺术革新经验,并不断吸收各流派表演艺术家、著名演员和社会知名作家、导演家、作曲家、舞台美术家,组成精英荟萃的京剧舞台表演艺术创作群体。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继往开来,推陈出新,形成了剧院的艺术风格,为京剧事业的繁荣与发展不断作出努力,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2007年11月28日,中国京剧院正式更名为中国国家京剧院。
三代艺术家
四十多年来,中国国家京剧院成就了三代艺术家。第一代,以著名表演艺术家李少春、袁世海、叶盛兰、杜近芳、李和曾、叶盛章、张云溪、张春华、云燕铭、李宗义、雪艳琴、黄玉华、侯玉兰、孙盛武、李洪春、李盛藻、王玉让、景荣庆、李金泉、李慧芳、江新蓉、高玉倩、阎世善、李金鸿和以阿甲、马少波、李紫贵、郑亦秋、范钧宏、翁偶虹、吕瑞明、王颉竹、景孤血、樊放、戴英禄、邹忆青、刘吉典、关雅浓、张健民、赵金声、郭大有等为中坚力量的著名编导、艺术家、音乐、舞台美术专家等开创了善于继承,勇于革新,精于塑造人物形象的独特风格。
于魁智第二代,以五、六十年代中国戏曲学校优秀毕业生为骨干,刘秀荣、杨秋玲、孙岳、刘长瑜、冯志孝、钱浩梁、李光、李维康、王晶华、吴钰璋、张曼玲、刘琪、寇春华、李欣、俞大陆、耿其昌、高牧坤、李岩、陈真治等与八十年代吸收的李世济、杨春霞、齐啸云等汇合成新的艺术力量,继续发扬剧院的优良传统,在创造历史人物和现代人物形象方面,进一步做出了卓越贡献,积累了丰富的艺术经验。
第三代,选拔引进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中国戏曲学院毕业生及其他社会优秀人材,于魁智、李胜素、刁丽、张建国、张火丁、耿巧云、陈淑芳、李海燕、江其虎、赵永伟、李文林、袁慧琴、邓敏、宋小川等,都是一代京剧名家,是中国京剧事业的中坚力量。
新生代主要力量包括:王璐、黄佳、郝仕鹏、徐孟珂、李博、张佳春、马力、孙亮、黄桦、张兰、潘月娇、刘魁魁、王立波、唐禾香、谭晓令、刘佳、徐莹、张浩洋、宋奕萱、陈静、郭瑶瑶、李阳鸣、周婧、高琛、杨磊、张兵、田永刚、马阿龙、王好强、王珏、金星、郭霄、付佳、吕耀瑶、胡滨、宋云飞、郭凡嘉、巩丽娟、王浩等。
剧目锦集
新剧聚焦
面临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挑战,作为国家艺术院团,剧院把京剧舞台艺术作品的创编与演出例为主要业务范围之一,紧紧抓住剧目建设,高扬民族文化大旗,固守民族精神家园。近年来,剧院兼收并蓄,推陈出新,整理复排、新编创演了一大批新剧,京剧舞台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崭新光彩。
2008年新剧: 《孙悟空大闹无底洞》; 《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2007年新剧: 《三打祝家庄》
常演剧目
中国京剧院这一处鲜活生动、美轮美奂的艺术殿堂,半个世纪以来,皓首苍颜的老者为之痴谜,知天命的中年为之陶醉,韶华红颜的青年人,也为之神往。昨天,这里曾上演过近250多部优秀剧目,今天,这里依然锣鼓喧天,京胡悠扬,这里依然精彩纷呈,好戏常演。
《红鬃烈马》 | 《野猪林》 | 《打金砖》 | 《四郎探母》 | 《将相和》 | 《醉酒》 |
《空城计》 | 《探皇陵》 | 《穆桂英挂帅》 | 《文姬归汉》 | 《兵圣孙武》 | 《荒山泪》 |
《六月雪》 | 《法门寺》 | 《秋江》 | 《白蛇传》 | 《霸王别姬》 | 《春秋亭》 |
《天女散花》 | 《空城计》 | 《红娘》 | 《奇冤报》 | 《洛神》 | 《三岔口》 |
《二堂舍子》 | 《打渔杀家》 | 《断桥》 | 《钓金龟》 | 《女起解》 | 《战金山》 |
《秋江》 | 《贵妃醉酒》 | 《打焦赞》 | 《扈家庄》 | 《昭君出塞》 | 《江姐》 |
《挡马》 | 《小商河》 | 《盗仙草》 | 《游龙戏凤》 | 《岳母刺字》 | 《小放牛》 |
余年来,剧院海纳百川,组成了精英荟萃、实力雄厚的京剧艺术表演团体。在近半个世纪的征程中,剧院善于继承、勇于革新,形成了思想内容丰富、艺术严谨、舞台清新、流派纷呈、阵容齐整的艺术风格,在京剧舞台上呈现了一批传得开,留得下的经典之作。
《图兰朵公主》 | 《三打祝家庄》 | 《江姐》 | 《瘦马御史》 | 《汉宫惊魂》 | 《三岔口》 |
《孙安动本》 | 《穆桂英挂帅》 | 《大闹天宫》 | 《满江红》 | 《杨门女将》 | 《红灯记》 |
《平原作战》 | 《红色娘子军》 | 《春草闯堂》 | 《蝶恋花》 | 《文成公主》 | 《泸水彝山》 |
成就荣誉
年份 | 颁奖部门 | 剧目 | 获奖名称 |
1952 | 文化部
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 |
《将相和》 | 剧本奖 |
1956 | 文化部 | 《猎虎记》 | 剧本一等奖 |
1961 | 文化部 | 《谢瑶环》 | 导演优秀剧目奖 |
1961 | 大众电影首届百花奖 | 戏曲艺术影片
《杨门女将》 |
最佳戏曲影片奖 |
1979 | 文化部主办
建国30周年献礼演出 |
《红灯照》 | 剧本创作一等奖 |
1982
|
中国剧协 | 《恩仇恋》 | 优秀剧目奖 |
全国少数民族题材剧目汇演 | 《锦车使节》 | 剧本创作银奖 | |
1984 | 中国剧协 | 《大明魂》 | 优秀剧目奖 |
1988
|
文化部主办
京剧新剧目汇演 |
《甘棠夫人》 | 优秀京剧新剧目奖 |
《香港行》 | 优秀京剧新剧目奖 | ||
《草莽劫》 | 京剧新剧目奖 | ||
《调寇审潘》 | 京剧新剧目奖 | ||
文化部 | 《目莲救母》 | 文华新剧目奖 | |
《武则天轶事》 | 文华新剧目奖 | ||
《坂本龙马》 | 文华新剧目奖 | ||
1993
|
文化部主办
全国青年京剧团新剧目汇演 |
《承天太后》 | 优秀剧目奖 |
《魂断巴丘》 |
优秀剧目奖 | ||
1995 | 中宣部 | 《北国红菇娘》 | “五个一工程奖” |
1997 | 第五届中国戏剧节 | 《宝马圆情》 | “优秀剧目奖” |
1999 | 文化部
国庆50周年献礼剧目 |
《弹剑记》 | “优秀剧目奖” |
2001 | 中宣部 | 《瘦马御史》 | “五个一工程奖” |
2002
|
第三届中国京剧节 | 《瘦马御史》 | “金奖”及优秀编剧奖、优秀配器奖、优秀表演奖、优秀导演奖、优秀舞美设计奖、优秀作曲奖、优秀灯光设计奖、优秀京胡演奏奖、表演奖12个单项奖。 |
中宣部 | 戏曲连续剧《谢瑶环》 | “五个一工程奖” | |
2004 | 第七届中国艺术节 | 《图兰朵公主》 | “文华大奖”和中国移动杯最受观众喜爱剧目奖及优秀导演奖、优秀作曲奖、优秀舞美奖、优秀灯光设计奖、优秀表演奖、观众最喜爱剧目奖、观众最喜爱演员奖8个单项奖,并入围“2004-2005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初选剧目。 |
第四届中国京剧节 | 《泸水彝山》 | “金奖”及优秀导演、舞美、优秀表演奖、表演奖等5个单项奖。 | |
第四届中国京剧节 | 《竹林计》 | 首届全国武戏擂台赛集体奖;两金一银 | |
2007 | 中宣部 | 《文成公主》 | 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优秀剧目奖 |
文化部、财政部 | 《文成公主》 | 2006-2007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精品剧目 | |
第八届中国艺术节 | 《泸水彝山》 | 第十二届文华剧目奖;文化导演奖、文华表演奖、文华舞台美术奖 | |
2008 | 第五届中国京剧节 | 《江 姐》 | 优秀剧目展演二等奖;名著改编奖(含编剧、唱腔设计) |
2009 | 中宣部 | 《泸水彝山》 | 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
2010 | 文化部国家艺术院团
优秀剧目展演 |
《满江红》 | 优秀演出奖、优秀编剧奖、优秀导演奖、优秀表演奖、优秀表演荣誉奖 |
《柳荫记》 | 优秀演出奖、优秀表演奖、优秀舞台美术奖、纪念演出奖 | ||
《大闹天宫》 | 优秀演出奖、优秀导演奖、优秀表演奖、纪念演出奖 | ||
《曙色紫禁城》 | 剧目奖、优秀表演奖、
优秀音乐创作奖、 优秀舞台美术奖 | ||
《杨门女将》 | 纪念演出奖 | ||
2011 | 第六届中国京剧节 | 《大漠苏武》 | 剧目一等奖 |
第十二届中国戏剧节 | 《慈禧与德龄》 | 优秀剧目奖、优秀表演奖、优秀音乐奖 | |
文化部国家艺术院团
优秀剧目展演 |
《杨门女将》 | 优秀演出奖、优秀表演奖 | |
《文姬归汉》 | 演出奖、优秀表演奖、优秀编剧奖、特别荣誉奖 | ||
《强项令》 | 演出奖、优秀表演奖 | ||
《大漠苏武》 | 优秀剧目奖、优秀表演奖、优秀导演奖、优秀音乐创作奖 | ||
《红灯记》 | 演出奖 |
2021年11月,国家京剧院一团被授予“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联系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平安里西大街22号
免责声明
神州戏曲百科的词条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收集,如您发现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或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szxqweb@163.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