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戏曲学院:修订间差异

来自戏曲百科-神州戏曲网
(创建页面,内容为“替代=台湾戏曲学院|缩略图|台湾戏曲学院   台湾戏曲学院(英语:National Taiwan College of Performing Arts,TCPA),简称为戏院或戏曲学院,位於台湾台北市,前身是整合复兴剧校与国光艺校的台湾戏曲专科学校。目前设有京剧、歌仔戏、客家戏、戏曲音乐、剧场艺术学系及民俗技艺等六学系。校长为名客话作曲家郑荣兴、副校长为台…”)
 
 
(未显示同一用户的2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文件:台湾戏曲学院.jpg|替代=台湾戏曲学院|缩略图|台湾戏曲学院]]
[[文件:台湾戏曲学院.jpg|替代=台湾戏曲学院|缩略图|台湾戏曲学院]]
  台湾戏曲学院(英语:National Taiwan College of Performing Arts,TCPA),简称为戏院或戏曲学院,位於台湾台北市,前身是整合复兴剧校与国光艺校的台湾戏曲专科学校。目前设有京剧、歌仔戏、客家戏、戏曲音乐、剧场艺术学系及民俗技艺等六学系。校长为名客话作曲家郑荣兴、副校长为台北大学公共行政暨政策学系教授借调兼任的翁兴利。
  台湾戏曲学院(英语:National Taiwan College of Performing Arts,TCPA),简称为戏院或戏曲学院,位於台湾台北市,前身是整合复兴剧校与国光艺校的台湾戏曲专科学校。目前设有京剧、歌仔戏、客家戏、戏曲音乐、剧场艺术学系及民俗技艺等六学系。校长为名客话作曲家郑荣兴、副校长为台北大学公共行政暨政策学系教授借调兼任的翁兴利。[https://www.tcpa.edu.tw/]


== 学院简介 ==
== 学院简介 ==
第60行: 第60行:


  附属于该校,同样肩负学生实习及教学的任务。成员系由复兴剧校综艺科毕业生及中华民俗技艺训练中心学员及李棠华特技团部分团员所组成,均为接受八年以上严格训练,学有专精的青年所组成。今后除戮力于民俗技艺的弘扬与推广外,将不断的创新、变革,朝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走向更璀璨的艺术殿堂,为台湾在世界发光。
  附属于该校,同样肩负学生实习及教学的任务。成员系由复兴剧校综艺科毕业生及中华民俗技艺训练中心学员及李棠华特技团部分团员所组成,均为接受八年以上严格训练,学有专精的青年所组成。今后除戮力于民俗技艺的弘扬与推广外,将不断的创新、变革,朝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走向更璀璨的艺术殿堂,为台湾在世界发光。
{| class="wikitable"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none"
| colspan="1" rowspan="1" |任期   
| colspan="1" rowspan="1" |任期   
| colspan="1" rowspan="1" |姓名   
| colspan="1" rowspan="1" |姓名   
第93行: 第94行:
| colspan="1" rowspan="1" |2014/5至2014/9  
| colspan="1" rowspan="1" |2014/5至2014/9  
|}
|}
==学院地址==
  台北市內湖路二段177号  (內湖校区)
  台北市木柵路三段66巷8之1号(木柵校区)
{{SchoolList
|province=台北市
}}

2022年12月23日 (五) 15:14的最新版本

台湾戏曲学院
台湾戏曲学院

  台湾戏曲学院(英语:National Taiwan College of Performing Arts,TCPA),简称为戏院或戏曲学院,位於台湾台北市,前身是整合复兴剧校与国光艺校的台湾戏曲专科学校。目前设有京剧、歌仔戏、客家戏、戏曲音乐、剧场艺术学系及民俗技艺等六学系。校长为名客话作曲家郑荣兴、副校长为台北大学公共行政暨政策学系教授借调兼任的翁兴利。[1]

学院简介

  台湾戏曲学院是台湾省教育史上第一所12年一贯制的戏曲人才养成学府,以培育传统艺术人才、弘扬传统戏曲文化为宗旨。2006年8月1日奉台湾省教育部门核定由台湾戏曲专科学校改制为台湾戏曲学院,校舍分内湖与木栅两校区,设置有京剧学系、戏曲音乐学系、歌仔戏学系、民俗技艺学系、剧场艺术学系、客家戏学系等6系(科)。   该校施行全人艺术教育,以培养具人文素养、专业技能与学术理论并重,富创作性的表演艺术人才为目标,期盼学生能肩负起传承与发扬传统表演艺术之使命。该校在人才养成中,强调学生传统表演艺术、专业学能与品德涵养均衡发展,期能培育全方位的传统表演艺术家。

历史沿革

  1957年,复兴剧艺实验学校创校。

  1981年,“国防部”三军京剧队的附设剧艺实验学校整合为“国防部”国光剧艺实验学校,

  1995年7月1日,“国防部”国光剧艺实验学校改隶教育部,与复兴剧艺实验学校同属台湾省教育部门。

  1999年7月1日,国光剧艺实验学校、复兴剧艺实验学校合并升格台湾戏曲专科学校。

  2006年8月1日,奉准改制台湾戏曲学院。

学院院系

  截至2015年,台湾戏曲学院拥有6大学系。

 京剧学系

  是结合戏剧、音乐、舞蹈、武功、美术及雕塑等的综合艺术。在继承中国古老戏曲剧种的基础上,形成一个精分“生、旦、净、丑”四种行当以及“唱、念、做、打”四种功夫为中心的戏剧表演方式,并以写意虚拟、夸张的艺术特性,建构出京(豫)剧独特的艺术风貌。

 歌仔戏学系   以培育具有传统精神并兼具现代创作理念的全方位歌仔戏表演艺术家。除研习专业歌仔戏剧艺课程外,也兼顾戏剧理论、舞蹈形体、历史发展、表演创作、剧场管理、识谱乐理等基础或进阶课程,期望能结 合社会脉动,在中国传统戏曲踏出国际、跨越新世纪之时,为歌仔戏开拓更宽广的艺术新境。  客家戏学系

  主要培养学生具备基本学识与人文艺术之素养,并经由传统戏曲学科与术科的训练、学习,使其具备基础艺术涵养及客家采茶戏表演技艺。以学群概念培育客家采茶戏曲表演、创作、理论各方面的专业人才,经由表演、创作、理论三方面课程进修,启发学生潜质,使其于学习过程中了解自己在戏曲领域里最适合之发展走向,配合其志趣,选择主修组别,使学生得以发挥长才,以期成为客家采茶戏或其它相关表演领域的生力军。

 戏曲音乐学系

  以培养戏曲音乐人才为主,培育继承与创新传统音乐的演出人为辅,着重传统戏曲文武场的专业能力训练外,并加强各类传统音乐种如南管、北管、昆曲及地方传统小戏的表演训练。课程除传统乐理外,透过各种中西理论的训练及本土与西洋乐器的组合,期望刺激戏曲音乐的成长、充实过去文武场的格局,丰富传统音乐的内涵。

 民俗技艺学系

  以培养多元表演艺术专业人才为宗旨,在课程设计上以发扬我国固有杂技艺术为主,以舞蹈课程为辅,并兼容音乐、体育及剧场技术,培养精通民俗杂技与现代表演剧场专业人才为目标。

 剧场艺术学系

  以培养剧场专业技术人才为教育目标,基础的剧场技术教育作为重点,除了剧场人文的课程外,依据学生性向,将课程内容及教学分为剧场技术、及戏服制作两大范围进行;剧场技术组细分为舞台布景及灯光音响两组,加强专业技术的磨练。为培养同学对剧场工作的整体概念,也加入基础的剧场/舞台管理及剧场设计基础课程,使学生更加明白所习技能及知识在剧场运作中的地位及价值。

附属单位

 京剧团

  该校附属的剧团,肩负学生实习及教学的任务,是台湾迄今历史最悠久的京剧团。与时代同步迈进为目标。在跨入二十一世纪之际,继续专业化目标,为传承、发扬戏曲艺术而努力,把传统艺术推向国际舞台,让戏曲永远传唱不坠。

   王文财(月琴)

  艺名王中财,曾用名:王文才, 英文名:George。

  祖籍河南洛阳,1958年6月18日出生,1977年复兴剧校第3期毕业。1981年开始在该团工作,曾任该团音乐组长一职期13年。积极培育京剧伴奏人员。任期内完成音乐组人员完全年轻化。曾随该团及郭小庄雅音小集、胡少安联友剧团,巡回欧、美、东南亚等地表演, 与顾正秋、胡少安、童芷苓、王克图、朱少龙、王福隆、王葳等合作20多年,拥有40多年文化外交演出及国际大型舞台表演经验。现任本团乐师,并于该校学院部教授戏曲音乐。

 综艺团

  附属于该校,同样肩负学生实习及教学的任务。成员系由复兴剧校综艺科毕业生及中华民俗技艺训练中心学员及李棠华特技团部分团员所组成,均为接受八年以上严格训练,学有专精的青年所组成。今后除戮力于民俗技艺的弘扬与推广外,将不断的创新、变革,朝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走向更璀璨的艺术殿堂,为台湾在世界发光。

任期    姓名    任职时间   
第一任 李棠华 1990/7/1~1993/4/15
第二任 郑荣兴 1993/4/16~1998/3/18
第三任 谢 兴 1998/3/18~1998/7/31
第四任 罗飞雄 1998/8/1~2003/12/31
第五任 梁月女婴 2004/1/1~2011/12/31
第六任 罗飞雄 2012/1/1至2014/4/30
第七任 李晓蕾 2014/5至2014/9

学院地址

  台北市內湖路二段177号 (內湖校区)

  台北市木柵路三段66巷8之1号(木柵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