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剧:修订间差异
(建立内容为“汉剧俗称“二黄”,又有“楚剧”、“汉调”两种叫法。它为湖北主要的戏曲剧种。主要流行于湖北省境地内长江、汉水流…”的新页面) |
无编辑摘要 |
||
(未显示2个用户的3个中间版本) | |||
第1行: | 第1行: | ||
[[文件:汉剧《取出都》剧照.jpg|替代=汉剧《取出都》剧照|缩略图|汉剧《取出都》剧照]] | |||
汉剧,旧称楚调、汉调(楚腔、楚曲),俗称"二黄",指湖北省武汉市地方戏剧,汉族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 |||
汉剧,清代中叶形成于湖北境内,民国时期定名汉剧。汉剧主要流传于湖北省,远及湘、豫、川、陕、湘、粤、皖、赣、闽、黔、晋等省的部分地区。 汉剧传统剧目有660余个,唱腔优美,对白雅致,文本大气,对演员文化素质要求较高, 角色共分为十行,腔调除了西皮、二黄外,罗罗腔也用得较多。伴奏乐器有胡琴、月琴、三弦、鼓板等。 | |||
2006年5月20日,汉剧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Ⅳ-30。[https://www.ihchina.cn/project_details/13213] | |||
== | === 历史起源 === | ||
汉剧是中国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旧名楚调、汉调。清代中叶形成于湖北境内,原以秦腔经襄阳南下演变出来的西皮为主要腔调,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荆河、襄河、府河、汉河四支流派,俗称路子。对湘剧、川剧、赣剧、桂剧、滇剧等剧种的形成发展都有影响。清嘉庆、道光年间,汉调流传到北京,加入徽调班社演唱,逐渐融合演变而成京剧。判府 | |||
[[分类: | |||
民国元年( 1912 年),定名为汉剧。抗日战争爆发后,汉剧艺人参加了抗日救亡活动,成立了汉剧流动演出队。1962年建立了武汉汉剧院,主要演员有陈伯华等。 | |||
=== 发展过程 === | |||
陕南地方戏剧,由汉水流域的山歌、民歌、小调发展而成,音调为汉中一带发音,与湖北汉调戏相似。长于文戏,巴山气息浓郁,音调幽雅,唱腔婉转,道白柔和,语言风趣,定晚企估表演细腻,纯朴大方,唱腔及念白巴山音韵很重,以川味见长。板式有上、下调之分,上调多用于表现悲怆、凄凉、愤慨情绪;下调多表现舒畅、明快豪放情绪。汉中市汉台区、西乡县、镇巴县等地60年代以前多表演汉调二簧。 | |||
汉调二簧最初的发祥地为紫阳蒿坪河一带。最早的班社活动可以追溯到乾隆二年(1737年)。1958年,据老艺人冯仁才、邱盛茂口述,蒿坪河东门寺的乐楼(戏台)上曾有"乾隆二年八月乾胜班在此破台"的题壁。生于乾隆三十六年的蒿坪河艺人杨履泰(杨家家谱),曾于乾隆末期至嘉庆年间领泰丰班在蒿坪河一带演出,享名一时。嘉庆至道光举蒸多年间,杨履泰与其子杨金年继续领班演唱,并于西乡沙河坝、屈家河,首次创办了汉调二簧科班,收徒六十余人,为二簧培养出"鸿"、"来"两辈艺人。"来"字辈最杰出的艺人为查来松和屈来寿,"鸿"字辈最杰出的艺人为贺鸿生。两辈艺人分散于安康、汉中、商洛、关中及四川等地领班演出,并不断在各地举办科班,教授学徒,遂使汉调二簧在各地得以传播和发展。在其流行过程中,因受各地语言、民歌、地方戏曲的影响,相继形成了汉中、安康、关中、商镇四路二簧,清末民初出现了班社林立,艺人辈出的兴盛局面。 | |||
汉剧属皮簧腔系,早期称"楚腔"、"楚调",以后又称"汉调"、"汉戏",俗称"二簧"。在鄂北有"一清二黄三越调"的谚语,在鄂东又有"一清二弹"之说,称汉剧为"乱弹"或"弹戏"。文献判协再记载中曾有"湖广调"、"黄腔"、"皮簧"等称谓。辛亥革命前仍称"汉调",从民国初年起开始改称"汉剧"。其主要声腔为西皮、二簧,在地方剧种中开创皮、簧合奏之先河,从而形成皮簧声腔系统。汉剧流行于湖北省境内的长江和汉水流域及其邻近的、湖南、陕西、四川等省的部分地区。 | |||
二簧兴起于长江中下游,系由安徽安庆徽班二黄驼嚷市夜发展而来。传入湖北的四平腔吹腔,经湖北艺人加工发展而成。西皮是由传入鄂西北襄阳一带的山陕梆子演变而来。汉剧前身为楚调。胶估连清朝中叶一些文献对此曾有记载。如乾隆五十年(1785年)吴太初所著《燕兰小普》中记有:名伶时瑶卿"爱歌楚调一番新"。楚伶王湘云擅长《卖饽饽》,唱荆江秧歌、沙湖绵(沔)阳小曲。清范锴在其《汉口丛谈》中也曾记载:"汉口楚调著名演员李翠官、隶荣庆部,擅长《贵妃醉酒》、《潘尼追舟》、《玉堂春》"。 | |||
汉调西皮、二簧合流并用,乃经过长期逐渐融合过程。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刊印的叶调元所著《汉口竹枝词》中对这一融合曾有记载:"曲中反调最凄凉,急是西皮缓二黄,倒板高提平板下,音须圆亮气须长。汉口向有十余班,今止三部。"上述描写的是叶调元于道光十三年重游汉口时的见闻。书中还记述了前辈演员与当时演员在艺术上的继承关系,说"小金当日姓名香,喉似笙箫舌似簧。二十年来谁嗣响,风流不坠是胡郎。"从他的记述中可以局漏局看出,早在嘉庆末年,在汉口就有十余个唱汉调的戏班,他们既唱西皮,又唱二簧;既有正调,又有反调,已经是一个声腔完备的剧种。故汉调与皮簧在湖北的合流时间,应为嘉庆年间。 | |||
清嘉庆、道光年间已有湖北汉调艺人米应先、余三胜、王洪贵、李六等先后赴京,搭春台、和春等徽班,以中州韵湖广音演唱皮簧,出现了"班曰徽班、调曰汉调"的局面。根据在湖北发现的汉调艺人米应先、余三胜等人的家谱等史料,证明当时北京的徽班,有的就曾以汉调艺人为骨干。米应先(1780-1832年)就曾以演《战长沙》中关羽而名誉京师。余三声(1802-1866年),道光初年入京,曾掌管当时享誉京城的"四大徽班"之一的春台班多年。春台班当时亦以汉调演员为台柱,以汉调皮黄为主要唱腔而蜚声梨园。 | |||
清嘉庆、道光年间,湖北各城镇经济繁荣,商旅云集,会馆庙宇林立,戏楼遍布,汉调戏班、科班亦随之兴起,为汉调的兴盛和发展提供了条件。汉剧在湖北的发展史上曾依流行区域而划分为襄河、荆河、府河、汉河四支流派,湖北方言叫作"路子"。 襄河路子以襄阳、樊城为中心,流行于光化、谷城、南漳、钟祥等地,以洪兴班最著名。襄樊又是"襄阳调"即西皮腔的兴发之地;府河路子以安陆为中心,流行于随县、枣阳以南、黄陂、孝感以北各城镇,以安陆桂林班最为著名;荆河路子以荆州、沙市为中心,流行于长江流域的荆河一线的宜昌、枝江、公安、石首、监利等地;汉河路子分为上下两路。上路以汉口为中心,下路以黄冈、大冶为中心,流行于鄂城、浠水、蕲春、阳新、通山一带。 | |||
清咸丰以后,受战乱影响,汉调曾一度衰落。同治、光绪年间汉口被辟为商埠后,汉调各路名演员、名教师又重新聚集于此,并举办了天(老天字科)、双、喜三届科班,培养出一批后来享誉剧坛的汉调著名演员,如一末任天全、五丑汪天中、六外陈旺喜、七小黄双喜、八贴罗金喜、陶四喜、十杂王洪喜等。辛亥革命后,又有陈国新、张鉴堂等在"春满茶园"先后开办了天(小天字科)、春、长字三届科班,培养出吴天保、周天栋、郑天龙等一批优秀演员。这时期,汉剧又迎来了一个新的兴盛时期,汉剧艺人数量大为增加。余洪元、傅心一、陈国新等此时曾组织汉剧公会,登记会员最多时曾达七千人,而且一些流动班社的艺人尚未包括在内。到大革命时期,汉剧又突破陈规,吸收女艺人参加演出,并举办训幼女学社(又名新化女科班),培养出以新化钗(即陈伯华)为代表的一批优秀女演员。这一时期,汉剧在武汉再次出现了繁荣景象。汉剧艺人广泛与各剧种,特别是向京剧学习交流,使汉剧表演艺术得到了改进和发展。 | |||
抗日战争爆发后,汉剧艺人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在郭沫若、田汉、洪深等人的领导下,组织了十个汉剧流动宣传队,由傅心一、吴天保、周天栋等率领,分赴川、湘、鄂西等大后方演出。在重庆、成都一带演出了《淝水之战》、《江汉渔歌》、《文天祥》、《岳飞》等剧目,一直坚持到抗战胜利。傅心一还在重庆北碚开办汉剧训练班,学生毕业后组成"五一汉剧团",抗日战争胜利回鄂后改名为黄石市汉剧团。 |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汉剧再一次获得蓬勃发展的机遇。全省相继成立了二十多个汉剧团。1962年武汉市成立了武汉汉剧院,由陈伯华任院长,吴天保、胡桂林、李罗克任副院长,承担起研究和革新汉剧的重任。1958年湖北省戏曲研究所举办了汉剧演员进修班,湖北省和武汉市戏曲学校分别开办了汉剧科,集中各行的优秀师资,培养出一批汉剧人才。 一批经过加工整理的传统剧目,如《宇宙锋》、《二度梅》、《断桥》、《兴汉图》、《水擒庞德》、《斩窦娥》、《急子回国》、《详状审陶》等曾在全国和湖北省历届戏曲会演中获奖或受到好评。其中,《宇宙锋》于1954年由东北电影制片厂摄制成黑白影片;《二度梅》于1959年由武汉电影制片厂拍成黑白影片;新编历史剧《闯王旗》于1978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成彩色影片;移植剧目《借牛》于1966年被珠江电影制片厂摄制成彩色影片;《审陶大》、《磐河桥》、《扫雪打碗》等剧被拍成资料片。 | |||
== 文化特征 == | |||
=== 声腔 === | |||
汉剧声腔以西皮、二黄为主,罗罗腔也用得较多,兼有歌腔、昆曲、杂腔、小调等曲调。高亢激越,爽朗流畅。末角以雍容的表演和醇厚深沉的唱腔取胜;旦行唱腔绚丽多彩,以声传情,声情并茂。 | |||
西皮也称"下腔",定la-mi弦,唱腔高亢激越,爽朗流畅;节奏灵活多变,可塑性强,使用范围较广。西皮板式比较完整,有【慢板】(习称慢西皮)、【正板】(习称中西皮)、【快板】(习称快西皮)、【西皮垛子】、【西皮一字】,以及属散板类的【摇板】、【散板】、【导板】、【滚板】等。其中,【西皮垛子】是运用较多又最具特色的一种独立板式,其唱腔字多腔少,节奏紧凑,适于叙事,是西皮中常用的一种板式。二簧也称"上把",定sol-re弦,曲调柔和委婉,舒展流畅,节奏较平稳。板式有【二簧慢板】、【二簧垛板】、【二流】、【二流垛子】、【夹板】,以及属散板类的【摇板】、【散板】、【滚板】、【导板】等。【二流】是主要板式,有快、慢之分。西皮、二黄在传统演唱中还有一些独具特色的专用曲调和特定唱腔。如襄阳调、九腔十八板、灯笼竿、西反腔、黄反腔、马蹄调、琵琶词等。 | |||
汉剧唱腔中还有一些曲调优美活泼、节奏鲜明的杂曲小调,包括【昆腔】、【罗罗腔】(七句半),【渭腔】、【耍孩儿】、【银纽丝】、【凤阳歌】、【鸳鸯鸟】、【过关调】等数十余种,以及民歌、杂曲等。多用于富有喜剧色彩、生活气息浓厚的小戏。汉剧的曲牌也十分丰富。传统的演唱和器乐曲牌有四百多首。按使用乐器的不同,分为唢呐曲牌、笛子曲牌、丝弦曲牌;根据曲调性能和使用范围,又分为军乐、礼乐、宴乐、物乐、喜乐、哀乐、神乐七类。这些曲牌或衔接唱腔,或配合身段、渲染气氛,具有丰富的表现功能。有些戏如《天官赐福》、《草场会》、《大封相》、《五才子》等,则是专唱曲牌的剧目。 | |||
=== 伴奏乐器 === | |||
汉剧的伴奏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不同的唱腔使用不同的伴奏乐器,皮簧腔主要以胡琴伴奏为主,唢呐二簧、罗罗腔、昆腔曲牌等,则以唢呐或笛子为主要伴奏乐器。近几十年来,文武场乐器有较大改进,如胡琴改为京胡;汉锣、汉钹改为音调高昂的奉锣、苏拨。汉剧锣鼓经十分丰富,打法多样,基本锣鼓点约有一百六十多个。大体上可分为[大打]、[小打]、[川打]、[干打]、[湿打]五种组合方式。其中,由马锣、边鼓、大锣、钹组合而成的[川打],具有节奏鲜明、气氛强烈的特点,对于刻画粗犷、剽悍的人物形象和烘托场上火爆热烈的气氛,能起到独特的表现作用,主要用于西皮唱腔及舞蹈、武打的伴奏。如在《马武闹馆》、《扎高围滩》、《双卖武》等花脸、武生戏中,均用[川打]来衬托草莽英雄洒脱粗犷的性格,效果不错。 | |||
=== 角色 === | |||
汉剧与湖北清戏、湖北越调在民间素有"一清、二黄、三越调"之说。其分行均为一末、二净、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小、八贴、九夫、十杂十大行当。末、丑、夫用本嗓(俗称"堂音");生以本嗓为主,并夹用边音(俗称"本夹边");净、杂用边嗓;旦、小生用小嗓。 | |||
一末为老年生角,剧中多饰演年老的帝王、宰相、高官、学士、贤士、义仆等正面人物。末角中的代表人物是余洪元。他最先对唱腔、表演做了突破性尝试,创造了深沉苍劲、醇厚优美的"余派"唱腔,将末角艺术推向高峰。他在《兴汉图》、《白帝城》中饰演的刘备,以雍容的表演和醇厚深沉的唱腔取胜。在《两狼山》中扮演的杨继业,以慷慨悲壮的〔二簧慢板〕,把汉剧〔反二簧〕唱腔提到一个新的水平。此外,末角任天全、蔡炳南、胡双喜、刘炳南、魏平原、胡桂林、余春衡等也颇负盛名。 | |||
二净为唱工花脸,剧中多饰演谏臣名将,如《大保国》中徐延昭、《白良关》中的尉迟恭、《下河东》中的赵匡胤等。此外也扮演奸雄暴君,如《雁门关》中的潘仁美、《捉放曹》中的曹操、《毒胞兄》中的杨广等。二净以唱边音为主,行"背弓"腔,难度大。知名净角有罗敢生、郑万年、余洪奎、朱洪寿等。 | |||
三生为中年生角,重唱工,多扮演慷慨激昂、忠诚耿直的正面人物,如《文昭关》中的伍子胥、《辕门斩子》中的杨延昭、《法门寺》中的赵廉等。知名生角有冷少鸣(作品有《探母见娘》、《樊城路会》、《辕门斩子》),陈丁已、钱文奎、吴天保、尹春保、何鸣凤、徐继声等。其中以吴天保成就最大。他勇于革新,创造了高亢激昂、行腔峭拔的"吴派"唱腔。三生所扮人物大都是文的;虽有武的,但也以文唱为主,唱、念、做兼重的戏很多。由于重唱,又被称为"铁扁担行"。 | |||
四旦多饰演大家闺秀、中年妇女、皇后王妃和贞女烈妇,如《二度梅》中的陈杏元、《大保国》中的李艳妃、《二王图》中的贺后等。本角色表演端庄凝重,娟秀大方,重唱工。知名旦角有李彩云、刘顺娥、陈伯华、邓云凤、钱华等。她们的唱腔各有特色,其中以陈伯华成就最为突出。她融青衣、花旦、闺门旦于一炉,创造了华丽多彩的"陈派"唱腔,成功地塑造了许多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 | |||
五丑应工剧目很宽,可扮演各种不同类型的角色,如老年的贫婆、幼稚的娃娃、昏聩的帝王、狡诈的小吏、耿直的老翁等。其表演以诙谐风趣为主,做工繁重,重腿功,讲究"裆劲"、"矮子步"等。 | |||
六外为重做工的生角,戏路较宽,如《群英会》中的鲁肃、《表功》中的秦琼、《坐楼杀惜》中的宋江等,均以表演见长。如《表功》中的秦琼,念白多达百余句,边念边做,腰、腿、身、手、髯口、眼神各显其能,均有交代。 | |||
七小包括文、武小生。文戏如《贩马记》中的赵宠、《二度梅》中的梅良玉、《花田错》中的卞生等;武戏的靠把戏有《芦花荡》的周瑜、《黄鹤楼》中的赵云、《白门楼》中的吕布等。赤膊生(短打小生)常演《武松打虎》、《快活林》等。知名小生有喻俊卿、黄双喜、董金林、李四立等。 | |||
八贴是以做工为主的花旦,多扮演年轻少女、风骚泼辣的少妇,如《花田错》中的春兰、《乌龙院》中阎惜姣、《翠屏山》中的潘巧云等。也扮演与四旦同工的妇女,如《贵妃醉酒》中的杨玉环、《反八卦》中的柴夫人等。近世著名花旦有罗金喜、钟华卿、董瑶阶、小翠喜、万盏灯等。其中以董瑶阶最为有名,被尊为花旦中的魁首。 | |||
九夫多扮演老年妇女,在表演风格上有贫富之分,如《四郎探母》中的佘太君、《钓金龟》中的康氏等。 | |||
十杂为做工花脸,多扮演勇猛憨直的武将或飞扬跋扈的权臣。如张飞、马武、呼延赞等,以做和打见长。 | |||
== 代表剧目 == | |||
汉剧传统剧目有660余个,多是历史演义故事和民间传说,代表性剧目有《斩李虎》《哭祖庙》《双尽忠》《两狼山》《生死板》《扣花鼓》《合银牌》等。汉剧还有很多杂腔小调和丰富的曲牌。专唱曲牌的剧目有《大赐福》《草场会》《五才子》等。 | |||
== 传承保护 == | |||
=== 传承价值 === | |||
在中国戏曲发展历史上,汉剧为京剧的形成作出过特殊的贡献,对川剧、滇剧、桂剧、湘剧、粤剧、赣剧等地方戏曲剧种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是研究戏曲板腔体系、戏曲音乐结构演变的重要史料和进行艺术创新的资源。 | |||
=== 传承现状 === |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汉剧曾一度蓬勃发展,但20世纪60年代以来,各地汉剧团急剧减少,至今湖北省境内仅存两个专业汉剧院团,许多剧目和传统技艺正随着老艺人的谢世而失传,汉剧的整体状态与前景不容乐观,急需加以抢救和保护。 | |||
=== 代表人物 === | |||
'''米应先'''(1780~1832) 又名喜子,字石泉。崇阳人。清朝汉剧演员。 初演汉调老生,唱做俱佳,人称为“湖广名优”,其家乡人呼之为“米戏倌”。约于嘉庆十七年(1812年)至京师,搭四大徽班之一的春台班演出。演关羽戏,轰动北京。西皮、二黄由此在戏曲中大为风行。作春台班台柱二十年,积劳成疾,呕血而死。 | |||
'''余三胜'''余三胜(1802—1866),原名开龙,字起云,湖北省罗田县天堂寨七娘山村上余湾人。幼学汉戏,工老生,后改唱京剧。清嘉庆末年赴天津加入“群雅轩”票房。道光初年入北京,隶“春台班”,至道光中期,蜚声梨园,是国粹“京剧”创始人之一。 | |||
余精文墨,善口才,文武兼长,富于创新。在徽调汉剧合流形成京剧的过程中,首将汉调皮簧和徽调皮簧相结合,并吸收昆曲梆子的演唱特点,创作皮簧唱腔;又揉西皮、二簧、“花腔”为一体,创制二簧反调。在念白上,将汉调基本语音与京、徽语音相结合。善于以唱腔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并把青衣小腔溶于老生唱腔之中,形成独特的风格,为后辈所仿效。《都门杂咏》有诗云:“时尚黄腔似喊雷,当年昆弋话无媒,而今倚重余三胜,年少争传张二奎”。天津第一代泥塑匠张明山塑造余三胜饰《黄鹤楼》中刘备泥塑一座,被京剧界尊为“祖师爷”。 | |||
'''余洪元'''(1875—1938年):汉剧艺术大师、“余派”老生的创始人。原名金宝,字丹圃,沙市区人。 他幼年常至玉菊班玩票,学习楚调(汉剧)艺术,拜“荆河派”前辈、名胡双喜为师,技艺渐精。 1900年赴汉口,入名丑袁一苟主持的:“福星班”搭档 。饮誉各茶园和春酒堂会。他研究“汉河派办名 任天全的演唱功夫,汇荆河、汉河二派为一流,并广泛吸收其它名家的表演技巧,终于创造出“深邃劲、淳厚优美”独具风格的“余派"表演艺术,被汉剧界同行尊为“汉剧泰斗”。 | |||
余嗓音宽厚、嘹亮、圆润,在唱、念上都具有极深的艺术造诣,能融唱念为一体,使人感觉唱似乎说,念近乎唱。他发音准确,节奏感强,韵味浓郁,善于根据各个剧目中不同人物的要求,以声传情,声情并茂地表达剧中人物感情。其《乔府求计》、《兴汉图》、《李陵碑》、《七星灯》、《打侄上坟》、《法场换子》、《文公走雪》、《四进士》、《盗宗卷》、《龙舟会》、《六部审》等剧,均脍炙人口。尤其是《乔府求计》一剧,武汉三镇街头巷尾竞相学唱,就连京剧演员来汉演出《拾黄金》一剧,也要摹仿其中的几句唱腔。 | |||
余不墨守成规而善于创造,如《李陵碑》的原词为:“兵不到,子不归,好似箭穿心”,他改为:“望兵兵又不到,望子子又不归,好一似狼牙箭,穿只在我我的心”,运用添字、断腔等艺术手法,构成一句一腔,一字一味,句句有韵味,唱腔旋律连中有断,断而又连,情意缠绵,恰似日常生活中衰老之人说话一样,跌宕起伏,委婉感人。余派唱腔成为汉剧鼎盛时期的翘楚,丰富和充实了汉剧艺术。时代唱片社曾为他灌制了《乔府求计》、《兴汉图》、《李陵碑》等剧唱片。 | |||
'''董瑶阶''',男,(1894~1952) 汉剧大师,艺名牡丹花。湖北沔阳(今仙桃市新里仁口)人。从师李老五、赛黄陂。清宣统三年(1911年)来汉入福兴班。声嗓清脆,唱、做、念、打兼容并茂,被誉为“花衫状元”。表演演风格工细明朗,刚健多姿,独踞汉剧贴旦首席近40年。汉剧名旦陈伯华得其亲授。 | |||
民国5 年(1916年) ,董和汉剧名师余洪元等人被黎元洪召入北京。他精嚣的表横艺术,在京影响颇大。23年,梅兰芳来汉演出时,向董学演《打渔杀家》里饰萧桂英的表演技巧。随后,董进上海,到沙宜,赴四川,展现汉剧表演艺术,深受各地群众赞赏。 | |||
董在戏剧改革方面,卓具匠心 <<打花鼓》原是-出良莠混杂、爱憎不明的"玩笑戏"董改成卖艺夫妇巧就曹相公,表现了对封建势力的憎恨。田汉评论 "《打花鼓》经董瑶阶、李春森两位一演,全国闻名"同时,他还善于借鉴民间艺术,如《老背少》原是沔阳"庙会'上的传统舞蹈,在一人扮两人的基础上,董增加了故事情节,变一人唱为旦、末兼唱,搬上了舞台。董在晚年曾一度厌世脏俗,虔信佛教,到庐山结事而居,拜佛修身。 | |||
初以娃娃旦见长,如演《闹金阶》中的曹瑞莲、《梅龙镇》中的李凤姐,都很出色。中年改演风流旦,善于用表演来刻画人物的性格。尤其对《水浒传》中个性鲜明的三个女性潘金莲、阎惜姣、潘巧云的塑造,颇见卓识。晚年与李春森合作,更是珠联璧合,演出的《活捉三郎》、《打花鼓》、《老背少》三出戏被誉为三绝。 | |||
建国后,他从庐山回武汉,重登汉剧舞台。1952年秋,在第一届中南戏曲观摩大会上,被选为主席团成员。是年冬,应文化部邀请,赴京参加全国戏曲观摩会。旅途病重,返汉去世。董在舞台上度过了52个事秋,长期与余洪元、在天中、李春森寺iX剧名师合作,成功地表演了《闹金阶》、《小姑贤》、《反八卦》、《活捉三郎》、《打花鼓》等20多个剧目,成为著名的艺术大师。 | |||
'''李彩云''',(1873—1950),男,湖北汉剧旦角。湖北监利人。生于清同治十二年(癸酉)。幼读私塾,酷爱汉剧,弃学从艺,拜李四喜为师,习“四旦”。天资聪颖,表演形神俱佳。光绪十九年(1893年),在汉口大福兴班登台即显露头角。1916年,为配合反袁(世凯)斗争,请邓天澜编写时装汉剧《蔡锷脱险》,与其弟子黄桂卿连演数十场。1920年随同余洪元进京义演赈灾,受到好评。 | |||
李身材魁梧,但妆饰登场,秀丽雅致。嗓带沙音,但巧于运气改辙,沙中见雅,别具一格。在《士林祭塔》中饰白素贞,大段反二黄慢三眼,放腔有致,收腔悲泣。1928年京剧名角程砚秋来汉演出,常观李彩云演出《落花园》等剧,佩服其反二黄唱腔艺术。 | |||
汉剧名旦陈月仙、邓云凤、刘顺娥、万仙霞等,均得到李彩云的传授指点。代表剧目有《百花亭》、《雷神洞》、《重台别》等。 | |||
'''李春森''',生于1881年,卒于1960年,艺名大和尚,祖籍湖南沅陵。他幼年随名丑汪天中学戏,以演《偷鸡》、《盗甲》等武戏见长。生平喜演《扫秦》、《跑楼》、《双下山》、《游赤壁》等和尚戏,孤以“和尚”作艺名。 | |||
他功底深厚,戏路极宽。早年在乡间演戏时,常在稻茬田中练矮子步,后演《跑城》、《打花鼓》等戏,皆得力于腿功。与董瑶阶(牡丹花)合演《活捉三郎》,有身轻如纸的“提影子”表演。他擅于通过精心设计的形体动作,表现角色的内心活动,如他扮演《白罗衫·审陶大》中的陶大,运用花脸的暴戾,小丑的猥琐,细致入微地刻画出这个隐恶多年的江洋大盗的色厉内荏、老奸巨猾的嘴脸。此戏已摄成戏曲艺术教学影片。他的袍带、方巾戏也很出色,演《九锡宫》的程咬金、《群英会》的蒋干都别具一格 | |||
'''吴天保'''(1903—1967),字贤华,中国汉剧演员,工生。湖北汉阳人。13岁入汉口天字科班习生行,勤奋好学,未出科就颇有名声。抗战初期,在郭沫若、田汉领导下,参加汉剧抗敌宣传队。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积极投入戏曲改革活动,演出过新编历史戏和现代戏。他的演唱高亢激越,风格严谨。创立新腔,自成一家,形成吴派。生前历任全国戏剧家协会理事、武汉市戏剧家分会副主席、中南文联筹备委员会委员、武汉市戏剧改革委员会席主、全国政协一至四届委员等职。 | |||
'''陈伯华'''(1919.3-2015.1.30)女,湖北武汉人。湖北汉剧[[武汉汉剧院|旦]]角,一级演员。中共党员,第三、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历任[[武汉汉剧院]]院长,湖北省剧协副主席,中国剧协理事等。 获得 “汉剧艺术大师”称号、中国文联荣誉委员金质奖章。代表作《宇宙锋》、《二度梅》、《柜中缘》、《三请樊梨花》等。著有《陈伯华唱腔选》、《陈伯华的舞台艺术》、《陈伯华回忆录》。2008年2月15日,陈伯华入选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2015年1月30日在武汉离世,享年96岁。 | |||
'''胡和颜''',女,1947年11月出生。2009年5月26日,胡和颜入选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湖北省武汉市申报。 | |||
'''程彩萍''',女,1944年12月出生。2009年5月26日,程彩萍入选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湖北省武汉市申报。 | |||
'''程良美''',男,1941年7月出生。2012年12月20日,程良美入选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湖北省武汉市申报。 | |||
'''姚长生''',男,1948年2月出生。2017年12月28日,姚长生入选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湖北省武汉市申报。 | |||
===保护措施=== | |||
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区委、区政府从2002年起实施了汉剧剧种保护工程,投入大量人力、财力,重点解决了影响汉剧发展的。场子、苗子、票子、路子、班子"等问题。通过剧种保护工程的实施,汉剧在安康失传的危险已不复存在,安康汉剧团发展势头良好,艺术生产和演出实现了正常化,重新占领了城乡文艺演出市场,成为汉滨区乃至全市发展文艺事业的中坚力量。 | |||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武汉汉剧院]]获得"汉剧"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 |||
== 濒危状态 == | |||
一、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汉剧曾一度出现了空前的发展和繁荣,各地汉剧团纷纷成立。据1956年湖北省第一届戏曲观摩汇演时统计,全省除湖北省汉剧团和武汉市汉剧团(武汉汉剧院前身)外,各地、县汉剧团有22个,演职员达到3000多人。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各地汉剧团急剧减少,至今湖北省境内仅存武汉汉剧院和湖北省汉剧团两个专业院团,演职员不足300人。 | |||
二、早期汉剧主要演出历史演义及民间故事,剧目近800出。随着一大批老艺术家相继谢世,剧目逐渐失传,有些绝活或技巧也未得到传承,致使现在汉剧日常上演剧目不过百余出。 | |||
三、各地院团建立之初,编创队伍人才济济实力雄厚。如今,人员调动、谢世、退休等等原因,导致编剧、音创人员奇缺,难以为继。 | |||
四、武汉市是汉剧发祥地之一,汉剧深受社会各界欢迎和喜爱。随着人民文化生活需求的变化,喜爱汉剧的观众锐减,现在,汉剧观众老龄化现象日渐严重。 | |||
==社会影响== | |||
===重要活动=== | |||
2019年3月24日至4月24日,武汉举办纪念陈伯华大师诞辰100周年系列活动暨首届中国武汉汉剧艺术节。 | |||
2018年11月21日晚,数百名德国观众冒着纷纷扬扬的雪花,走进柏林海军上将剧场,观赏了一场由武汉汉剧院带来的中国传统戏剧汉剧演出。 | |||
2018年8月21日,大型原创汉剧《优孟衣冠》在安徽大剧院首演,拉开了全国巡演序幕,陆续在安徽、江西、湖南、广州、武汉等地开展十场演出。 | |||
===荣誉表彰=== | |||
2018年年初,大型原创汉剧《优孟衣冠》经过层层筛选,从全国申报的上万部剧目中脱颖而出,正式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资助项目立项名单》,被纳入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 | |||
2018年11月28日,武汉理工大学的汉剧项目入选第一批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名单。 | |||
[[分类:戏曲种类]] |
2023年1月14日 (六) 16:50的最新版本
汉剧,旧称楚调、汉调(楚腔、楚曲),俗称"二黄",指湖北省武汉市地方戏剧,汉族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汉剧,清代中叶形成于湖北境内,民国时期定名汉剧。汉剧主要流传于湖北省,远及湘、豫、川、陕、湘、粤、皖、赣、闽、黔、晋等省的部分地区。 汉剧传统剧目有660余个,唱腔优美,对白雅致,文本大气,对演员文化素质要求较高, 角色共分为十行,腔调除了西皮、二黄外,罗罗腔也用得较多。伴奏乐器有胡琴、月琴、三弦、鼓板等。
2006年5月20日,汉剧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Ⅳ-30。[1]
历史起源
汉剧是中国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旧名楚调、汉调。清代中叶形成于湖北境内,原以秦腔经襄阳南下演变出来的西皮为主要腔调,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荆河、襄河、府河、汉河四支流派,俗称路子。对湘剧、川剧、赣剧、桂剧、滇剧等剧种的形成发展都有影响。清嘉庆、道光年间,汉调流传到北京,加入徽调班社演唱,逐渐融合演变而成京剧。判府
民国元年( 1912 年),定名为汉剧。抗日战争爆发后,汉剧艺人参加了抗日救亡活动,成立了汉剧流动演出队。1962年建立了武汉汉剧院,主要演员有陈伯华等。
发展过程
陕南地方戏剧,由汉水流域的山歌、民歌、小调发展而成,音调为汉中一带发音,与湖北汉调戏相似。长于文戏,巴山气息浓郁,音调幽雅,唱腔婉转,道白柔和,语言风趣,定晚企估表演细腻,纯朴大方,唱腔及念白巴山音韵很重,以川味见长。板式有上、下调之分,上调多用于表现悲怆、凄凉、愤慨情绪;下调多表现舒畅、明快豪放情绪。汉中市汉台区、西乡县、镇巴县等地60年代以前多表演汉调二簧。
汉调二簧最初的发祥地为紫阳蒿坪河一带。最早的班社活动可以追溯到乾隆二年(1737年)。1958年,据老艺人冯仁才、邱盛茂口述,蒿坪河东门寺的乐楼(戏台)上曾有"乾隆二年八月乾胜班在此破台"的题壁。生于乾隆三十六年的蒿坪河艺人杨履泰(杨家家谱),曾于乾隆末期至嘉庆年间领泰丰班在蒿坪河一带演出,享名一时。嘉庆至道光举蒸多年间,杨履泰与其子杨金年继续领班演唱,并于西乡沙河坝、屈家河,首次创办了汉调二簧科班,收徒六十余人,为二簧培养出"鸿"、"来"两辈艺人。"来"字辈最杰出的艺人为查来松和屈来寿,"鸿"字辈最杰出的艺人为贺鸿生。两辈艺人分散于安康、汉中、商洛、关中及四川等地领班演出,并不断在各地举办科班,教授学徒,遂使汉调二簧在各地得以传播和发展。在其流行过程中,因受各地语言、民歌、地方戏曲的影响,相继形成了汉中、安康、关中、商镇四路二簧,清末民初出现了班社林立,艺人辈出的兴盛局面。
汉剧属皮簧腔系,早期称"楚腔"、"楚调",以后又称"汉调"、"汉戏",俗称"二簧"。在鄂北有"一清二黄三越调"的谚语,在鄂东又有"一清二弹"之说,称汉剧为"乱弹"或"弹戏"。文献判协再记载中曾有"湖广调"、"黄腔"、"皮簧"等称谓。辛亥革命前仍称"汉调",从民国初年起开始改称"汉剧"。其主要声腔为西皮、二簧,在地方剧种中开创皮、簧合奏之先河,从而形成皮簧声腔系统。汉剧流行于湖北省境内的长江和汉水流域及其邻近的、湖南、陕西、四川等省的部分地区。
二簧兴起于长江中下游,系由安徽安庆徽班二黄驼嚷市夜发展而来。传入湖北的四平腔吹腔,经湖北艺人加工发展而成。西皮是由传入鄂西北襄阳一带的山陕梆子演变而来。汉剧前身为楚调。胶估连清朝中叶一些文献对此曾有记载。如乾隆五十年(1785年)吴太初所著《燕兰小普》中记有:名伶时瑶卿"爱歌楚调一番新"。楚伶王湘云擅长《卖饽饽》,唱荆江秧歌、沙湖绵(沔)阳小曲。清范锴在其《汉口丛谈》中也曾记载:"汉口楚调著名演员李翠官、隶荣庆部,擅长《贵妃醉酒》、《潘尼追舟》、《玉堂春》"。
汉调西皮、二簧合流并用,乃经过长期逐渐融合过程。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刊印的叶调元所著《汉口竹枝词》中对这一融合曾有记载:"曲中反调最凄凉,急是西皮缓二黄,倒板高提平板下,音须圆亮气须长。汉口向有十余班,今止三部。"上述描写的是叶调元于道光十三年重游汉口时的见闻。书中还记述了前辈演员与当时演员在艺术上的继承关系,说"小金当日姓名香,喉似笙箫舌似簧。二十年来谁嗣响,风流不坠是胡郎。"从他的记述中可以局漏局看出,早在嘉庆末年,在汉口就有十余个唱汉调的戏班,他们既唱西皮,又唱二簧;既有正调,又有反调,已经是一个声腔完备的剧种。故汉调与皮簧在湖北的合流时间,应为嘉庆年间。
清嘉庆、道光年间已有湖北汉调艺人米应先、余三胜、王洪贵、李六等先后赴京,搭春台、和春等徽班,以中州韵湖广音演唱皮簧,出现了"班曰徽班、调曰汉调"的局面。根据在湖北发现的汉调艺人米应先、余三胜等人的家谱等史料,证明当时北京的徽班,有的就曾以汉调艺人为骨干。米应先(1780-1832年)就曾以演《战长沙》中关羽而名誉京师。余三声(1802-1866年),道光初年入京,曾掌管当时享誉京城的"四大徽班"之一的春台班多年。春台班当时亦以汉调演员为台柱,以汉调皮黄为主要唱腔而蜚声梨园。
清嘉庆、道光年间,湖北各城镇经济繁荣,商旅云集,会馆庙宇林立,戏楼遍布,汉调戏班、科班亦随之兴起,为汉调的兴盛和发展提供了条件。汉剧在湖北的发展史上曾依流行区域而划分为襄河、荆河、府河、汉河四支流派,湖北方言叫作"路子"。 襄河路子以襄阳、樊城为中心,流行于光化、谷城、南漳、钟祥等地,以洪兴班最著名。襄樊又是"襄阳调"即西皮腔的兴发之地;府河路子以安陆为中心,流行于随县、枣阳以南、黄陂、孝感以北各城镇,以安陆桂林班最为著名;荆河路子以荆州、沙市为中心,流行于长江流域的荆河一线的宜昌、枝江、公安、石首、监利等地;汉河路子分为上下两路。上路以汉口为中心,下路以黄冈、大冶为中心,流行于鄂城、浠水、蕲春、阳新、通山一带。
清咸丰以后,受战乱影响,汉调曾一度衰落。同治、光绪年间汉口被辟为商埠后,汉调各路名演员、名教师又重新聚集于此,并举办了天(老天字科)、双、喜三届科班,培养出一批后来享誉剧坛的汉调著名演员,如一末任天全、五丑汪天中、六外陈旺喜、七小黄双喜、八贴罗金喜、陶四喜、十杂王洪喜等。辛亥革命后,又有陈国新、张鉴堂等在"春满茶园"先后开办了天(小天字科)、春、长字三届科班,培养出吴天保、周天栋、郑天龙等一批优秀演员。这时期,汉剧又迎来了一个新的兴盛时期,汉剧艺人数量大为增加。余洪元、傅心一、陈国新等此时曾组织汉剧公会,登记会员最多时曾达七千人,而且一些流动班社的艺人尚未包括在内。到大革命时期,汉剧又突破陈规,吸收女艺人参加演出,并举办训幼女学社(又名新化女科班),培养出以新化钗(即陈伯华)为代表的一批优秀女演员。这一时期,汉剧在武汉再次出现了繁荣景象。汉剧艺人广泛与各剧种,特别是向京剧学习交流,使汉剧表演艺术得到了改进和发展。
抗日战争爆发后,汉剧艺人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在郭沫若、田汉、洪深等人的领导下,组织了十个汉剧流动宣传队,由傅心一、吴天保、周天栋等率领,分赴川、湘、鄂西等大后方演出。在重庆、成都一带演出了《淝水之战》、《江汉渔歌》、《文天祥》、《岳飞》等剧目,一直坚持到抗战胜利。傅心一还在重庆北碚开办汉剧训练班,学生毕业后组成"五一汉剧团",抗日战争胜利回鄂后改名为黄石市汉剧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汉剧再一次获得蓬勃发展的机遇。全省相继成立了二十多个汉剧团。1962年武汉市成立了武汉汉剧院,由陈伯华任院长,吴天保、胡桂林、李罗克任副院长,承担起研究和革新汉剧的重任。1958年湖北省戏曲研究所举办了汉剧演员进修班,湖北省和武汉市戏曲学校分别开办了汉剧科,集中各行的优秀师资,培养出一批汉剧人才。 一批经过加工整理的传统剧目,如《宇宙锋》、《二度梅》、《断桥》、《兴汉图》、《水擒庞德》、《斩窦娥》、《急子回国》、《详状审陶》等曾在全国和湖北省历届戏曲会演中获奖或受到好评。其中,《宇宙锋》于1954年由东北电影制片厂摄制成黑白影片;《二度梅》于1959年由武汉电影制片厂拍成黑白影片;新编历史剧《闯王旗》于1978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成彩色影片;移植剧目《借牛》于1966年被珠江电影制片厂摄制成彩色影片;《审陶大》、《磐河桥》、《扫雪打碗》等剧被拍成资料片。
文化特征
声腔
汉剧声腔以西皮、二黄为主,罗罗腔也用得较多,兼有歌腔、昆曲、杂腔、小调等曲调。高亢激越,爽朗流畅。末角以雍容的表演和醇厚深沉的唱腔取胜;旦行唱腔绚丽多彩,以声传情,声情并茂。
西皮也称"下腔",定la-mi弦,唱腔高亢激越,爽朗流畅;节奏灵活多变,可塑性强,使用范围较广。西皮板式比较完整,有【慢板】(习称慢西皮)、【正板】(习称中西皮)、【快板】(习称快西皮)、【西皮垛子】、【西皮一字】,以及属散板类的【摇板】、【散板】、【导板】、【滚板】等。其中,【西皮垛子】是运用较多又最具特色的一种独立板式,其唱腔字多腔少,节奏紧凑,适于叙事,是西皮中常用的一种板式。二簧也称"上把",定sol-re弦,曲调柔和委婉,舒展流畅,节奏较平稳。板式有【二簧慢板】、【二簧垛板】、【二流】、【二流垛子】、【夹板】,以及属散板类的【摇板】、【散板】、【滚板】、【导板】等。【二流】是主要板式,有快、慢之分。西皮、二黄在传统演唱中还有一些独具特色的专用曲调和特定唱腔。如襄阳调、九腔十八板、灯笼竿、西反腔、黄反腔、马蹄调、琵琶词等。
汉剧唱腔中还有一些曲调优美活泼、节奏鲜明的杂曲小调,包括【昆腔】、【罗罗腔】(七句半),【渭腔】、【耍孩儿】、【银纽丝】、【凤阳歌】、【鸳鸯鸟】、【过关调】等数十余种,以及民歌、杂曲等。多用于富有喜剧色彩、生活气息浓厚的小戏。汉剧的曲牌也十分丰富。传统的演唱和器乐曲牌有四百多首。按使用乐器的不同,分为唢呐曲牌、笛子曲牌、丝弦曲牌;根据曲调性能和使用范围,又分为军乐、礼乐、宴乐、物乐、喜乐、哀乐、神乐七类。这些曲牌或衔接唱腔,或配合身段、渲染气氛,具有丰富的表现功能。有些戏如《天官赐福》、《草场会》、《大封相》、《五才子》等,则是专唱曲牌的剧目。
伴奏乐器
汉剧的伴奏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不同的唱腔使用不同的伴奏乐器,皮簧腔主要以胡琴伴奏为主,唢呐二簧、罗罗腔、昆腔曲牌等,则以唢呐或笛子为主要伴奏乐器。近几十年来,文武场乐器有较大改进,如胡琴改为京胡;汉锣、汉钹改为音调高昂的奉锣、苏拨。汉剧锣鼓经十分丰富,打法多样,基本锣鼓点约有一百六十多个。大体上可分为[大打]、[小打]、[川打]、[干打]、[湿打]五种组合方式。其中,由马锣、边鼓、大锣、钹组合而成的[川打],具有节奏鲜明、气氛强烈的特点,对于刻画粗犷、剽悍的人物形象和烘托场上火爆热烈的气氛,能起到独特的表现作用,主要用于西皮唱腔及舞蹈、武打的伴奏。如在《马武闹馆》、《扎高围滩》、《双卖武》等花脸、武生戏中,均用[川打]来衬托草莽英雄洒脱粗犷的性格,效果不错。
角色
汉剧与湖北清戏、湖北越调在民间素有"一清、二黄、三越调"之说。其分行均为一末、二净、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小、八贴、九夫、十杂十大行当。末、丑、夫用本嗓(俗称"堂音");生以本嗓为主,并夹用边音(俗称"本夹边");净、杂用边嗓;旦、小生用小嗓。
一末为老年生角,剧中多饰演年老的帝王、宰相、高官、学士、贤士、义仆等正面人物。末角中的代表人物是余洪元。他最先对唱腔、表演做了突破性尝试,创造了深沉苍劲、醇厚优美的"余派"唱腔,将末角艺术推向高峰。他在《兴汉图》、《白帝城》中饰演的刘备,以雍容的表演和醇厚深沉的唱腔取胜。在《两狼山》中扮演的杨继业,以慷慨悲壮的〔二簧慢板〕,把汉剧〔反二簧〕唱腔提到一个新的水平。此外,末角任天全、蔡炳南、胡双喜、刘炳南、魏平原、胡桂林、余春衡等也颇负盛名。
二净为唱工花脸,剧中多饰演谏臣名将,如《大保国》中徐延昭、《白良关》中的尉迟恭、《下河东》中的赵匡胤等。此外也扮演奸雄暴君,如《雁门关》中的潘仁美、《捉放曹》中的曹操、《毒胞兄》中的杨广等。二净以唱边音为主,行"背弓"腔,难度大。知名净角有罗敢生、郑万年、余洪奎、朱洪寿等。
三生为中年生角,重唱工,多扮演慷慨激昂、忠诚耿直的正面人物,如《文昭关》中的伍子胥、《辕门斩子》中的杨延昭、《法门寺》中的赵廉等。知名生角有冷少鸣(作品有《探母见娘》、《樊城路会》、《辕门斩子》),陈丁已、钱文奎、吴天保、尹春保、何鸣凤、徐继声等。其中以吴天保成就最大。他勇于革新,创造了高亢激昂、行腔峭拔的"吴派"唱腔。三生所扮人物大都是文的;虽有武的,但也以文唱为主,唱、念、做兼重的戏很多。由于重唱,又被称为"铁扁担行"。
四旦多饰演大家闺秀、中年妇女、皇后王妃和贞女烈妇,如《二度梅》中的陈杏元、《大保国》中的李艳妃、《二王图》中的贺后等。本角色表演端庄凝重,娟秀大方,重唱工。知名旦角有李彩云、刘顺娥、陈伯华、邓云凤、钱华等。她们的唱腔各有特色,其中以陈伯华成就最为突出。她融青衣、花旦、闺门旦于一炉,创造了华丽多彩的"陈派"唱腔,成功地塑造了许多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
五丑应工剧目很宽,可扮演各种不同类型的角色,如老年的贫婆、幼稚的娃娃、昏聩的帝王、狡诈的小吏、耿直的老翁等。其表演以诙谐风趣为主,做工繁重,重腿功,讲究"裆劲"、"矮子步"等。
六外为重做工的生角,戏路较宽,如《群英会》中的鲁肃、《表功》中的秦琼、《坐楼杀惜》中的宋江等,均以表演见长。如《表功》中的秦琼,念白多达百余句,边念边做,腰、腿、身、手、髯口、眼神各显其能,均有交代。
七小包括文、武小生。文戏如《贩马记》中的赵宠、《二度梅》中的梅良玉、《花田错》中的卞生等;武戏的靠把戏有《芦花荡》的周瑜、《黄鹤楼》中的赵云、《白门楼》中的吕布等。赤膊生(短打小生)常演《武松打虎》、《快活林》等。知名小生有喻俊卿、黄双喜、董金林、李四立等。
八贴是以做工为主的花旦,多扮演年轻少女、风骚泼辣的少妇,如《花田错》中的春兰、《乌龙院》中阎惜姣、《翠屏山》中的潘巧云等。也扮演与四旦同工的妇女,如《贵妃醉酒》中的杨玉环、《反八卦》中的柴夫人等。近世著名花旦有罗金喜、钟华卿、董瑶阶、小翠喜、万盏灯等。其中以董瑶阶最为有名,被尊为花旦中的魁首。
九夫多扮演老年妇女,在表演风格上有贫富之分,如《四郎探母》中的佘太君、《钓金龟》中的康氏等。
十杂为做工花脸,多扮演勇猛憨直的武将或飞扬跋扈的权臣。如张飞、马武、呼延赞等,以做和打见长。
代表剧目
汉剧传统剧目有660余个,多是历史演义故事和民间传说,代表性剧目有《斩李虎》《哭祖庙》《双尽忠》《两狼山》《生死板》《扣花鼓》《合银牌》等。汉剧还有很多杂腔小调和丰富的曲牌。专唱曲牌的剧目有《大赐福》《草场会》《五才子》等。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在中国戏曲发展历史上,汉剧为京剧的形成作出过特殊的贡献,对川剧、滇剧、桂剧、湘剧、粤剧、赣剧等地方戏曲剧种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是研究戏曲板腔体系、戏曲音乐结构演变的重要史料和进行艺术创新的资源。
传承现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汉剧曾一度蓬勃发展,但20世纪60年代以来,各地汉剧团急剧减少,至今湖北省境内仅存两个专业汉剧院团,许多剧目和传统技艺正随着老艺人的谢世而失传,汉剧的整体状态与前景不容乐观,急需加以抢救和保护。
代表人物
米应先(1780~1832) 又名喜子,字石泉。崇阳人。清朝汉剧演员。 初演汉调老生,唱做俱佳,人称为“湖广名优”,其家乡人呼之为“米戏倌”。约于嘉庆十七年(1812年)至京师,搭四大徽班之一的春台班演出。演关羽戏,轰动北京。西皮、二黄由此在戏曲中大为风行。作春台班台柱二十年,积劳成疾,呕血而死。
余三胜余三胜(1802—1866),原名开龙,字起云,湖北省罗田县天堂寨七娘山村上余湾人。幼学汉戏,工老生,后改唱京剧。清嘉庆末年赴天津加入“群雅轩”票房。道光初年入北京,隶“春台班”,至道光中期,蜚声梨园,是国粹“京剧”创始人之一。
余精文墨,善口才,文武兼长,富于创新。在徽调汉剧合流形成京剧的过程中,首将汉调皮簧和徽调皮簧相结合,并吸收昆曲梆子的演唱特点,创作皮簧唱腔;又揉西皮、二簧、“花腔”为一体,创制二簧反调。在念白上,将汉调基本语音与京、徽语音相结合。善于以唱腔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并把青衣小腔溶于老生唱腔之中,形成独特的风格,为后辈所仿效。《都门杂咏》有诗云:“时尚黄腔似喊雷,当年昆弋话无媒,而今倚重余三胜,年少争传张二奎”。天津第一代泥塑匠张明山塑造余三胜饰《黄鹤楼》中刘备泥塑一座,被京剧界尊为“祖师爷”。
余洪元(1875—1938年):汉剧艺术大师、“余派”老生的创始人。原名金宝,字丹圃,沙市区人。 他幼年常至玉菊班玩票,学习楚调(汉剧)艺术,拜“荆河派”前辈、名胡双喜为师,技艺渐精。 1900年赴汉口,入名丑袁一苟主持的:“福星班”搭档 。饮誉各茶园和春酒堂会。他研究“汉河派办名 任天全的演唱功夫,汇荆河、汉河二派为一流,并广泛吸收其它名家的表演技巧,终于创造出“深邃劲、淳厚优美”独具风格的“余派"表演艺术,被汉剧界同行尊为“汉剧泰斗”。
余嗓音宽厚、嘹亮、圆润,在唱、念上都具有极深的艺术造诣,能融唱念为一体,使人感觉唱似乎说,念近乎唱。他发音准确,节奏感强,韵味浓郁,善于根据各个剧目中不同人物的要求,以声传情,声情并茂地表达剧中人物感情。其《乔府求计》、《兴汉图》、《李陵碑》、《七星灯》、《打侄上坟》、《法场换子》、《文公走雪》、《四进士》、《盗宗卷》、《龙舟会》、《六部审》等剧,均脍炙人口。尤其是《乔府求计》一剧,武汉三镇街头巷尾竞相学唱,就连京剧演员来汉演出《拾黄金》一剧,也要摹仿其中的几句唱腔。
余不墨守成规而善于创造,如《李陵碑》的原词为:“兵不到,子不归,好似箭穿心”,他改为:“望兵兵又不到,望子子又不归,好一似狼牙箭,穿只在我我的心”,运用添字、断腔等艺术手法,构成一句一腔,一字一味,句句有韵味,唱腔旋律连中有断,断而又连,情意缠绵,恰似日常生活中衰老之人说话一样,跌宕起伏,委婉感人。余派唱腔成为汉剧鼎盛时期的翘楚,丰富和充实了汉剧艺术。时代唱片社曾为他灌制了《乔府求计》、《兴汉图》、《李陵碑》等剧唱片。
董瑶阶,男,(1894~1952) 汉剧大师,艺名牡丹花。湖北沔阳(今仙桃市新里仁口)人。从师李老五、赛黄陂。清宣统三年(1911年)来汉入福兴班。声嗓清脆,唱、做、念、打兼容并茂,被誉为“花衫状元”。表演演风格工细明朗,刚健多姿,独踞汉剧贴旦首席近40年。汉剧名旦陈伯华得其亲授。
民国5 年(1916年) ,董和汉剧名师余洪元等人被黎元洪召入北京。他精嚣的表横艺术,在京影响颇大。23年,梅兰芳来汉演出时,向董学演《打渔杀家》里饰萧桂英的表演技巧。随后,董进上海,到沙宜,赴四川,展现汉剧表演艺术,深受各地群众赞赏。
董在戏剧改革方面,卓具匠心 <<打花鼓》原是-出良莠混杂、爱憎不明的"玩笑戏"董改成卖艺夫妇巧就曹相公,表现了对封建势力的憎恨。田汉评论 "《打花鼓》经董瑶阶、李春森两位一演,全国闻名"同时,他还善于借鉴民间艺术,如《老背少》原是沔阳"庙会'上的传统舞蹈,在一人扮两人的基础上,董增加了故事情节,变一人唱为旦、末兼唱,搬上了舞台。董在晚年曾一度厌世脏俗,虔信佛教,到庐山结事而居,拜佛修身。
初以娃娃旦见长,如演《闹金阶》中的曹瑞莲、《梅龙镇》中的李凤姐,都很出色。中年改演风流旦,善于用表演来刻画人物的性格。尤其对《水浒传》中个性鲜明的三个女性潘金莲、阎惜姣、潘巧云的塑造,颇见卓识。晚年与李春森合作,更是珠联璧合,演出的《活捉三郎》、《打花鼓》、《老背少》三出戏被誉为三绝。
建国后,他从庐山回武汉,重登汉剧舞台。1952年秋,在第一届中南戏曲观摩大会上,被选为主席团成员。是年冬,应文化部邀请,赴京参加全国戏曲观摩会。旅途病重,返汉去世。董在舞台上度过了52个事秋,长期与余洪元、在天中、李春森寺iX剧名师合作,成功地表演了《闹金阶》、《小姑贤》、《反八卦》、《活捉三郎》、《打花鼓》等20多个剧目,成为著名的艺术大师。
李彩云,(1873—1950),男,湖北汉剧旦角。湖北监利人。生于清同治十二年(癸酉)。幼读私塾,酷爱汉剧,弃学从艺,拜李四喜为师,习“四旦”。天资聪颖,表演形神俱佳。光绪十九年(1893年),在汉口大福兴班登台即显露头角。1916年,为配合反袁(世凯)斗争,请邓天澜编写时装汉剧《蔡锷脱险》,与其弟子黄桂卿连演数十场。1920年随同余洪元进京义演赈灾,受到好评。
李身材魁梧,但妆饰登场,秀丽雅致。嗓带沙音,但巧于运气改辙,沙中见雅,别具一格。在《士林祭塔》中饰白素贞,大段反二黄慢三眼,放腔有致,收腔悲泣。1928年京剧名角程砚秋来汉演出,常观李彩云演出《落花园》等剧,佩服其反二黄唱腔艺术。
汉剧名旦陈月仙、邓云凤、刘顺娥、万仙霞等,均得到李彩云的传授指点。代表剧目有《百花亭》、《雷神洞》、《重台别》等。
李春森,生于1881年,卒于1960年,艺名大和尚,祖籍湖南沅陵。他幼年随名丑汪天中学戏,以演《偷鸡》、《盗甲》等武戏见长。生平喜演《扫秦》、《跑楼》、《双下山》、《游赤壁》等和尚戏,孤以“和尚”作艺名。
他功底深厚,戏路极宽。早年在乡间演戏时,常在稻茬田中练矮子步,后演《跑城》、《打花鼓》等戏,皆得力于腿功。与董瑶阶(牡丹花)合演《活捉三郎》,有身轻如纸的“提影子”表演。他擅于通过精心设计的形体动作,表现角色的内心活动,如他扮演《白罗衫·审陶大》中的陶大,运用花脸的暴戾,小丑的猥琐,细致入微地刻画出这个隐恶多年的江洋大盗的色厉内荏、老奸巨猾的嘴脸。此戏已摄成戏曲艺术教学影片。他的袍带、方巾戏也很出色,演《九锡宫》的程咬金、《群英会》的蒋干都别具一格
吴天保(1903—1967),字贤华,中国汉剧演员,工生。湖北汉阳人。13岁入汉口天字科班习生行,勤奋好学,未出科就颇有名声。抗战初期,在郭沫若、田汉领导下,参加汉剧抗敌宣传队。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积极投入戏曲改革活动,演出过新编历史戏和现代戏。他的演唱高亢激越,风格严谨。创立新腔,自成一家,形成吴派。生前历任全国戏剧家协会理事、武汉市戏剧家分会副主席、中南文联筹备委员会委员、武汉市戏剧改革委员会席主、全国政协一至四届委员等职。
陈伯华(1919.3-2015.1.30)女,湖北武汉人。湖北汉剧旦角,一级演员。中共党员,第三、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历任武汉汉剧院院长,湖北省剧协副主席,中国剧协理事等。 获得 “汉剧艺术大师”称号、中国文联荣誉委员金质奖章。代表作《宇宙锋》、《二度梅》、《柜中缘》、《三请樊梨花》等。著有《陈伯华唱腔选》、《陈伯华的舞台艺术》、《陈伯华回忆录》。2008年2月15日,陈伯华入选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2015年1月30日在武汉离世,享年96岁。
胡和颜,女,1947年11月出生。2009年5月26日,胡和颜入选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湖北省武汉市申报。
程彩萍,女,1944年12月出生。2009年5月26日,程彩萍入选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湖北省武汉市申报。
程良美,男,1941年7月出生。2012年12月20日,程良美入选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湖北省武汉市申报。
姚长生,男,1948年2月出生。2017年12月28日,姚长生入选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湖北省武汉市申报。
保护措施
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区委、区政府从2002年起实施了汉剧剧种保护工程,投入大量人力、财力,重点解决了影响汉剧发展的。场子、苗子、票子、路子、班子"等问题。通过剧种保护工程的实施,汉剧在安康失传的危险已不复存在,安康汉剧团发展势头良好,艺术生产和演出实现了正常化,重新占领了城乡文艺演出市场,成为汉滨区乃至全市发展文艺事业的中坚力量。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武汉汉剧院获得"汉剧"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濒危状态
一、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汉剧曾一度出现了空前的发展和繁荣,各地汉剧团纷纷成立。据1956年湖北省第一届戏曲观摩汇演时统计,全省除湖北省汉剧团和武汉市汉剧团(武汉汉剧院前身)外,各地、县汉剧团有22个,演职员达到3000多人。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各地汉剧团急剧减少,至今湖北省境内仅存武汉汉剧院和湖北省汉剧团两个专业院团,演职员不足300人。
二、早期汉剧主要演出历史演义及民间故事,剧目近800出。随着一大批老艺术家相继谢世,剧目逐渐失传,有些绝活或技巧也未得到传承,致使现在汉剧日常上演剧目不过百余出。
三、各地院团建立之初,编创队伍人才济济实力雄厚。如今,人员调动、谢世、退休等等原因,导致编剧、音创人员奇缺,难以为继。
四、武汉市是汉剧发祥地之一,汉剧深受社会各界欢迎和喜爱。随着人民文化生活需求的变化,喜爱汉剧的观众锐减,现在,汉剧观众老龄化现象日渐严重。
社会影响
重要活动
2019年3月24日至4月24日,武汉举办纪念陈伯华大师诞辰100周年系列活动暨首届中国武汉汉剧艺术节。
2018年11月21日晚,数百名德国观众冒着纷纷扬扬的雪花,走进柏林海军上将剧场,观赏了一场由武汉汉剧院带来的中国传统戏剧汉剧演出。
2018年8月21日,大型原创汉剧《优孟衣冠》在安徽大剧院首演,拉开了全国巡演序幕,陆续在安徽、江西、湖南、广州、武汉等地开展十场演出。
荣誉表彰
2018年年初,大型原创汉剧《优孟衣冠》经过层层筛选,从全国申报的上万部剧目中脱颖而出,正式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资助项目立项名单》,被纳入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
2018年11月28日,武汉理工大学的汉剧项目入选第一批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名单。
免责声明
神州戏曲百科的词条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收集,如您发现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或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szxqweb@163.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