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剧:修订间差异

来自戏曲百科-神州戏曲网
无编辑摘要
 
 
(未显示2个用户的7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粤剧又称“广东梆黄”、“广东梆子”、“广东大戏”,是广东省地方代表戏曲之一。它结合广东本地民间曲调,吸取弋阳腔、昆山腔、秦腔、徽班等地方戏曲的优点,逐渐发展形成,流行于广东、广西、香港和澳门等地。
  粤剧主要流行于广东全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等使用粤方言地区的城乡。明末清初,弋阳腔、昆腔传入广东。清代咸丰、道光年间,广东本地班在演出中以“梆簧”(西皮、二簧)作为基本曲调,兼收高腔、昆腔及广东民间乐曲和时调,用“戏棚官话”为基本语言,间杂以粤方言,逐渐形成粤剧。1912年前后,粤剧演出基本上已改用广州方言,表演体系日趋完善,开始在梆簧中穿插民歌小调,并改假声演唱为“平喉”演唱。


粤剧唱腔以梆子、二黄的板腔体为主,曲牌体为辅。同时保留了南音、粤讴、木鱼、龙舟、板眼等广东民间腔调。伴奏器材分管弦乐和打击乐两种。管弦乐以高胡、二弦、扬琴等乐器为主,打击乐则有沙鼓、卜鱼、高边鼓、大钹等。
  粤剧于2006年5月20日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https://www.ihchina.cn/Article/Index/detail?id=13221]
== 粤剧历史 ==
[[文件:20230206151335.jpg|替代=粤剧《搜书院》剧照|缩略图|粤剧《搜书院》剧照]]
  粤剧,早期称为'''本地班、广东大戏''',形成于'''广佛地区''',主要流传于'''广东、广西、香港'''以及'''澳门''',后传播至东南亚、美洲、大洋洲等华人华侨聚集之地。[https://mp.weixin.qq.com/s/vTDx5ipirpTbKbxXZ9HjPA]
 
=== 起源 ===
  关于粤剧的产生和形成,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普遍认为,粤剧于明朝中叶开始萌芽,孕育于本地班。关于本地班来源一般来说,是引用麦啸霞所撰《广东戏剧史略》的说法,按《史略》所说:“雍正继位……,时北京名伶张五号摊手五……逃亡来粤,寄居于佛山镇大基尾……以京戏昆曲授诸红船子弟,变其组织,张其规模。创立的琼花会馆“,作为记载粤剧本地班始源,其实这是大大缩短了粤剧本地班的历史,琼花会馆也非是在雍正年间才创建,据史载,早在明代嘉靖至万历年间,在佛山、广州,本地班已建立了琼花会馆这一行业组织。经过不断发展,由弋阳腔和昆腔与广东本地流行的南音、龙舟、木鱼、粤讴、咸水歌等民间曲调以及广东器乐乐曲结合而成。直至清末民初,逐渐演变为融集南北、中外唱腔音乐,以白话演唱,从而形成具有鲜明岭南特色的地方戏剧――粤剧。粤剧有别于外省戏曲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既属于中国写意派戏剧范畴,又具有轻快流畅、新款善变的个性,享有“南国红豆”的美誉。
 
  粤剧的形成时间,有以下四种观点:
 
  (1)形成于南宋。陈非依在其《粤剧六十年》中指出:“南宋末期,南戏传入广东,成为最早的粤剧。”梁沛锦也认为:“从粤剧发展渊源来说是悠久而又深远的,简括地说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了。”
 
  (2)形成于明代中后期。赖伯疆、黄镜明合著的《粤剧史》认为:佛山的琼花会馆建立于明万历年间(1573年—1620年),是早期粤剧戏班的行会组织,“粤剧发展至此已经基本成为一个大剧种了”。
 
  (3)形成于清代前期。王兆椿《从戏曲的地方性纵观粤剧的形成与发展》一文,将雍正年间(1723年—1735年)出现的“广腔”看作粤剧历史的第一阶段。
 
  (4)形成于清中叶或中叶以后。欧阳予倩在《试谈粤剧》中认为,广东的本地班和外江班并立的时候可以看作粤剧奠定基础的时候。外江班逐渐退出广东舞台是在清同治、光绪年间(1862年—1908年),欧阳予倩认为粤剧形成于清中叶以后。何国佳在《粤剧历史年限之我见》中认为粤剧产生于清代道光年间(1821年—1850年)。也有学者认为粤剧历史应从清咸丰年间(1851年—1861年)李文茂起义(或稍前)算起的观点,也属于此列。粤剧的历史始于唱梆子,约在清代乾隆年间(1736年—1795年),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之后又吸收了二黄,成为“皮黄系统”的一员。[https://mp.weixin.qq.com/s/z5Y8S9GTxpET6LspNipEzQ]
 
=== 发展 ===
  明代成化年间(1465年—1487年),广州地区民间好尚戏曲,外来戏班演出频繁,并有众多本地子弟参加演唱,孕育了粤剧的种子。
 
  清初出现被称为“土优”的本地戏班及其演唱的“广腔”,为粤剧的形成打下了基础。清中叶至嘉庆、道光年间,粤剧在本地班既向外江班吸收、借鉴,又相互竞争中逐渐形成。
 
  清雍正五年(1727年),北京名伶张五,人称摊手五,因躲避清迁的追捕,化装易服逃亡来粤,寄居于佛山镇大基尾以京剧昆曲教授红船子弟(粤伶以红船为交通工具,“红船子弟”便成为粤剧艺人的代称),建立“琼花会馆”,是粤剧界最早的戏行组织。
 
  清中叶时,粤剧传入雷南路地区,即高、雷、廉、琼等下四府,故又称“下四府”粤剧。
 
  清咸丰年间,粤剧传入广西。
 
  清光绪年间,粤剧的名称出现。
 
  清末民初之交,更是群星闪耀,名伶辈出,如千里驹、肖丽湘、小生聪、周玲利、李雪芳等等,俱皆驰名于海内外。千里驹有“花旦王”之称,李雪芳则被康有为誉为“南雪北梅”,与梅兰芳并提。
 
  三十年代在粤剧史上称为“薛马争雄”的时代,薛觉先接近京剧风格,表演技巧比较全面,生旦净丑无所不能,有“万能老倌”的绰号,但以演小生出色,代表性剧目有《胡不归》等四大悲剧的马师以丑角取胜。他在以“孤寒种”(吝啬鬼)为主角的组剧中,尽情揭露封建财主资本家的丑态,有莫里哀之风。不但在两广、港澳和东南亚等地,为广大观众所倾倒,在美国多年,也深受欢迎。
 
  粤剧流行于广东、广西、台湾和港澳。在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缅甸、柬埔寨、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古巴以及中南美洲等有广东华侨聚居的地区,都有粤剧的演出。
 
  1912年前后,粤剧演出基本上改用广州方言  。
 
  辛亥革命后,粤剧受文明戏、话剧的影响,20年代以后又受西方现代电影艺术的影响,从而引进了时代歌曲和西方爵士音乐,除使用民族乐器演奏外,还使用了小提琴、电吉它、爵士鼓、小号等,并改“戏棚官话”为广州方言——粤语演唱  。
 
  20世纪5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不久,艺人积极挖掘优秀剧目、继承粤剧传统,在艺术上也全面革新,而且培养了一批新艺人。
 
  1953年,广州粤剧团成立。
 
  1956年,周恩来给予粤剧“南国红豆”的称号。
 
  1958年,广州地区9个粤剧大班合并成立了广东粤剧院。
 
  1960年,广东粤剧学校及其湛江分校成立  。
 
  2003年开始,粤港澳三地政府将每年11月最后的一个星期日定为粤剧日,藉以扩阔观众层面,达到推广及保存粤剧的目的。
 
  2006年5月20日,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Ⅳ—36  。[https://www.ihchina.cn/project_details/13223]
 
  2009年,经过'''粤港澳'''三地联合申报,粤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中国地方戏曲剧种。[https://www.ihchina.cn/Article/Index/detail?id=11841]'''
 
== 粤剧艺术特征 ==
 
=== 表演艺术 ===
 '''综述'''
 
  粤剧演员的表演工艺分为四大基本类别--唱、做、念、打。
 
  唱是指唱功,配合不同的角色有各自不同演唱的方式,包括平喉及子喉。平喉是平常说话的声调,一般男性角色小生就是采用平喉演出。子喉是比平喉调子高了八度,常常以假音来扮演女性角色。除了以音阶来分类,也会以声音特色来分类。大喉是使用粗犷声音。同时,粤剧也会吸收不同的地方的独特唱腔,例如来自福建的广东南音、木鱼、广东的本地民谣粤讴及板眼。
 
  做是指做功,又称身段,即身体表演。当中包括手势、台步、走位、关目、做手、身段、水袖、翎子功、须功、水发、抽象表演和传统功架。
 
  念是指念白,即请请趋念出台词。用说话交代情节、人物的思想感情。
 
  打是指武打,例如:舞水袖、水发、玩扇子、武刀弄枪、耍棍挥棒,舞动旗帜等等 。
 
 '''基础表演'''
 
  传统粤剧的基础表演程式,如"拉山""云手"等动作,都有自己的特点,保留着古拙、奔欠刚劲的艺术风格。在长期舞台艺术实践中,前辈艺人创造了"大架""十八罗汉架""五更架""锣边大滚花""七槌头"等表演程式组合,经过不断的筛选、积淀和丰富,形成了鲜明的粤剧特点。随着粤剧与京剧等剧种的艺术交流渐多,粤剧以海纳百川的胸怀,不断地吸收、借鉴、学习其它艺术形式为己所戏想良用,形成驳杂、多彩、全面的程式特点。
 
 '''唱腔'''
 
  粤剧为多声腔剧种。其唱腔结构体制主要为板腔体,兼有曲牌体。其声腔有梆子、二黄、高腔、昆腔、专腔、歌谣、杂曲等。其中梆子、二黄为基本声腔,习称"梆黄"。


最初粤剧的角色行当为末、生、旦、净、丑、外、小、夫、贴、杂10大行,后来简化为“六柱制”,即文武生、小生、正印花旦、二帮花旦、丑生、武生。粤剧的表演粗犷、质朴。好的演员一般都具有耍筋斗、滑索、踩跻、运眼、甩发、髯口等绝活。
  大腔,原用于高腔剧目中,并有"大腔首板""大腔中板""大腔四门"等板式之分。保留着一人清唱、众人相合,鼓锣间奏、不尚管弦,以及高亢、明丽的风格和特点。


粤剧的传统剧目,早期有“江湖十八本”。清同治年间,又有《西河会》、《双结缘》、《雪重冤》等所谓“新江湖十八本”。清光绪中叶,则出现了偏于唱功的“粤剧文静戏”,如《仕林祭塔》、《黛玉葬花》。建国后,经过整理改编的剧目有《宝莲灯》、《平贵别窑》和《赵子龙催归》等。
  昆腔,粤剧习称"昆牌子"。早期的昆牌子,不少是从昆曲中直接吸收过来的。这些牌子,曲文大都出自昆曲原本。昆牌子词格,多为长短句,也有七字句和十字句,但数量不多。粤剧中,今尚保留近百支高昆牌子,它们都有一定的曲词和锣鼓伴奏程式,但都已脱离了原来剧目而被单独使用。原有牌名遗失较多,常以唱词首句称呼或套用其他牌名代之。其常用调式有商调、角调、羽调,均为五声音阶;宫调式为七声音阶。


== 粤剧历史 ==
  梆子,其唱腔特点是以梆击节,高亢激越。击节之梆,也称"柝古",南方叫"木鱼"。早期以梆(即"木鱼"或称"卜鱼")、笛(唢呐、竹笛)、二弦伴奏,称为"梆笛组合"。打击乐器用"大锣鼓",又称"高边锣鼓"。
广东粤剧,不同于京剧那样是由清代时的徽班晋京为皇室贺寿,进而受到上王公贵胄、下至平民百姓的欢迎,逐渐确立其“国剧”地位的。粤剧起源于民间,亦在民间吸收各方面的营养,逐渐成熟并受到广大老百姓喜爱,成为南方一大剧种。周恩来曾说过:“昆曲是江南的兰花,粤剧是南国的红豆。”把粤剧与中国最古老的昆曲相提并论,给予高度的评价和赞扬,从此,“南国红豆”成为粤剧的美称。粤剧不但深受广东人喜爱,而且深受云、桂人民和港澳同胞以及海外华人的喜爱,有华人的地方就有粤剧,是中国最先走向世界的剧种,可见其魅力四射,是岭南文化的第一名片。粤剧名列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第一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内。2009年9月30日,粤剧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肯定,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粤剧剧目已多达11000多个,堪称世界之最。
 
  歌谣,粤剧歌谣体唱腔有"木鱼""龙舟""南音""粤讴""板眼""芙蓉"等 。


良辰美景奈何天
 '''演唱'''


赏心乐事谁家院
  粤剧演唱分平喉(男腔真嗓发声)、子喉(女腔假嗓发音)、大喉(又称"霸腔""左撇",男腔真嗓发声,兼用假嗓)、玉带左(又称"平霸",男腔真嗓发声)。生、丑用平喉,花旦用子喉,小武、武生、花脸用大喉,末、婆用平喉。"武戏文做"的小武、武生多用玉带左。平喉、子喉唱本腔(指各种板式、曲牌的基本曲调);大喉、玉带左往往将本腔翻高四至五度行腔。"问字拶腔"是粤剧主要润腔方法,行腔一要顺乎词意,二要讲究字声、语调,不求花哨,由此形成了粤曲的腔由字出、字随腔落,调式变化与节奏变换自然、顺畅之特点 。


小时候因家住戏院宿舍,得以有幸接触到粤剧,从4、5岁起,就在台前幕后与演员们厮混玩耍。可惜大部分看过的戏都随着岁月烟尘的消散而忘记了,印象深刻的只有一回,听哥哥姐姐们说起,今晚楼下要演出《搜书院》,“大老倌”来啦!当时不懂什么叫“大老倌”,后来才知道是对粤剧名角的尊称。当晚的名角是马师曾和红线女,马师曾独特诙谐的唱腔,红线女穿云破月、婉转含情的韵味和腔调,让人一听难忘。演出结束时,台下观众反响之热烈,不亚于现在的“追星一族”。
 '''说白'''


及至长大,穿行在广州的大街小巷里,那些不时从西关大屋的趟栊门里飘出来的粤曲,成为上下学路上的优美伴奏。尤其是日暮黄昏,炊烟袅袅,连绵不断的骑楼下投射着各家各户暗黄的灯光,雕花满洲窗里的寻常人家,此刻也许正围坐在灯下吃着温馨的晚饭吧!这时听到的粤剧名曲,恍如珠江的流水泊泊地滋润着疲惫的心田。不由得想起杜丽娘在游园时所唱的词句:“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这种浓郁的粤韵风华,不知浸淫了多少代的粤地人士!
  粤剧说白的最初语言是中原音韵,又称为戏棚官话。直到民国早期,粤语才真正成为演出的基本语言。粤剧说白按照押韵与否可分为八种,押韵的包括诗白、口古、白榄及韵白,不押韵的有口白、锣鼓白、引子白及浪里白 。


如今,在广州街头鲜有听到住家或店铺放粤曲了。但是,在广州的各大公园,都辟有供粤剧的发烧友们每天聚集、自娱自乐的地儿。他们自携“驾撑”(乐器音响等),轮流献唱,其中不乏唱得不错的票友。广州的文化公园中心台,长年上演粤剧,常常座无虚席;荔湾涌新建的舞台每逢年节,也经常有粤剧演出,很多观众闻讯而来,即使是站着看,也看得如痴如醉。当你悠闲地漫步在绿树成荫的公园里,忽闻一阵弦乐响起,请不要讶异:你马上就会欣赏到一段或悠扬或奔放、或婉转或激越的粤韵名曲了……
 '''武打'''


红船子弟闯江湖
  把实用性和技击性都十分强的少林武功,搬用到粤剧舞台上表演,是早期粤剧的表演特色。以实用性武技入戏,在其它地方剧种中较为少见。相对于以京剧为代表的,突出表演性和以身段美感为主的北派武打技巧,惯将传统粤剧武戏技能称为南派武技。这是粤剧表演艺术的重要特征。其内容包括"打真军""六点半棍""打五件"等武技,和"呕真血""玩肚""耍牙"等特技表演,以及跟斗、把子等武功技巧 。


一声锣响戏班来
 '''行当'''


粤剧又称“大戏”或者“广东大戏”,是融汇明清以来流入广东的海盐、弋阳、昆山、梆子等诸腔并吸收珠江三角洲的民间音乐所形成的以梆子(京剧称西皮)、二黄为主的我国南方一大剧种。粤剧的名称,虽在清光绪年间才出现,但其源流却可以追溯到400多年前的明代中叶。粤剧源自南戏,自明朝嘉靖年间开始在广东、广西出现,是揉合唱做念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等等的表演艺术。
  粤剧原有末、生、旦、净、丑、外、小夫、贴、杂等十大行当,后精简为文武生、小生、正印花旦、二帮花旦、丑生、武生六大类。粤剧表演带有质朴粗犷的特色,有单脚、滑索、运眼、小跳、拗腰等绝技。其武打以南派武功为基础,靶子、手桥、少林拳及高难度的椅子功和高台功十分出色。粤剧化妆简练,色彩浓艳,服装多采用广绣,精美华丽,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


广东珠江三角洲河网密布、纵横交错,粤剧伶人为方便下乡演出,均以红船为交通工具,于是“红船子弟”便成为粤剧艺人的代称。清雍正五年间,北京名伶张五,因躲避清兵的追捕,化装易服逃亡来粤,寄居于佛山镇大基尾,以京剧昆曲教授红船子弟,及后建立“琼花会馆”,是粤剧界最早的戏行组织,佛山遂被称为粤剧的故乡。各个红船班排演了戏剧,都必须在佛山万福台首演,通过后才能奔赴广东四乡演出。其时四乡多迎神赛会,逢年过节、关帝、天妃、冼夫人等神诞之日必要上演粤剧,清代有一首竹枝词描写了这一盛况:“梨园歌舞赛繁华,一带红船泊晚沙,但到年年天贶年,万人围住看琼花。”
 '''排场艺术'''


粤伶起义成飞虎
  排场是传统粤剧演出的主要艺术元素。它是传统粤剧舞台程式动作的有机组合。早期粤剧"提纲戏"没有完整规范的文字剧本,艺人只有掌握大量排场,方能应付当时粤剧的演出。传统粤剧表演排场大致可分两类:


清廷禁演十五载
  1、一般性的群体表演排场。


1854年(清朝咸丰四年),粤剧艺人李文茂响应太平天国起义,在佛山经堂古寺率领梨园弟子,编成文虎、猛虎、飞虎三军。清政府为了消灭三军势力,残杀艺人,火烧琼花会馆,禁演粤剧达15年之久。在禁演期间,本地班艺人逃亡省外海外,有些粤剧艺人为了生活,加入徽汉等剧的外江班,挂京、汉、徽、湘等皮黄戏班招牌演出,因而促成梆子与二黄的合流。1861年(清朝咸丰十一年),李文茂、陈开先后失败、死亡,清政府禁令稍弛,本地班乘机再度兴起。1870年(清朝同治九年),高要县绅士冯光纬等人曾经上禀请求准许演出夜戏,而知县亦表示同意,可见禁令逐渐松弛。
  2、敷衍具体戏剧情节需要的特定表演排场。粤剧排场有固定、规范的表演程式组合,有一定的表演特点,有具体的内容指向,有能够被其它戏套用、仿用、借用的普遍的意义。当年的"提纲戏"往往就是由众多的排场连缀而成。在长期的舞台实践中,排场艺术不断地有所创造、发展和丰富,也有部份遭到了淘汰 。


同期大批华工被骗往海外,随着出国华工的大量出现,广东戏曲逐渐传播海外。《美国华人史》记载粤剧为华人带来了赖以生存的民间文化。当年从旧金山请来的青年男演员(当时尚无女演员)经常来往于巴特和玛丽斯维尔等矿区,为当地华工演出传统的舞蹈和折子戏。拥有123名演员的鸿福堂剧团在美国大剧院首次登场,上演粤剧,大获成功,并在唐人街建立自己的剧场。另一方面,移居到越南、新加坡、印尼等地的大量华侨仍然保持了固有的欣赏习惯,侨民当中以广东人为多,他们大都爱好粤剧,因此越南西贡有粤人剧团。新加坡的戏剧,也是由广东人来演出。
=== 舞台美术 ===
 '''化妆'''


粤剧解禁后,本地班表演方式改变很多,声腔已经吸收了二黄,并能以梆子、二黄为主,兼用大腔演出。当 时表演角色分为武生、正生、小生、小武、总生、公脚、正旦、花旦、净和丑十大行当。后来经邝新华、独脚英、林之等人努力,粤剧得以重生,并组成了粤剧仝人(即同人)的新组织——八和会馆。当时建筑八和会馆的费用都是透过全行在每年闰月休业的时期举办义演,扣除工资后所筹集而成。另外,凡是入会会员都需要付出白银一两作为“份金”。终于在1889年(清朝光绪十八年)八和会馆在广州黄沙旧地海旁街落成。八和会馆共分八堂,作为粤剧艺人住宿之用:兆和堂、庆和堂、福和堂、新和堂、永和堂、德和堂、慎和堂、普和堂。不同的行当被安排居住不同的分堂。
  粤剧习惯将演员的面部化妆称为"妆身"。它包括各表演行当的妆身,以及"开面"和面谱。早期粤剧戏班演员妆身相对较为简单,只用乌烟按自己眉眼勾画,双颊涂红粉,小武演员要表演火爆武戏场面时,则采用"不贴色",运用气功,使脸面瞬间变红、变白、变青,以此表现人物情绪。20世纪20年代,粤剧学习京剧的化妆方法,为修饰演员的面型,生脚将勒人字形的水纱改勒圆形,旦脚贴片子;花面开面使用面布,在耳边加插双翅,一些较常使用的面谱,如"关公面""包公面"等,改按京剧脸谱勾画。但在旦脚头饰方面,粤剧趋务时尚,为与当时的"胶片"戏服相配,使用了"正凤""侧凤""片子石"等头饰。因各地方剧种之间的相互学习、借鉴、交流,现时化妆的总体样式已趋于大致相同 。


宣传革命改方言
 '''戏服'''


五大流派互争辉
  粤剧早期的戏服并非如其它剧种一样以明代衣冠作为戏装,而是自成一格,男女角色的戏服样式均是广绣企领长袍,阔口、中袖,此种装扮与当时生活装束相近,在舞台表演时宽松自由、不受拘束。其后,粤剧戏班借鉴京剧的戏服和装扮,使戏服更好地成为表演程式和技艺的依托。例如由于引进了水袖,就必然带来舞动水袖的水袖功,腰扎"板带",就要熟习踢板带的技巧,这样就将戏服和表演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了。在引进京剧服装的同时,也保留了传统粤剧的部分特色,如来自人和木偶同台的"阴阳班"中武场角色的戏装"鬼衣大带"等 。


虽然粤剧开始恢复演出,但是在剧目内容和表演艺术上,都发生了重大变化。1903年(清朝光绪二十九年),一篇观戏记猛烈批评当时的戏曲曲本迂腐,不能激发国民之精神。不久,反映时弊的作品陆续出现。
  20世纪30年代,粤剧戏班在激烈的竞争中,一度流行单纯追求华丽的"珠筒""胶片"戏服,有的甚至在戏服上装小灯泡,把几十斤重的金属片钉在袍甲之上,以招徕观众。然而这些束缚表演,违背艺术规律的举措不可能持久,后来逐渐被淘汰。


在辛亥革命前后,一些粤剧老倌包括金山炳、朱次伯等人开始对粤剧进行革新运动。原因是1905年(清朝光绪三十一年),广州继1850年(清朝道光三十年)第一间戏曲戏园出现后,再次兴建戏院。戏院改变了粤曲的演唱方式,原来野台演唱风急声弱的情况得到改变,使得平喉演唱成为可能,而戏院令观众的流动性减低,红伶需要争取观众。
  传统戏曲服装是类型化服装,依据演员的行当及角色类型而选用,向有"宁穿破莫穿错"的戏谚。部份演员凭个人的感觉和观众喜好而选用戏服,曾经出现"宝玉装""情侣装""木兰扣"等有个性色彩的戏服。随着戏曲舞台追求人物个性化的潮流,粤剧戏服也逐渐摆脱类型化的羁绊,向类型化与个性化相结合的方向发展。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营院团每创作新剧目均专设"服装设计",专为具体剧目、具体角色、具体场次而设置特型戏服。这些大都以历史背景和戏剧内容为出发点,努力突出戏服的"个性",丰富了粤剧戏服的样式和种类。从类型重复转向样式创造,是粤剧戏服在艺术观念和实践上的突破 。


1917年,白驹荣和千里驹在国中兴班,把十字句二黄改为“八字句二黄”,粤曲出现一种新的曲式,并成功把广东白话引进粤剧及降调。因为从前粤剧全部都使用中州话演唱,后来是金山炳首先局部将白话带入粤剧,朱次伯与白驹荣在努力将白话引进过程中也下了不小功夫。至于降调方面,白驹荣已开始将声调降低唱平喉,唱腔自成一格。到了1920年左右,终于把官话全面改为广州话,由子喉(假音)演唱改为用平喉(本嗓)演唱。梆子和二黄一律唱低八度,使梆子、皮黄在风格上统一起来。
  粤剧戏服鲜明的特色在于其"广绣"工艺。它构图饱满、花纹繁褥、图案生动,装饰性强,色彩浓艳,色块对比强烈,与粤剧舞台所洋溢的热烈明快的岭南地域文化特色相互协调 。


其后薛觉先率先引入新的化妆技巧及西乐乐器。在同一时期,省港班的崛起,薛觉先与马师曾的竞争进入白热化,促进了粤剧的改革和兴盛。当时更出现了如卢有容、梁金堂等著名编剧家,先后为马师曾及薛觉先写作了不少名剧,手法也着重与当时流行的电影与话剧非常接近。据历史资料记载,1925年广州有40多班大型粤剧戏班,当中每一班的人数可以多达150多人。广州出现海珠、乐善、太平、宝华、民乐、河南等十所大戏剧院。同期,开始产生“薛马桂白廖”五大流派。当时大老倌的收入相当可观,在每圆可购米两担的时候,他们的年俸可以高达18000圆。因此很多人认为演粤剧可以名成利就,令人趋之若鹜。据不完全的统计,这个时期活动于穗、港、澳的专业和艺人兼任的编剧家有100多人,新编剧目高达4000-5000个,可说是粤剧的黄金时代。
 '''头饰'''


清末民初,粤剧只有男班,没有女班。1919年,广州开始出现女班,但仍禁止戏院男女同座、男女同台演出。1933年,香港废除禁止华人演员男女同台演出的法律,但广州仍维持。1936年陈济棠反蒋失败流亡香港,广州才允许男女同台,出现了男女混合班。太平剧团的班主源杏翘适逢其会,在原本的班底下(马师曾、半日安、冯醒铮、冯侠魂、袁是我、谢醒侬、冯玉君)聘请谭兰卿、上海妹及麦颦卿三位女艺人为花旦,令观众耳目一新,盛极一时,其它各班亦纷纷聘用女花旦,于是男花旦渐遭淘汰,这是粤剧历史大转变之一。
  粤剧发饰之特色主要是片子、头套、发髻、饰物,并有系统地上片子、戴头套及插头饰饰物。不同种类头套、发髻、发辫、发包也有自己的特色、用法、制作方式、配戴及保养用具。


短暂辉煌又遭折
  基本所有花旦都需要头饰,其中片子石是花旦必用的。头饰种类繁多,用料各有不同。公主及贵妃配戴的头饰也有正凤和凤冠之分。上片子需要特殊的用具、基本手法及技巧,并利用片子改善面型及令片子牢固面部的技巧。


历经风雨庆重生
  其实男角亦有头饰配戴的,但不多,如太子盔之类。《红楼梦》中贾宝玉及洛神中的曹子建所配戴的便是太子盔。根据《香江梨园:粤剧文武生罗家英》,太子盔又名"紫金冠",为太子或年轻将领作用的。冠顶作云龙吞珠图纹,加上大红球缨,插上雉鸡尾的则是军中的主将 。


20世纪5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粤剧界在积极挖掘优秀剧码、继承粤剧传统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在艺术上也全面革新,而且培养了一批新艺人。1958年,广东粤剧院正式成立。1960年和1962年先后创立广东粤剧学校和广东粤剧学校湛江分校。在粤剧历史上,是第一次有了培养接班人的综合性专业学校。
 '''舞台用品'''


同时期电影开始蓬勃发展,粤剧吸引力大减。可是后来创作拍摄的粤剧电影重新把粤剧带入电影院,使粤剧重获昔日光辉。
  粤剧戏班把道具、盔头、须口、靴鞋、把子等舞台用具分放在特制的木箱内,概称"杂箱"。箱内物品,种类繁多。与其它剧种相较,部份名虽异,但物相同,如盔头类之福儒巾,京剧称文生巾;道具类之斗倌,京剧称喜神;粤剧的枱围椅褡,京剧称桌围椅帔;它们的样式和功能都完全一样。有些是名虽同,但物各异,如粤剧的水火棍,就取代了京剧的玉棍、盘龙棍、笞棍等几种不同样式的舞台演出所用木棍的功能作用。有部份是传统粤剧特有的,最能体现粤剧特色的物品,如须口类的五色须,靴鞋类的广东跷,道具类的"雷公翼""日月牌"等。所有这些舞台用品,都是为了配合表演艺术而产生和存在的。当某项表演技艺退化了,在舞台消失了,其相应物品也随之被淘汰了。例如表演南派武技"打真军"所需要与之相配的"钢刀""扎嘴""插仔"等把子,就是其中一例。现时粤剧杂箱的所有舞台用品,无论是制作材料、样式、功能,都与京剧大致相同 。


1966年5月-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期间),粤剧备受摧残,很多曲谱几乎付之一炬,剧团被解散,被抄家批斗的艺人多不胜数。而在全国,除了八个样板戏,其他所有剧种和剧目都不能演出。可谓“一花开后百花杀”。
 '''表演场所'''


随着“四人帮”被打倒,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到打压的文化事业亦开始重生,粤剧开始迎来了真正的春天。20多年间,各市纷纷成立粤剧团,同时,各地方省市的文化局亦相当重视粤剧,利用当地文化资源和历史题材,打造出很多的粤剧新品牌,涌现了不少粤剧名伶。在艺术上作了很多的改革,如伴奏在民乐基础上吸收了西洋乐器,尤其是爵士乐器,包括电吉他及萨克斯。剧本方面更有些是改编自话剧或电影的优秀作品,例如《关汉卿》、《牡丹亭》等。
  粤剧习惯将舞台布景的岗位和人员,统称为"画部"。早期粤剧多在农村搭戏棚演出,和其它剧种一样,都是以一桌两椅变化组合成象征性的舞台景物,尚无"布景"可言。20世纪初,粤剧进入城市,开始由广场艺术向剧场艺术过渡,从而对粤剧舞台布景提出了变革的要求。这个时候的布景,还只是一种单纯装饰性的画景和摆设。随着剧目内容和表演风格的变异,演出越来越需要舞台环境的配合,在当时志士班进行戏剧改良的推动和影响下,向话剧学习,装配写实性布景,动用大画、软画、硬景等不同搭配,组合成点示戏剧具体环境的不同场景,这种布景方法和风格,从此一直在沿用。


世纪之交,由于经济飞速发展,大量新兴娱乐事业涌现,大部分新一代青年人都视看粤剧是一种老套的行为,对粤剧加以排斥。现在的年轻人,更是一眼看手机,一眼看电脑,粤剧观众的年龄结构不断上移。观众老年化,意味着剧种边缘化。粤剧不再是人们必须的文化佐餐,不再是媒体关注的焦点……粤剧影响的衰微,这不是粤剧独有,中国的戏曲乃至所有的传统艺术都陷入尴尬境地。影视与网络等新兴媒体无孔不入,在眼球大战中处于强势的地位。就在不久前的8月16日,报载广州著名带妆粤剧的驻唱地、百年老字号荣华楼正式宣布停业,不少喜欢“一盅两件、听曲睇戏”这一生活方式的老广们难过地慨叹,又失去了一个可以边饮茶边看戏的茶楼。对于粤剧来说,又减少了一个与喜爱它的观众交流的阵地。
  20世纪30年代,在商业竞争的市场背景下,粤剧曾在广州、香港、澳门等大城市的剧场演出中一度出现运用声、光、电和机械技术制作的"机关布景"。当中,有与剧情结合较好者,起到了烘托气氛,增强舞台表现力的作用,但更多出于标奇立异,招徕观众,成了背离戏曲艺术规律的景物堆砌。新中国成立后,粤剧的布景在粤剧界"净化舞台"的实践中得到了改进,并沿着民族化的方向不断发展。剧场开始构建了天幕、底幕、大幕、二道幕、"弗拉""鸡翼"等组成的镜框式舞台;还出现了民间图案装饰的台框装置;舞美工作者创作了大量具有中国水墨画风格的软幕布景;又借鉴吸收了线网贴布画技术和幻灯新技术,使粤剧舞台形成了远景、中景、近景融为一体的立体布景。随着导演制度和舞台美术设计制度的建立,粤剧舞台的布景更趋向于创意化、风格化,与戏剧整体风格的协调亦更为紧密。舞台美术设计和制作程序也更进一步规范化,较有规模的粤剧院团还设立了舞台工厂,粤剧舞台美术向更高的层次迈进 。


如何让粤剧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关注,使这种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中国粤剧界人士为扩大粤剧在社会上的影响,在各方面作出了很多创新的尝试。2004年8月,由粤剧艺术大师红线女筹拍的中国首部粤剧动画电影《刁蛮公主戇驸马》获得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美术片奖。红线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部电影已经走进了广州、北京、上海的众多高校,令很多年轻学子对粤剧有了全新的认识。2008年,首部动漫真人秀新编粤剧《蝴蝶公主》在广州大学城开演,把动漫元素融入了粤剧中。粤剧艺术家倪慧英近年来策划和领衔主演了《花月影》、《豪门千金》(改编自莎士比亚名剧《威尼斯商人》)、《三家巷》、《广府华彩》等剧目,在海内外演出获得极大成功,掀起了“新派粤剧”和“都市粤剧”的讨论热潮。倪慧英在探索市场和推广校园粤剧方面不遗余力,2005年成功举办“北京大学新派粤剧演出季”和连续八届的“大学生走进剧场暨粤剧演出季”活动,受到学生们的热烈追捧。他们坦言:“原来粤剧是这样的美!”“从此喜欢上了粤剧。”更有香港的一些剧社和内地的一些大学用英语来排演粤剧,希望向海外推广粤剧文化。
=== 乐队乐器 ===
  粤剧乐队旧称"棚面",早期基本沿袭"外江班"的文武场体制,由5人组成,称"五架头"。乐队分为左、右场。左场操二弦兼吹唢呐,二场操月琴兼吹横箫;右场司鼓,中场司大钹兼操二弦,还有大锣手。另外,还有一种专为堂会、庙会、红白喜事、游行、迎送等场合演奏的乐队,称为"八音班",以箫、笛(大、小唢呐)、月琴、提琴、板鼓、锣、钹等乐器组成,有时也作为粤剧和粤曲歌班的伴奏乐队。"本地班"形成后,粤剧乐队逐渐丰富,分工也渐细致。此外,受声腔流变的影响,主奏乐器与组合方式也出现过几次较大的变化 。


由粤港澳联合申报,2009年粤剧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岭南优秀文化的代表,作为最具广东特色的艺术,粤剧的魅力将是独特而持久的。
== 分布地区 ==
  粤剧流行于广东,后传入广西、台湾、香港、澳门。在东南亚和美洲各国有华侨居住的地方均有粤剧演出。


==粤剧行当==
==粤剧行当==
粤剧行当原为十大行当—末(老生)、二净(花面)、三正生(中年男角)、四正旦(青衣)、五正丑(男女导角)、六元外(大花面反派)、七小(小生、小武)、八贴(二帮花旦)、九夫(老旦)、十杂(手下、龙套之类),后来被简化为六柱制,即文武生、小生、正印花旦、二帮花旦、丑生、武生。


==粤剧音乐==
=== 行当 ===
粤剧又被称为“广东梆子”“广东梆黄”,它综合了广东民间曲调、昆曲、秦腔、徽剧等地方戏音乐。因此,粵剧的唱腔以梆子、二黄的板腔体为主,曲牌体为轴,同时还保留了南、木血、龙肉、板眼等广东民间腔调,新编剧目中也有大型交响乐伴奏。粤剧的伴奏乐器分管弦乐和打击乐两种,管弦乐以高胡、二弦、扬琴等乐器为主,打击乐则有沙鼓、卜鱼、大钹等。
  粤剧行当原为十大行当—末(老生)、二净(花面)、三正生(中年男角)、四正旦(青衣)、五正丑(男女导角)、六元外(大花面反派)、七小(小生、小武)、八贴(二帮花旦)、九夫(老旦)、十杂(手下、龙套之类),后来被简化为六柱制,即文武生、小生、正印花旦、二帮花旦、丑生、武生。
 
  这位'''“末”'''是白色胡子、白色头发,是一个老人。一般挂白色胡子的、或者是年纪特别地老的,我们都称他为“末”,又叫“老生”。
 
  这个'''“净”''',我们通常会叫作花脸,但是,这个“净”和“外”都是“花脸”的行当。我们这个第二个行当“净”,也有性格的体现,一般是“忠义”,也就是好人。一般是好人来扮这个“净”。我们看他的架势,用一个词解释叫作“粗犷”。讲完“净”之后稍后再讲讲拳、掌、指的基本方法。
 
  接下来就是'''“生”'''了。这个“生”是刚刚说的“先生”吗?在粤剧行业里,这个“生”一般代表中年男子,挂着黑色胡子的。一般我们叫他正生,就是中年男子,“末”呢就是“爷爷”。
 
  接下来的这个'''“旦”''',下星期会有蒋文端老师来专门讲“旦”。“旦”在粤剧舞台上是和“生”成对的,属于中年女子,就是“妈妈”这么一个角色。它下面会有一个分支,比如刀马旦、青衣、花旦等等。
 
  大家看看这个'''“丑”''',是不是觉得他有块小豆腐在中间,好搞笑的样子?丑生一般分“男丑”、“女丑”,“女丑”又叫作“彩旦”,也属于“旦”这一类别。“丑”专门表现的是滑稽的、搞笑的、插科打诨的这么一个角色。
 
  刚刚说到的'''“外”'''也是花脸,但是他跟“净”有什么区别呢?应该说,白脸是奸诈,红脸是忠义。我们小时候常常说“杀死大花脸,这出戏基本就结束了”。因为我们广东粤剧,它的故事大多数都是讲因果关系,就是好人有好报、恶人有恶报,这么一个“高台教化”的剧种。以前的老百姓不认字的,而唱什么就听什么,打字出来他不会看的。所以我们以前的粤剧就是讲一些比较美好的故事、有因果关系这么一个剧情的故事。它最后大多是大团圆结局的,这符合我们中国人的审美。一开始所有的坏人好人、好与不好的遭遇,他最后一定是大团圆结局的。结局之前要“除恶扬善”,所以我们说杀死大花脸,这部戏基本上就圆满了。
 
  到这个'''“小”'''了。刚刚说了,粗犷的是花脸,白色胡须的是“末”,黑色胡须的是“正生”。年轻的男子,我们就称他为“小生”。但是还有一个我在图片上没有弄上去,会武功的年轻男子叫“武生”,也称为“小武”。
 
  '''“贴”'''。顺便说下“外贴一旦”。就是说,“正旦”以外——女主演唱的以外的角色,就是配角,就算作“贴”。
 
  这个'''“夫”''',你们想到什么?就是老夫人、年长的女性,我们叫作“夫”。
 
  所有九个行当不演的角色归为'''“杂”'''。跑龙套也好,小配角也好,都是由“杂”演绎的。[https://mp.weixin.qq.com/s/O9vwBr4rKH1-EkJcqMIUzQ]
 
  后来被精简为六柱制,即文武生、小生、正印花旦、二帮花旦、丑生、武生。这都是根据角色的年纪、性别、性格、外型等特征来分类的。“末”代表年老角色。“生”代表男性角色。“旦”代表女性角色。“净”就是性格刚强暴躁的男性角色。“丑”就是滑稽角色。
 
=== 化妆 ===
  早期流行浓脂厚粉,但是所用化妆品比较简单。小生不抹胭脂,最多是划黑少许眼眉毛,花旦只是涂上粉末。根据行内习惯,所有老倌都是自行照著镜子化妆。一般旧式化妆是先拉起脸部皮肤,用布条扎著头发,用白色颜料画了个底稿,确定线条对称公正,然后才正式填上其他鲜艳颜色。
  对于净角(例如张郃)的化妆,行内称呼为“开面”。先用白色颜料描画底稿,在眼睛及口部附近涂上黑色,把眉毛画得长长并向上翘来表现威严,在其他的地方涂上红色,就完成整个“开面”过程。当然不同行当就有其独特的化妆方式。丑角常有一个大白点在脸的中央。其实化妆颜色以红、黑、白、蓝、黄为主。红色代表血性忠勇,黑色代表刚耿忠直,白色代表奸恶阴险,蓝色代表狂妄凶猛,黄色代表剽悍干练。
  到了20世纪20年代,薛觉先把京剧、话剧及电影化妆法和传统化妆法结合。化妆转趋轻描淡扫,朴实自然。最常见的化妆就是“红白脸”,先把整个脸涂上白色粉底,然后围绕著眼睛及颧骨涂抹红色胭脂。有时候画了长长的眉毛,并使用鲜红色的口红。
 
=== 戏服 ===
  粤剧早期服饰主要是模仿明代衣冠式样,并加以改良为戏服。清朝时期,京剧越来越受欢迎,交流逐渐增多,服装制度亦渐受京剧影响,而且当时新剧目加入朝廷官员角色,部分戏服也有清朝官服的式样。传统京剧服装可分为:蟒、靠、褶、帔、衣。然而传统粤剧服装可分为:蟒、靠、褶子、开氅、官衣、帔、衣。
  材料方面以布质为主,后期增加了胶片或者铜托小镜点缀戏服。在20世纪50、60年代初珠片戏服大行其道。根据《广东戏剧史略》对服装的描述:“粤尚顾绣,大率金钱为贵,于是金碧辉煌,胜于京沪所制。自欧美胶片输入,光耀如镜,照眼生花。梨园名角,竞相采用,奇装异服,侈言摩登,斗丽争妍,渐流诡杂”。可见其疯魔程度如何如何。到了20世纪60年代末,绣花戏服开始受到欢迎,直到现今仍是戏行中的主流。
 
  不同行当需要不同的戏服。例如:小生通常饰演文质彬彬的角色,有时候甩袖,所以长袖称呼为文袖。小武需要打斗,短袖才方便演员动作,所以短袖亦称呼为武袖。因此文武生(小武加小生)的戏服会出现文武袖。
 
=== 头饰 ===
  粤剧发饰之特色主要是片子、头套、发髻、饰物,并有系统地上片子、戴头套及插头饰饰物。不同种类头套、发髻、发辫、发包也有自己的特色、用法、制作方式、配戴及保养用具。
  基本所有花旦都需要头饰,其中片子石是花旦必用的。头饰种类繁多,用料各有不同。公主及贵妃配戴的头饰也有正凤和凤冠之分。上片子需要特殊的用具、基本手法及技巧,并利用片子改善面型及令片子牢固面部的技巧。
 
  其实男角亦有头饰配戴的,但不多,如太子盔之类。红楼梦中贾宝玉及洛神中的曹子建所配戴的便是太子盔。根据《香江梨园:粤剧文武生罗家英》,太子盔又名“紫金冠”,为太子或年轻将领作用的。冠顶作云龙吞珠图纹,加上大红球缨,插上雉鸡尾的则是军中的主将。
 
== 行内术语 ==
 
=== 梨园 ===
  唐玄宗李隆基(公元685年~762年)幼年即喜爱歌舞。6岁时,曾为他的祖母武则天在宫院里即席表演了歌舞节目《长命女》。因为表演精湛,所以博得在座的皇亲国戚及群臣们的赞赏。李隆基继位后,选定了宫庭的一片梨园作为排练歌舞的场所,这就是梨园的来历。自此,戏行内人人自称梨园子弟。
 
=== 戏桥 ===
  戏桥是开戏前派给观众的单张,作为介绍剧目之用。一般印上剧情的简介、编剧、导演、演员表等等。
 
=== 红船 ===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粤剧戏班常在广州沿海巡回演出,为方便行程,故栖身于红船。此类戏班皆称为红船戏班。红船船舱卧铺分配及工人职责皆有规定,成为日后戏班的基础。一般来说,粤剧戏班分为本地班、外江班、本地外江班及过山班。一般一个戏班拥有天地二艇,后来规模增加至146人,才设立画艇。
  爆肚即是“即兴”,可解作实时的创作。演员根据演出时的感情,作出与剧本有出入或没有经彩排的发挥。
 
=== 撞板 ===
  在演奏或唱曲时,节拍或速度出现错误。由于粤剧很受香港人欢迎,“撞板”成了形容“出错”的俗语。
 
=== 欲免向隅 ===
  因为戏棚是临时搭建的,观众席有很多竹柱,那些角落称为隅。欲免向隅就是说避免竹柱阻碍视线。
 
=== 扎、叔父 ===
  称呼戏行长辈为叔。“扎”意思是成名或晋升。这两个词语与三合会的黑话相同。因为旧社会粤剧艺人奔走江湖,卖艺谋生,免不了要和黑社会打交道。
 
=== 爆肚 ===
  指没有按照剧本内容,演员临时在舞台上即兴编词曲。过去粤剧演出有不少提纲戏,只有提纲没有剧本。演员开场时只看过故事梗概和一些既定排场的提示,一个粤剧演员必须掌握“爆肚”的基本要求,才能应付各种演出。
 
=== 煞科 ===
  煞科常见于剧本的最后一页,代表散场。或者最后一个滚花作结尾,都叫做煞科。戏行内煞科也可以形容关系终结。然而电影界中,拍摄最后一幕也被称为煞科。
 
== 社会组织 ==
 
=== 戏行会馆 ===
  公元1368年~1644年(明朝期间),由于粤剧在广东佛山越来越盛行,为了方便联络和安排与班主订立合约,负责筹办粤剧的艺人便集合起来成立琼花会馆。
[[文件:20230206155156.jpg|替代=佛山琼花会馆|缩略图|佛山琼花会馆]]
  佛山琼花会馆是粤剧界最早的戏行会馆,是最早的粤剧行业组织。但早到什么时候,却无正史可征,亦乏文物可证。现今,粤剧行内仍有“未有八和,先有吉庆,未有吉庆,先有琼花”之说。  不少后人便据此认为:琼花会馆是建于雍正年间,粤剧本地班的组织亦始于摊手五。郭沫若同志在赠给广东粤剧团的《七律》内亦云:“昔有名伶摊手五,佛山镇上立戏班。”其实,这是大大缩短了粤剧本地班的历史,琼花会馆也非是在雍正年间才创建。
  明代,佛山民间演戏活动繁盛,本地戏班相继出现,嘉靖年间(1522~1566年),建立了戏行会馆,称为琼花会馆,馆址设在佛山大基尾,因供奉戏行祖师“华光”,故又称之为琼花宫,为本地戏班艺伶排练、教习、切磋艺术之地,也是当时戏班管理的机构。
 
  在会馆附近的水涉头边立下一石碑,上刻“琼花水涉”四字。艺伶在水涉上落戏箱,乘船到各地演出。作为粤剧的行会,琼花会馆的管理制度较为严格,会馆内设慎和、兆和、庆和、福和、新和、永和、德和、普和等八堂,分别统管所属会众。琼花会馆的出现,说明佛山已成为当时粤剧发展的中心。
 
  后来,清朝咸丰年间,由李从善老先生在黄沙同吉大街建立了同类组织吉庆公所。
 
  后来琼花会馆被铲平,后来粤剧慢慢解禁,到了公元1889年(清朝光绪十五年),粤剧艺人在广州黄沙旧地海买地重建,建立了一个有规模的著名粤剧组织--八和会馆(八和是德和、永和、兆和、新和、福和、慎和、普和、合和等共八个堂组成)。随着粤剧在东南亚各地普及,粤剧组织相继出现,有新加坡的庆维新和吉隆坡的普长春。
 
=== 新加坡的粤剧组织 ===
  1、新加坡八和会馆,早在1857年(清咸丰七年),新加坡就建立早期粤剧艺人行会组织--梨园堂,地址在大坡珍珠街上段(俗称豆府街)58号,和佛山琼花会馆性质一样,后来“八和会馆”成立后,逃难国外的粤剧艺人也纷纷在当地建立八和会馆,于是新加坡艺人将其行会组织--梨园堂便更名为“八和会馆”。日占期间停顿,1994年新加坡八和会馆恢复活动。
 
  2、新加坡冈州会馆乐剧部,新加坡华人地缘文娱社团。为冈州会馆附属组织。1948年由热心粤剧音乐人士倡导成立。
 
  3、新加坡敦煌坊,成立于1981年,是新加坡第一葛非牟利性的专业粤剧表演团体。
 
  4、新加坡丹巴戎葛民众俱乐部粤剧团。
 
  5、新加坡的英语粤剧,英语粤剧最早产生于香港,于2000年3月将英语粤剧《白蛇传》搬上舞台,开拓了新加坡粤剧发展的新领域。
 
== 传承保护 ==
 
=== 传承价值 ===
  粤剧广泛吸收广东音乐、广绣、牙雕、陶瓷、灰塑等地方艺术形式,充分体现了广府民系群落的地域文化传统,辐射范围遍及全球各地,在世界华人中具有文化凝聚力。
 
  粤剧善于向其他剧种和时尚艺术学习,因而表现出高度的开放性,成为时尚潮流的剧种之一。无论其开放灵活的表演,还是丰富优美的唱腔、舞美,都显现出敢立戏剧潮头的先锋姿态。正因为如此,粤剧的戏剧风格既有传统戏剧的风采,又轻快流畅、灵活善变。
 
=== 传承状况 ===
  面对现代都市文化的猛烈冲击,粤剧的生存空间已大为收缩,处于濒危状态,必须尽快投入力量对之进行保护。
 
=== 传承人物 ===
{| class="wikitable"
| colspan="7" rowspan="1" |国家级粤剧传承人
|-
| colspan="1" rowspan="1" |编号
| colspan="1" rowspan="1" |姓名
| colspan="1" rowspan="1" |性别
| colspan="1" rowspan="1" |出生日期
| colspan="1" rowspan="1" |民族
| colspan="1" rowspan="1" |批次
| colspan="1" rowspan="1" |申报地区
|-
| colspan="1" rowspan="1" |02—0529
| colspan="1" rowspan="1" |红线女
| colspan="1" rowspan="1" |女
| colspan="1" rowspan="1" |1927年12月
| colspan="1" rowspan="1" |—
| colspan="1" rowspan="1" |第二批
| colspan="1" rowspan="1" |广东省广州市
|-
| colspan="1" rowspan="1" |04—1635
| colspan="1" rowspan="1" |罗家宝
| colspan="1" rowspan="1" |男
| colspan="1" rowspan="1" |1930年06月
| colspan="1" rowspan="1" |汉族
| colspan="1" rowspan="1" |第四批
| colspan="1" rowspan="1" |广东省文化厅
|-
| colspan="1" rowspan="1" |05—2345
| colspan="1" rowspan="1" |欧小胡
| colspan="1" rowspan="1" |男
| colspan="1" rowspan="1" |—
| colspan="1" rowspan="1" |汉族
| colspan="1" rowspan="1" |第五批
| colspan="1" rowspan="1" |广东省广州市
|-
| colspan="1" rowspan="1" |05—2344
| colspan="1" rowspan="1" |丁凡
| colspan="1" rowspan="1" |男
| colspan="1" rowspan="1" |1949年
| colspan="1" rowspan="1" |汉族
| colspan="1" rowspan="1" |第五批
| colspan="1" rowspan="1" |广东省文化厅
|-
| colspan="1" rowspan="1" |02—0528
| colspan="1" rowspan="1" |陈剑声
| colspan="1" rowspan="1" |男
| colspan="1" rowspan="1" |—
| colspan="1" rowspan="1" |—
| colspan="1" rowspan="1" |第二批
| colspan="1" rowspan="1" |香港特别行政区
|-
| colspan="1" rowspan="1" |05—2346
| colspan="1" rowspan="1" |林国光
| colspan="1" rowspan="1" |男
| colspan="1" rowspan="1" |—
| colspan="1" rowspan="1" |汉族
| colspan="1" rowspan="1" |第五批
| colspan="1" rowspan="1" |广东省吴川市
|-
| colspan="1" rowspan="1" |05—2347
| colspan="1" rowspan="1" |冯杏元
| colspan="1" rowspan="1" |男
| colspan="1" rowspan="1" |—
| colspan="1" rowspan="1" |壮族
| colspan="1" rowspan="1" |第五批
| colspan="1" rowspan="1"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
 
=== 保护措施 ===
  2015年,开始组织开展粤剧普查并编纂出版普查报告。保存了上百个粤剧演出影音珍品、近500个经典剧本及一批做工精美的历届戏服、头饰珍品;建立了粤剧音像档案及多媒体数据库,数字化处理图片上万张、视频近300套、粤剧剧目剧本2000多个;出版《广东戏剧文库·优秀剧作选(1949—2019年)》(粤剧卷)《粤剧表演艺术大全》《粤艺春秋人物访谈录》《粤剧脸谱选集》等书籍;拍摄《粤剧传统古腔、大调及牌子示范教材》及古腔例戏《玉皇登殿》《香花山大贺寿》等;开展“粤剧往事——名人名家口述粤剧历史”“粤剧老艺人口述史”“佛山粤剧六十年口述历史工程”“红线女艺术工程”等项目。
 
  2016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地方戏曲传承发展的实施意见》。
 
  2017年,以广东省省长令的形式颁布《广东省粤剧保护传承规定》。同时,广州、佛山等地结合实际,制定并实施《广州市进一步振兴粤剧事业工作方案》《佛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促进戏曲传承发展的实施意见》《佛山市粤剧曲艺传承发展计划(2017—2020年)》等。
 
  2018年12月,教育部认定华南理工大学粤剧传承基地和星海音乐学院粤剧传承基地为第一批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2019年10月,设立了省级粤剧粤曲文化(荔湾)生态保护实验区。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佛山粤剧院|佛山粤剧传习所(佛山市粤剧院)]]、[[广东粤剧院]]、[[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吴川市粤剧南派艺术传承中心]]、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民政事务局、[[南宁市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南宁市戏剧院、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得粤剧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 社会影响 ==
 
=== 荣誉表彰 ===
  1956年,《搜书院》由粤剧艺术宗师马师曾与红线女共同主演,在北京大众剧场演出,为粤剧赢得“南国红豆”美誉。


粵剧的唱腔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清朝初期外江班把弋阳腔及昆山腔传入广东。到了太平天国时期,本地班逐渐出现,但唱腔仍以梆子为主。后来受徽班影响,转以西皮二黄为基础唱调。辛亥革命时期,志士班的改良从演唱语言入手,将官话变为广州方言,又称为新腔。20世纪30年代,粤剧的黄金时期出现了一大批有影响力的大佬,各自钻研粤剧并发展自己的唱腔,如薛觉先的“薛腔”、马师曾的“马腔”、红线女的“女腔”、新马师曾的“新马腔”等。
=== 社会活动 ===
  2019年10月2日,在2019中国戏曲文化周上,粤剧参与其中。


==服装、化妆==
  2019年6月7日至6月10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全国非遗宣传展示主会场活动在广州举行。其中“看见·非遗”大型非遗新媒体展演活动,通过裸眼3D、动漫主持、全息声场等全新技术,展现粤剧等非遗。
粤剧化妆和京剧相仿,生、且较为简单,净行需画脸谱,脸谱的基本色与京剧相同,但在细节的处理上,稍有不同。


粤剧早期服饰主要是模仿明代衣冠式样,并加以改良为戏服。清朝时期,京剧越来越受欢迎,交流逐渐增多,服装制度亦渐受京剧影响,而且当时新剧目加入朝廷官员角色,部分戏服也有清朝官服的式样。传统京剧服装可分为:蟒、靠、褶、帔、衣。传统粤剧服装略有不同,可分为:蟒、靠、褶子、开氅、官衣、帔、衣。
  2019年7月11日至13日,2019年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广东日”活动在北京延庆世园会园区举办。在“广东日”开幕式、特色文化展演活动现场、南粤园现场展示展演、中国馆广东展厅中,展现粤剧等广东特色的非遗项目、节目和元素。


材料方面以布质为主,后期增加了胶片或者铜托小镜点缀戏服。在20世纪50年代及60年代初珠片戏服大行其道。到了20世纪60年代末,绣花戏服开始受到欢迎,直到今日仍是戏行中的主流。不同行当需要不同的戏服。例如:小生通常饰演文质彬彬的角色,有时候甩袖,所以长袖称为文袖。小武需要打斗,短袖才方便演员动作,所以短袖亦称为武袖。因此文武生的戏服会出现文武袖。
=== 衍生作品 ===
  2019年11月24日,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的“此物最相思——《粤剧表演艺术大全》首发式在广州大剧院举行


== 相关事件 ==
== 相关院团 ==
{{戏曲剧种相关事件}}
  [[佛山粤剧院|佛山粤剧传习所(佛山市粤剧院)]]、[[广东粤剧院]]、[[广州粤剧院]]、[[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吴川市粤剧南派艺术传承中心]]、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民政事务局、[[南宁市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南宁市戏剧院、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江门市粤剧传习所]]、[[深圳市粤剧团]]、[[珠海市粤剧团]]。
[[分类:戏曲剧种]]
== 相关资讯 ==
  
[[分类:戏曲种类]]

2023年7月5日 (三) 14:20的最新版本

  粤剧主要流行于广东全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等使用粤方言地区的城乡。明末清初,弋阳腔、昆腔传入广东。清代咸丰、道光年间,广东本地班在演出中以“梆簧”(西皮、二簧)作为基本曲调,兼收高腔、昆腔及广东民间乐曲和时调,用“戏棚官话”为基本语言,间杂以粤方言,逐渐形成粤剧。1912年前后,粤剧演出基本上已改用广州方言,表演体系日趋完善,开始在梆簧中穿插民歌小调,并改假声演唱为“平喉”演唱。

  粤剧于2006年5月20日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

粤剧历史

粤剧《搜书院》剧照
粤剧《搜书院》剧照

  粤剧,早期称为本地班、广东大戏,形成于广佛地区,主要流传于广东、广西、香港以及澳门,后传播至东南亚、美洲、大洋洲等华人华侨聚集之地。[2]

起源

  关于粤剧的产生和形成,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普遍认为,粤剧于明朝中叶开始萌芽,孕育于本地班。关于本地班来源一般来说,是引用麦啸霞所撰《广东戏剧史略》的说法,按《史略》所说:“雍正继位……,时北京名伶张五号摊手五……逃亡来粤,寄居于佛山镇大基尾……以京戏昆曲授诸红船子弟,变其组织,张其规模。创立的琼花会馆“,作为记载粤剧本地班始源,其实这是大大缩短了粤剧本地班的历史,琼花会馆也非是在雍正年间才创建,据史载,早在明代嘉靖至万历年间,在佛山、广州,本地班已建立了琼花会馆这一行业组织。经过不断发展,由弋阳腔和昆腔与广东本地流行的南音、龙舟、木鱼、粤讴、咸水歌等民间曲调以及广东器乐乐曲结合而成。直至清末民初,逐渐演变为融集南北、中外唱腔音乐,以白话演唱,从而形成具有鲜明岭南特色的地方戏剧――粤剧。粤剧有别于外省戏曲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既属于中国写意派戏剧范畴,又具有轻快流畅、新款善变的个性,享有“南国红豆”的美誉。

  粤剧的形成时间,有以下四种观点:

  (1)形成于南宋。陈非依在其《粤剧六十年》中指出:“南宋末期,南戏传入广东,成为最早的粤剧。”梁沛锦也认为:“从粤剧发展渊源来说是悠久而又深远的,简括地说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了。”

  (2)形成于明代中后期。赖伯疆、黄镜明合著的《粤剧史》认为:佛山的琼花会馆建立于明万历年间(1573年—1620年),是早期粤剧戏班的行会组织,“粤剧发展至此已经基本成为一个大剧种了”。

  (3)形成于清代前期。王兆椿《从戏曲的地方性纵观粤剧的形成与发展》一文,将雍正年间(1723年—1735年)出现的“广腔”看作粤剧历史的第一阶段。

  (4)形成于清中叶或中叶以后。欧阳予倩在《试谈粤剧》中认为,广东的本地班和外江班并立的时候可以看作粤剧奠定基础的时候。外江班逐渐退出广东舞台是在清同治、光绪年间(1862年—1908年),欧阳予倩认为粤剧形成于清中叶以后。何国佳在《粤剧历史年限之我见》中认为粤剧产生于清代道光年间(1821年—1850年)。也有学者认为粤剧历史应从清咸丰年间(1851年—1861年)李文茂起义(或稍前)算起的观点,也属于此列。粤剧的历史始于唱梆子,约在清代乾隆年间(1736年—1795年),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之后又吸收了二黄,成为“皮黄系统”的一员。[3]

发展

  明代成化年间(1465年—1487年),广州地区民间好尚戏曲,外来戏班演出频繁,并有众多本地子弟参加演唱,孕育了粤剧的种子。

  清初出现被称为“土优”的本地戏班及其演唱的“广腔”,为粤剧的形成打下了基础。清中叶至嘉庆、道光年间,粤剧在本地班既向外江班吸收、借鉴,又相互竞争中逐渐形成。

  清雍正五年(1727年),北京名伶张五,人称摊手五,因躲避清迁的追捕,化装易服逃亡来粤,寄居于佛山镇大基尾以京剧昆曲教授红船子弟(粤伶以红船为交通工具,“红船子弟”便成为粤剧艺人的代称),建立“琼花会馆”,是粤剧界最早的戏行组织。

  清中叶时,粤剧传入雷南路地区,即高、雷、廉、琼等下四府,故又称“下四府”粤剧。

  清咸丰年间,粤剧传入广西。

  清光绪年间,粤剧的名称出现。

  清末民初之交,更是群星闪耀,名伶辈出,如千里驹、肖丽湘、小生聪、周玲利、李雪芳等等,俱皆驰名于海内外。千里驹有“花旦王”之称,李雪芳则被康有为誉为“南雪北梅”,与梅兰芳并提。

  三十年代在粤剧史上称为“薛马争雄”的时代,薛觉先接近京剧风格,表演技巧比较全面,生旦净丑无所不能,有“万能老倌”的绰号,但以演小生出色,代表性剧目有《胡不归》等四大悲剧的马师以丑角取胜。他在以“孤寒种”(吝啬鬼)为主角的组剧中,尽情揭露封建财主资本家的丑态,有莫里哀之风。不但在两广、港澳和东南亚等地,为广大观众所倾倒,在美国多年,也深受欢迎。

  粤剧流行于广东、广西、台湾和港澳。在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缅甸、柬埔寨、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古巴以及中南美洲等有广东华侨聚居的地区,都有粤剧的演出。

  1912年前后,粤剧演出基本上改用广州方言  。

  辛亥革命后,粤剧受文明戏、话剧的影响,20年代以后又受西方现代电影艺术的影响,从而引进了时代歌曲和西方爵士音乐,除使用民族乐器演奏外,还使用了小提琴、电吉它、爵士鼓、小号等,并改“戏棚官话”为广州方言——粤语演唱  。

  20世纪5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不久,艺人积极挖掘优秀剧目、继承粤剧传统,在艺术上也全面革新,而且培养了一批新艺人。

  1953年,广州粤剧团成立。

  1956年,周恩来给予粤剧“南国红豆”的称号。

  1958年,广州地区9个粤剧大班合并成立了广东粤剧院。

  1960年,广东粤剧学校及其湛江分校成立  。

  2003年开始,粤港澳三地政府将每年11月最后的一个星期日定为粤剧日,藉以扩阔观众层面,达到推广及保存粤剧的目的。

  2006年5月20日,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Ⅳ—36  。[4]

  2009年,经过粤港澳三地联合申报,粤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中国地方戏曲剧种。[5]

粤剧艺术特征

表演艺术

 综述

  粤剧演员的表演工艺分为四大基本类别--唱、做、念、打。

  唱是指唱功,配合不同的角色有各自不同演唱的方式,包括平喉及子喉。平喉是平常说话的声调,一般男性角色小生就是采用平喉演出。子喉是比平喉调子高了八度,常常以假音来扮演女性角色。除了以音阶来分类,也会以声音特色来分类。大喉是使用粗犷声音。同时,粤剧也会吸收不同的地方的独特唱腔,例如来自福建的广东南音、木鱼、广东的本地民谣粤讴及板眼。

  做是指做功,又称身段,即身体表演。当中包括手势、台步、走位、关目、做手、身段、水袖、翎子功、须功、水发、抽象表演和传统功架。

  念是指念白,即请请趋念出台词。用说话交代情节、人物的思想感情。

  打是指武打,例如:舞水袖、水发、玩扇子、武刀弄枪、耍棍挥棒,舞动旗帜等等 。

 基础表演

  传统粤剧的基础表演程式,如"拉山""云手"等动作,都有自己的特点,保留着古拙、奔欠刚劲的艺术风格。在长期舞台艺术实践中,前辈艺人创造了"大架""十八罗汉架""五更架""锣边大滚花""七槌头"等表演程式组合,经过不断的筛选、积淀和丰富,形成了鲜明的粤剧特点。随着粤剧与京剧等剧种的艺术交流渐多,粤剧以海纳百川的胸怀,不断地吸收、借鉴、学习其它艺术形式为己所戏想良用,形成驳杂、多彩、全面的程式特点。

 唱腔

  粤剧为多声腔剧种。其唱腔结构体制主要为板腔体,兼有曲牌体。其声腔有梆子、二黄、高腔、昆腔、专腔、歌谣、杂曲等。其中梆子、二黄为基本声腔,习称"梆黄"。

  大腔,原用于高腔剧目中,并有"大腔首板""大腔中板""大腔四门"等板式之分。保留着一人清唱、众人相合,鼓锣间奏、不尚管弦,以及高亢、明丽的风格和特点。

  昆腔,粤剧习称"昆牌子"。早期的昆牌子,不少是从昆曲中直接吸收过来的。这些牌子,曲文大都出自昆曲原本。昆牌子词格,多为长短句,也有七字句和十字句,但数量不多。粤剧中,今尚保留近百支高昆牌子,它们都有一定的曲词和锣鼓伴奏程式,但都已脱离了原来剧目而被单独使用。原有牌名遗失较多,常以唱词首句称呼或套用其他牌名代之。其常用调式有商调、角调、羽调,均为五声音阶;宫调式为七声音阶。

  梆子,其唱腔特点是以梆击节,高亢激越。击节之梆,也称"柝古",南方叫"木鱼"。早期以梆(即"木鱼"或称"卜鱼")、笛(唢呐、竹笛)、二弦伴奏,称为"梆笛组合"。打击乐器用"大锣鼓",又称"高边锣鼓"。

  歌谣,粤剧歌谣体唱腔有"木鱼""龙舟""南音""粤讴""板眼""芙蓉"等 。

 演唱

  粤剧演唱分平喉(男腔真嗓发声)、子喉(女腔假嗓发音)、大喉(又称"霸腔""左撇",男腔真嗓发声,兼用假嗓)、玉带左(又称"平霸",男腔真嗓发声)。生、丑用平喉,花旦用子喉,小武、武生、花脸用大喉,末、婆用平喉。"武戏文做"的小武、武生多用玉带左。平喉、子喉唱本腔(指各种板式、曲牌的基本曲调);大喉、玉带左往往将本腔翻高四至五度行腔。"问字拶腔"是粤剧主要润腔方法,行腔一要顺乎词意,二要讲究字声、语调,不求花哨,由此形成了粤曲的腔由字出、字随腔落,调式变化与节奏变换自然、顺畅之特点 。

 说白

  粤剧说白的最初语言是中原音韵,又称为戏棚官话。直到民国早期,粤语才真正成为演出的基本语言。粤剧说白按照押韵与否可分为八种,押韵的包括诗白、口古、白榄及韵白,不押韵的有口白、锣鼓白、引子白及浪里白 。

 武打

  把实用性和技击性都十分强的少林武功,搬用到粤剧舞台上表演,是早期粤剧的表演特色。以实用性武技入戏,在其它地方剧种中较为少见。相对于以京剧为代表的,突出表演性和以身段美感为主的北派武打技巧,惯将传统粤剧武戏技能称为南派武技。这是粤剧表演艺术的重要特征。其内容包括"打真军""六点半棍""打五件"等武技,和"呕真血""玩肚""耍牙"等特技表演,以及跟斗、把子等武功技巧 。

 行当

  粤剧原有末、生、旦、净、丑、外、小夫、贴、杂等十大行当,后精简为文武生、小生、正印花旦、二帮花旦、丑生、武生六大类。粤剧表演带有质朴粗犷的特色,有单脚、滑索、运眼、小跳、拗腰等绝技。其武打以南派武功为基础,靶子、手桥、少林拳及高难度的椅子功和高台功十分出色。粤剧化妆简练,色彩浓艳,服装多采用广绣,精美华丽,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

 排场艺术

  排场是传统粤剧演出的主要艺术元素。它是传统粤剧舞台程式动作的有机组合。早期粤剧"提纲戏"没有完整规范的文字剧本,艺人只有掌握大量排场,方能应付当时粤剧的演出。传统粤剧表演排场大致可分两类:

  1、一般性的群体表演排场。

  2、敷衍具体戏剧情节需要的特定表演排场。粤剧排场有固定、规范的表演程式组合,有一定的表演特点,有具体的内容指向,有能够被其它戏套用、仿用、借用的普遍的意义。当年的"提纲戏"往往就是由众多的排场连缀而成。在长期的舞台实践中,排场艺术不断地有所创造、发展和丰富,也有部份遭到了淘汰 。

舞台美术

 化妆

  粤剧习惯将演员的面部化妆称为"妆身"。它包括各表演行当的妆身,以及"开面"和面谱。早期粤剧戏班演员妆身相对较为简单,只用乌烟按自己眉眼勾画,双颊涂红粉,小武演员要表演火爆武戏场面时,则采用"不贴色",运用气功,使脸面瞬间变红、变白、变青,以此表现人物情绪。20世纪20年代,粤剧学习京剧的化妆方法,为修饰演员的面型,生脚将勒人字形的水纱改勒圆形,旦脚贴片子;花面开面使用面布,在耳边加插双翅,一些较常使用的面谱,如"关公面""包公面"等,改按京剧脸谱勾画。但在旦脚头饰方面,粤剧趋务时尚,为与当时的"胶片"戏服相配,使用了"正凤""侧凤""片子石"等头饰。因各地方剧种之间的相互学习、借鉴、交流,现时化妆的总体样式已趋于大致相同 。

 戏服

  粤剧早期的戏服并非如其它剧种一样以明代衣冠作为戏装,而是自成一格,男女角色的戏服样式均是广绣企领长袍,阔口、中袖,此种装扮与当时生活装束相近,在舞台表演时宽松自由、不受拘束。其后,粤剧戏班借鉴京剧的戏服和装扮,使戏服更好地成为表演程式和技艺的依托。例如由于引进了水袖,就必然带来舞动水袖的水袖功,腰扎"板带",就要熟习踢板带的技巧,这样就将戏服和表演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了。在引进京剧服装的同时,也保留了传统粤剧的部分特色,如来自人和木偶同台的"阴阳班"中武场角色的戏装"鬼衣大带"等 。

  20世纪30年代,粤剧戏班在激烈的竞争中,一度流行单纯追求华丽的"珠筒""胶片"戏服,有的甚至在戏服上装小灯泡,把几十斤重的金属片钉在袍甲之上,以招徕观众。然而这些束缚表演,违背艺术规律的举措不可能持久,后来逐渐被淘汰。

  传统戏曲服装是类型化服装,依据演员的行当及角色类型而选用,向有"宁穿破莫穿错"的戏谚。部份演员凭个人的感觉和观众喜好而选用戏服,曾经出现"宝玉装""情侣装""木兰扣"等有个性色彩的戏服。随着戏曲舞台追求人物个性化的潮流,粤剧戏服也逐渐摆脱类型化的羁绊,向类型化与个性化相结合的方向发展。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营院团每创作新剧目均专设"服装设计",专为具体剧目、具体角色、具体场次而设置特型戏服。这些大都以历史背景和戏剧内容为出发点,努力突出戏服的"个性",丰富了粤剧戏服的样式和种类。从类型重复转向样式创造,是粤剧戏服在艺术观念和实践上的突破 。

  粤剧戏服鲜明的特色在于其"广绣"工艺。它构图饱满、花纹繁褥、图案生动,装饰性强,色彩浓艳,色块对比强烈,与粤剧舞台所洋溢的热烈明快的岭南地域文化特色相互协调 。

 头饰

  粤剧发饰之特色主要是片子、头套、发髻、饰物,并有系统地上片子、戴头套及插头饰饰物。不同种类头套、发髻、发辫、发包也有自己的特色、用法、制作方式、配戴及保养用具。

  基本所有花旦都需要头饰,其中片子石是花旦必用的。头饰种类繁多,用料各有不同。公主及贵妃配戴的头饰也有正凤和凤冠之分。上片子需要特殊的用具、基本手法及技巧,并利用片子改善面型及令片子牢固面部的技巧。

  其实男角亦有头饰配戴的,但不多,如太子盔之类。《红楼梦》中贾宝玉及洛神中的曹子建所配戴的便是太子盔。根据《香江梨园:粤剧文武生罗家英》,太子盔又名"紫金冠",为太子或年轻将领作用的。冠顶作云龙吞珠图纹,加上大红球缨,插上雉鸡尾的则是军中的主将 。

 舞台用品

  粤剧戏班把道具、盔头、须口、靴鞋、把子等舞台用具分放在特制的木箱内,概称"杂箱"。箱内物品,种类繁多。与其它剧种相较,部份名虽异,但物相同,如盔头类之福儒巾,京剧称文生巾;道具类之斗倌,京剧称喜神;粤剧的枱围椅褡,京剧称桌围椅帔;它们的样式和功能都完全一样。有些是名虽同,但物各异,如粤剧的水火棍,就取代了京剧的玉棍、盘龙棍、笞棍等几种不同样式的舞台演出所用木棍的功能作用。有部份是传统粤剧特有的,最能体现粤剧特色的物品,如须口类的五色须,靴鞋类的广东跷,道具类的"雷公翼""日月牌"等。所有这些舞台用品,都是为了配合表演艺术而产生和存在的。当某项表演技艺退化了,在舞台消失了,其相应物品也随之被淘汰了。例如表演南派武技"打真军"所需要与之相配的"钢刀""扎嘴""插仔"等把子,就是其中一例。现时粤剧杂箱的所有舞台用品,无论是制作材料、样式、功能,都与京剧大致相同 。

 表演场所

  粤剧习惯将舞台布景的岗位和人员,统称为"画部"。早期粤剧多在农村搭戏棚演出,和其它剧种一样,都是以一桌两椅变化组合成象征性的舞台景物,尚无"布景"可言。20世纪初,粤剧进入城市,开始由广场艺术向剧场艺术过渡,从而对粤剧舞台布景提出了变革的要求。这个时候的布景,还只是一种单纯装饰性的画景和摆设。随着剧目内容和表演风格的变异,演出越来越需要舞台环境的配合,在当时志士班进行戏剧改良的推动和影响下,向话剧学习,装配写实性布景,动用大画、软画、硬景等不同搭配,组合成点示戏剧具体环境的不同场景,这种布景方法和风格,从此一直在沿用。

  20世纪30年代,在商业竞争的市场背景下,粤剧曾在广州、香港、澳门等大城市的剧场演出中一度出现运用声、光、电和机械技术制作的"机关布景"。当中,有与剧情结合较好者,起到了烘托气氛,增强舞台表现力的作用,但更多出于标奇立异,招徕观众,成了背离戏曲艺术规律的景物堆砌。新中国成立后,粤剧的布景在粤剧界"净化舞台"的实践中得到了改进,并沿着民族化的方向不断发展。剧场开始构建了天幕、底幕、大幕、二道幕、"弗拉""鸡翼"等组成的镜框式舞台;还出现了民间图案装饰的台框装置;舞美工作者创作了大量具有中国水墨画风格的软幕布景;又借鉴吸收了线网贴布画技术和幻灯新技术,使粤剧舞台形成了远景、中景、近景融为一体的立体布景。随着导演制度和舞台美术设计制度的建立,粤剧舞台的布景更趋向于创意化、风格化,与戏剧整体风格的协调亦更为紧密。舞台美术设计和制作程序也更进一步规范化,较有规模的粤剧院团还设立了舞台工厂,粤剧舞台美术向更高的层次迈进 。

乐队乐器

  粤剧乐队旧称"棚面",早期基本沿袭"外江班"的文武场体制,由5人组成,称"五架头"。乐队分为左、右场。左场操二弦兼吹唢呐,二场操月琴兼吹横箫;右场司鼓,中场司大钹兼操二弦,还有大锣手。另外,还有一种专为堂会、庙会、红白喜事、游行、迎送等场合演奏的乐队,称为"八音班",以箫、笛(大、小唢呐)、月琴、提琴、板鼓、锣、钹等乐器组成,有时也作为粤剧和粤曲歌班的伴奏乐队。"本地班"形成后,粤剧乐队逐渐丰富,分工也渐细致。此外,受声腔流变的影响,主奏乐器与组合方式也出现过几次较大的变化 。

分布地区

  粤剧流行于广东,后传入广西、台湾、香港、澳门。在东南亚和美洲各国有华侨居住的地方均有粤剧演出。

粤剧行当

行当

  粤剧行当原为十大行当—末(老生)、二净(花面)、三正生(中年男角)、四正旦(青衣)、五正丑(男女导角)、六元外(大花面反派)、七小(小生、小武)、八贴(二帮花旦)、九夫(老旦)、十杂(手下、龙套之类),后来被简化为六柱制,即文武生、小生、正印花旦、二帮花旦、丑生、武生。

  这位“末”是白色胡子、白色头发,是一个老人。一般挂白色胡子的、或者是年纪特别地老的,我们都称他为“末”,又叫“老生”。

  这个“净”,我们通常会叫作花脸,但是,这个“净”和“外”都是“花脸”的行当。我们这个第二个行当“净”,也有性格的体现,一般是“忠义”,也就是好人。一般是好人来扮这个“净”。我们看他的架势,用一个词解释叫作“粗犷”。讲完“净”之后稍后再讲讲拳、掌、指的基本方法。

  接下来就是“生”了。这个“生”是刚刚说的“先生”吗?在粤剧行业里,这个“生”一般代表中年男子,挂着黑色胡子的。一般我们叫他正生,就是中年男子,“末”呢就是“爷爷”。

  接下来的这个“旦”,下星期会有蒋文端老师来专门讲“旦”。“旦”在粤剧舞台上是和“生”成对的,属于中年女子,就是“妈妈”这么一个角色。它下面会有一个分支,比如刀马旦、青衣、花旦等等。

  大家看看这个“丑”,是不是觉得他有块小豆腐在中间,好搞笑的样子?丑生一般分“男丑”、“女丑”,“女丑”又叫作“彩旦”,也属于“旦”这一类别。“丑”专门表现的是滑稽的、搞笑的、插科打诨的这么一个角色。

  刚刚说到的“外”也是花脸,但是他跟“净”有什么区别呢?应该说,白脸是奸诈,红脸是忠义。我们小时候常常说“杀死大花脸,这出戏基本就结束了”。因为我们广东粤剧,它的故事大多数都是讲因果关系,就是好人有好报、恶人有恶报,这么一个“高台教化”的剧种。以前的老百姓不认字的,而唱什么就听什么,打字出来他不会看的。所以我们以前的粤剧就是讲一些比较美好的故事、有因果关系这么一个剧情的故事。它最后大多是大团圆结局的,这符合我们中国人的审美。一开始所有的坏人好人、好与不好的遭遇,他最后一定是大团圆结局的。结局之前要“除恶扬善”,所以我们说杀死大花脸,这部戏基本上就圆满了。

  到这个“小”了。刚刚说了,粗犷的是花脸,白色胡须的是“末”,黑色胡须的是“正生”。年轻的男子,我们就称他为“小生”。但是还有一个我在图片上没有弄上去,会武功的年轻男子叫“武生”,也称为“小武”。

  “贴”。顺便说下“外贴一旦”。就是说,“正旦”以外——女主演唱的以外的角色,就是配角,就算作“贴”。

  这个“夫”,你们想到什么?就是老夫人、年长的女性,我们叫作“夫”。

  所有九个行当不演的角色归为“杂”。跑龙套也好,小配角也好,都是由“杂”演绎的。[6]

  后来被精简为六柱制,即文武生、小生、正印花旦、二帮花旦、丑生、武生。这都是根据角色的年纪、性别、性格、外型等特征来分类的。“末”代表年老角色。“生”代表男性角色。“旦”代表女性角色。“净”就是性格刚强暴躁的男性角色。“丑”就是滑稽角色。

化妆

  早期流行浓脂厚粉,但是所用化妆品比较简单。小生不抹胭脂,最多是划黑少许眼眉毛,花旦只是涂上粉末。根据行内习惯,所有老倌都是自行照著镜子化妆。一般旧式化妆是先拉起脸部皮肤,用布条扎著头发,用白色颜料画了个底稿,确定线条对称公正,然后才正式填上其他鲜艳颜色。   对于净角(例如张郃)的化妆,行内称呼为“开面”。先用白色颜料描画底稿,在眼睛及口部附近涂上黑色,把眉毛画得长长并向上翘来表现威严,在其他的地方涂上红色,就完成整个“开面”过程。当然不同行当就有其独特的化妆方式。丑角常有一个大白点在脸的中央。其实化妆颜色以红、黑、白、蓝、黄为主。红色代表血性忠勇,黑色代表刚耿忠直,白色代表奸恶阴险,蓝色代表狂妄凶猛,黄色代表剽悍干练。   到了20世纪20年代,薛觉先把京剧、话剧及电影化妆法和传统化妆法结合。化妆转趋轻描淡扫,朴实自然。最常见的化妆就是“红白脸”,先把整个脸涂上白色粉底,然后围绕著眼睛及颧骨涂抹红色胭脂。有时候画了长长的眉毛,并使用鲜红色的口红。

戏服

  粤剧早期服饰主要是模仿明代衣冠式样,并加以改良为戏服。清朝时期,京剧越来越受欢迎,交流逐渐增多,服装制度亦渐受京剧影响,而且当时新剧目加入朝廷官员角色,部分戏服也有清朝官服的式样。传统京剧服装可分为:蟒、靠、褶、帔、衣。然而传统粤剧服装可分为:蟒、靠、褶子、开氅、官衣、帔、衣。   材料方面以布质为主,后期增加了胶片或者铜托小镜点缀戏服。在20世纪50、60年代初珠片戏服大行其道。根据《广东戏剧史略》对服装的描述:“粤尚顾绣,大率金钱为贵,于是金碧辉煌,胜于京沪所制。自欧美胶片输入,光耀如镜,照眼生花。梨园名角,竞相采用,奇装异服,侈言摩登,斗丽争妍,渐流诡杂”。可见其疯魔程度如何如何。到了20世纪60年代末,绣花戏服开始受到欢迎,直到现今仍是戏行中的主流。

  不同行当需要不同的戏服。例如:小生通常饰演文质彬彬的角色,有时候甩袖,所以长袖称呼为文袖。小武需要打斗,短袖才方便演员动作,所以短袖亦称呼为武袖。因此文武生(小武加小生)的戏服会出现文武袖。

头饰

  粤剧发饰之特色主要是片子、头套、发髻、饰物,并有系统地上片子、戴头套及插头饰饰物。不同种类头套、发髻、发辫、发包也有自己的特色、用法、制作方式、配戴及保养用具。   基本所有花旦都需要头饰,其中片子石是花旦必用的。头饰种类繁多,用料各有不同。公主及贵妃配戴的头饰也有正凤和凤冠之分。上片子需要特殊的用具、基本手法及技巧,并利用片子改善面型及令片子牢固面部的技巧。

  其实男角亦有头饰配戴的,但不多,如太子盔之类。红楼梦中贾宝玉及洛神中的曹子建所配戴的便是太子盔。根据《香江梨园:粤剧文武生罗家英》,太子盔又名“紫金冠”,为太子或年轻将领作用的。冠顶作云龙吞珠图纹,加上大红球缨,插上雉鸡尾的则是军中的主将。

行内术语

梨园

  唐玄宗李隆基(公元685年~762年)幼年即喜爱歌舞。6岁时,曾为他的祖母武则天在宫院里即席表演了歌舞节目《长命女》。因为表演精湛,所以博得在座的皇亲国戚及群臣们的赞赏。李隆基继位后,选定了宫庭的一片梨园作为排练歌舞的场所,这就是梨园的来历。自此,戏行内人人自称梨园子弟。

戏桥

  戏桥是开戏前派给观众的单张,作为介绍剧目之用。一般印上剧情的简介、编剧、导演、演员表等等。

红船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粤剧戏班常在广州沿海巡回演出,为方便行程,故栖身于红船。此类戏班皆称为红船戏班。红船船舱卧铺分配及工人职责皆有规定,成为日后戏班的基础。一般来说,粤剧戏班分为本地班、外江班、本地外江班及过山班。一般一个戏班拥有天地二艇,后来规模增加至146人,才设立画艇。   爆肚即是“即兴”,可解作实时的创作。演员根据演出时的感情,作出与剧本有出入或没有经彩排的发挥。

撞板

  在演奏或唱曲时,节拍或速度出现错误。由于粤剧很受香港人欢迎,“撞板”成了形容“出错”的俗语。

欲免向隅

  因为戏棚是临时搭建的,观众席有很多竹柱,那些角落称为隅。欲免向隅就是说避免竹柱阻碍视线。

扎、叔父

  称呼戏行长辈为叔。“扎”意思是成名或晋升。这两个词语与三合会的黑话相同。因为旧社会粤剧艺人奔走江湖,卖艺谋生,免不了要和黑社会打交道。

爆肚

  指没有按照剧本内容,演员临时在舞台上即兴编词曲。过去粤剧演出有不少提纲戏,只有提纲没有剧本。演员开场时只看过故事梗概和一些既定排场的提示,一个粤剧演员必须掌握“爆肚”的基本要求,才能应付各种演出。

煞科

  煞科常见于剧本的最后一页,代表散场。或者最后一个滚花作结尾,都叫做煞科。戏行内煞科也可以形容关系终结。然而电影界中,拍摄最后一幕也被称为煞科。

社会组织

戏行会馆

  公元1368年~1644年(明朝期间),由于粤剧在广东佛山越来越盛行,为了方便联络和安排与班主订立合约,负责筹办粤剧的艺人便集合起来成立琼花会馆。

佛山琼花会馆
佛山琼花会馆

  佛山琼花会馆是粤剧界最早的戏行会馆,是最早的粤剧行业组织。但早到什么时候,却无正史可征,亦乏文物可证。现今,粤剧行内仍有“未有八和,先有吉庆,未有吉庆,先有琼花”之说。  不少后人便据此认为:琼花会馆是建于雍正年间,粤剧本地班的组织亦始于摊手五。郭沫若同志在赠给广东粤剧团的《七律》内亦云:“昔有名伶摊手五,佛山镇上立戏班。”其实,这是大大缩短了粤剧本地班的历史,琼花会馆也非是在雍正年间才创建。   明代,佛山民间演戏活动繁盛,本地戏班相继出现,嘉靖年间(1522~1566年),建立了戏行会馆,称为琼花会馆,馆址设在佛山大基尾,因供奉戏行祖师“华光”,故又称之为琼花宫,为本地戏班艺伶排练、教习、切磋艺术之地,也是当时戏班管理的机构。

  在会馆附近的水涉头边立下一石碑,上刻“琼花水涉”四字。艺伶在水涉上落戏箱,乘船到各地演出。作为粤剧的行会,琼花会馆的管理制度较为严格,会馆内设慎和、兆和、庆和、福和、新和、永和、德和、普和等八堂,分别统管所属会众。琼花会馆的出现,说明佛山已成为当时粤剧发展的中心。

  后来,清朝咸丰年间,由李从善老先生在黄沙同吉大街建立了同类组织吉庆公所。

  后来琼花会馆被铲平,后来粤剧慢慢解禁,到了公元1889年(清朝光绪十五年),粤剧艺人在广州黄沙旧地海买地重建,建立了一个有规模的著名粤剧组织--八和会馆(八和是德和、永和、兆和、新和、福和、慎和、普和、合和等共八个堂组成)。随着粤剧在东南亚各地普及,粤剧组织相继出现,有新加坡的庆维新和吉隆坡的普长春。

新加坡的粤剧组织

  1、新加坡八和会馆,早在1857年(清咸丰七年),新加坡就建立早期粤剧艺人行会组织--梨园堂,地址在大坡珍珠街上段(俗称豆府街)58号,和佛山琼花会馆性质一样,后来“八和会馆”成立后,逃难国外的粤剧艺人也纷纷在当地建立八和会馆,于是新加坡艺人将其行会组织--梨园堂便更名为“八和会馆”。日占期间停顿,1994年新加坡八和会馆恢复活动。

  2、新加坡冈州会馆乐剧部,新加坡华人地缘文娱社团。为冈州会馆附属组织。1948年由热心粤剧音乐人士倡导成立。

  3、新加坡敦煌坊,成立于1981年,是新加坡第一葛非牟利性的专业粤剧表演团体。

  4、新加坡丹巴戎葛民众俱乐部粤剧团。

  5、新加坡的英语粤剧,英语粤剧最早产生于香港,于2000年3月将英语粤剧《白蛇传》搬上舞台,开拓了新加坡粤剧发展的新领域。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粤剧广泛吸收广东音乐、广绣、牙雕、陶瓷、灰塑等地方艺术形式,充分体现了广府民系群落的地域文化传统,辐射范围遍及全球各地,在世界华人中具有文化凝聚力。

  粤剧善于向其他剧种和时尚艺术学习,因而表现出高度的开放性,成为时尚潮流的剧种之一。无论其开放灵活的表演,还是丰富优美的唱腔、舞美,都显现出敢立戏剧潮头的先锋姿态。正因为如此,粤剧的戏剧风格既有传统戏剧的风采,又轻快流畅、灵活善变。

传承状况

  面对现代都市文化的猛烈冲击,粤剧的生存空间已大为收缩,处于濒危状态,必须尽快投入力量对之进行保护。

传承人物

国家级粤剧传承人
编号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批次 申报地区
02—0529 红线女 1927年12月 第二批 广东省广州市
04—1635 罗家宝 1930年06月 汉族 第四批 广东省文化厅
05—2345 欧小胡 汉族 第五批 广东省广州市
05—2344 丁凡 1949年 汉族 第五批 广东省文化厅
02—0528 陈剑声 第二批 香港特别行政区
05—2346 林国光 汉族 第五批 广东省吴川市
05—2347 冯杏元 壮族 第五批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保护措施

  2015年,开始组织开展粤剧普查并编纂出版普查报告。保存了上百个粤剧演出影音珍品、近500个经典剧本及一批做工精美的历届戏服、头饰珍品;建立了粤剧音像档案及多媒体数据库,数字化处理图片上万张、视频近300套、粤剧剧目剧本2000多个;出版《广东戏剧文库·优秀剧作选(1949—2019年)》(粤剧卷)《粤剧表演艺术大全》《粤艺春秋人物访谈录》《粤剧脸谱选集》等书籍;拍摄《粤剧传统古腔、大调及牌子示范教材》及古腔例戏《玉皇登殿》《香花山大贺寿》等;开展“粤剧往事——名人名家口述粤剧历史”“粤剧老艺人口述史”“佛山粤剧六十年口述历史工程”“红线女艺术工程”等项目。

  2016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地方戏曲传承发展的实施意见》。

  2017年,以广东省省长令的形式颁布《广东省粤剧保护传承规定》。同时,广州、佛山等地结合实际,制定并实施《广州市进一步振兴粤剧事业工作方案》《佛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促进戏曲传承发展的实施意见》《佛山市粤剧曲艺传承发展计划(2017—2020年)》等。

  2018年12月,教育部认定华南理工大学粤剧传承基地和星海音乐学院粤剧传承基地为第一批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2019年10月,设立了省级粤剧粤曲文化(荔湾)生态保护实验区。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佛山粤剧传习所(佛山市粤剧院)广东粤剧院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吴川市粤剧南派艺术传承中心、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民政事务局、南宁市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南宁市戏剧院、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得粤剧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社会影响

荣誉表彰

  1956年,《搜书院》由粤剧艺术宗师马师曾与红线女共同主演,在北京大众剧场演出,为粤剧赢得“南国红豆”美誉。

社会活动

  2019年10月2日,在2019中国戏曲文化周上,粤剧参与其中。

  2019年6月7日至6月10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全国非遗宣传展示主会场活动在广州举行。其中“看见·非遗”大型非遗新媒体展演活动,通过裸眼3D、动漫主持、全息声场等全新技术,展现粤剧等非遗。

  2019年7月11日至13日,2019年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广东日”活动在北京延庆世园会园区举办。在“广东日”开幕式、特色文化展演活动现场、南粤园现场展示展演、中国馆广东展厅中,展现粤剧等广东特色的非遗项目、节目和元素。

衍生作品

  2019年11月24日,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的“此物最相思——《粤剧表演艺术大全》首发式在广州大剧院举行

相关院团

  佛山粤剧传习所(佛山市粤剧院)广东粤剧院广州粤剧院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吴川市粤剧南派艺术传承中心、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民政事务局、南宁市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南宁市戏剧院、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江门市粤剧传习所深圳市粤剧团珠海市粤剧团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