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调腔:修订间差异
无编辑摘要 |
无编辑摘要 |
||
(未显示2个用户的16个中间版本) | |||
第1行: | 第1行: | ||
{{BaseInfo | {{BaseInfo | ||
|[[文件: | |headImage=[[文件:730e0cf3d7ca7bcbc0eb53e00a3d486af724a82f.jpg|缩略图]] | ||
|title=新昌调腔 | |title=新昌调腔 | ||
|alias_name=绍兴高调、新昌高腔 | |alias_name=绍兴高调、新昌高腔 | ||
第7行: | 第7行: | ||
|source=明代 | |source=明代 | ||
}} | }} | ||
新昌调腔,浙江省的重要剧种之一,源远流长。「调腔」的名称最早见于明代士人张岱的笔记“陶庵梦忆”记载,当时他所见男女演员,串昆腔和「调腔戏」,同样「妙绝」清初,调腔流行于奉化一带;中叶到晚清,在绍兴大盛;民初时班社鼎盛,其后衰落,至今天只有新昌一地仍然保存这个地方戏。 | |||
== 基本信息 == | == 基本信息 == | ||
新昌调腔的音乐是曲牌体,现存三百多支。声腔包括调腔,四平两种,并且兼唱昆腔。行当传统有「三花,四白(即生,末),五旦堂」,也称作「十二先生」,其中又分为「四柱」(正生,当家旦,小生,小花脸),「八档」(即四柱之外的行当)。 | |||
== 历史渊源 == | |||
戏曲界的专家一致肯定新昌调腔是"中国戏曲的活化石"。最新研究成果表明,调腔是元朝统一后"北曲南移,南腔北上,南北声腔交流"的产物,从产生到如今约有六百多年的历史。 | |||
明代著名文学家张岱在《陶庵梦忆》中就连夸调腔"妙绝"、"又复妙绝"。到了清代,调腔的班社可谓遍地开花,单是新昌一地就有宋凤台、老凤台等几十家演出团体。当时有句俗语叫"年终封箱,艺人返乡,说声做戏,即可登场",由此可见当年盛况。 | |||
明代,越地出现调腔,俗称高腔或高调。调腔一名最早见于明末清初绍兴人张岱《陶庵梦忆》:"朱楚生,女戏耳,调腔戏耳。"张岱《陶庵梦忆》所云之朱楚生者,即为当时著名之调腔戏演员。"女戏",是指唱调腔的女戏子。调腔,绍兴人称为高腔,以其"不托管弦、徒歌干唱、人声帮接、锣鼓伴奏"为其演唱特点。调腔流行于旧绍兴府、台州府所属各县和宁波、舟山、温州及浙西等部分地区。清初,新昌调腔进入全盛期,以杭州为中心向四外流传。 | |||
曲牌体、唱腔有调腔、昆腔、四平,以调腔为主,并有帮腔,是绍兴地区唯一以南北曲为剧本。明末至清中叶,调腔与昆腔一起在绍兴盛行。清末,昆腔趋向衰落,而调腔独受宁、绍、温、台一带观众欢迎。李慈铭《越缦堂日记》载,咸丰、同治间,绍兴城里有"群玉班",新昌先后有"老凤台"、"凤舞台"、"大通元",俗称有"十二副半"调腔班,从业人员达200人。 | |||
至抗日战争开始,兵荒马乱,绍兴调腔趋向衰落,调腔演员加入乱弹班演出,而新昌调腔一枝独秀。民国以后,各地的调腔演出活动渐趋减少,至1959年,新昌县成立专业高腔剧团,调腔即以"新昌高腔"之名入载典籍。虽历经曲折,新昌调腔仍活跃于当今舞台。 | |||
2005年5月,新昌调腔被列入首批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 |||
2006年5月,新昌调腔被国务院列入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https://www.ihchina.cn/project_details/13155] | |||
==艺术特点== | |||
===演唱=== | |||
新昌调腔演唱中有干唱、帮腔、叠板等方式,常在每句唱词的句尾采用一字或数字的帮腔,或者迟一拍用不同旋律重复句尾几字;帮腔纯用人声,各句旋律有逐渐下滑的趋势。其中"帮腔"是演员在演唱时,唱腔的句尾由后场帮唱或接唱,它既不是简单的"一唱众和",更不是其他戏剧中常用的那种幕后合唱,而是根据剧中人当时的心理状态和典型环境有规律、分层次地予以应和。 | |||
同样一句唱词,在新昌调腔中通过帮腔这一形式,就能达到其他音乐所达不到的艺术效果。"干唱",则是一种"不托丝竹,锣鼓助节,前场启齿,后场帮接"的古老唱腔形式,如果没有相当高的演唱技巧,是难以把握的。新昌调腔属词牌系统,唱词非常严谨,曲牌十分丰富,如今尚存传统曲牌360只,在调腔散曲"风枪联缀体"中还能找到唐时"踏歌"和宋时"转踏"的遗响。 | |||
===音乐=== | |||
新昌调腔音乐可分为剧唱音乐和场面音乐两部分。剧唱音乐由文(唱辞)乐(唱腔)两者构成。剧唱的文体以曲牌为基本结构单位。调腔唱词严谨,曲牌丰富,如今尚存传统曲牌360多只,分"套曲"和"只曲"两大类。 | |||
"套曲"由多只曲牌按一定规律联缀而成,现存有"点绛唇套"、"新水令套"、"一枝花九转套"、"梁州序套"等32套。"只曲"是由单一曲牌作反复演唱,尚存有"桂枝香"、"孝顺歌"、"驻云飞"、"风入松"、"急三枪"等37支。 | |||
===伴奏=== | |||
新昌调腔不用管弦伴奏,仅以打击乐配合演出,后因受昆曲和乱弹的影响,在少数折子戏中采用笛子和板胡伴奏。调腔的伴奏乐队构成极为简单,仅由6人组成,负责鼓板、小锣等的演奏。现代的调腔唱腔中已夹杂着各种各样的乐器,这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渐变化而成的。 | |||
===行当=== | |||
新昌调腔的角色行当有"三花、四白、五旦堂"之称,三花为大花脸、二花脸、小花脸,四白为老生、正生、副末、小生,五旦堂为老旦、正旦、贴旦、小旦、五旦。 | |||
===表演=== | |||
新昌调腔其表演以精湛细腻著称,有擎椅、掌烛、背身踢靴等绝技。 | |||
== | ===特色=== | ||
新昌调腔还有一个独特的曲谱符号蚓号。因形似蚯蚓(俗称曲蟮)而得名,它附注在古抄剧本的唱句之旁,是一代一代的调腔老艺人积累并辗转相承的,调腔艺人就是根据这些特定的曲牌和蚓号唱出不同的腔调的。这些"蚓号"如今仍可在调腔古剧抄本中见到。 | |||
==戏曲传承人== | |||
===蔡德锦=== | |||
[[文件:T01f7f2fc9fd974558c.jpg|缩略图]] | |||
蔡德锦(1943--2008)新昌县城南乡丁村人。幼年丧父,家境贫困,全赖母亲扶养成长。1957年7月,当时只有15岁的蔡德锦考入首届调腔演奏员训练班学习。1959年10月,新昌县调腔剧团成立,被编入剧团工作。进团后,有很强的适应性,演丑角如《双下山》中的小和尚,活灵活现,一时无人能敌;演小生如《三请樊梨花》中的薛丁山,演来情真意切,文武皆宜;演老生如《齐王斩后》中的齐宣王,不仅形象逼真,处处恰如其份。由此成一名性格演员,在观众中享有较高的声誉。 | |||
1984年春,进入浙江省艺术学校编导班进修,以优异成绩结业,回团后执导了《大名府》、《铁麟关》、《双推磨》、《县太爷审案》等剧,富有创新精神。2008年夏,被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https://www.ihchina.cn/ccr_detail/1555] | |||
===章华琴=== | |||
[[文件:T0100a061e3e99c14ab.jpg|缩略图]] | |||
章华琴:女,汉族,1942年7月生,新昌县儒岙镇人。1958年秋,进新昌县首届调腔艺训班学艺,工旦角。1959年10月,新昌县调腔剧团成立,即成主要旦角演员之一。在"抢救在先,发展在后"的规划下,在《火烧陈友谅》、《卖后宰门》、《三婿招》、《双玉配》等60余部调腔传统戏中,担任旦角,受教于调腔著名旦角老艺人赵培生,楼相堂。随后一直在调腔剧团担任主演,在县内外观众心目中有一定声望。1972年开始授徒,在72届、78届、87届艺训班中任旦行主教,对新昌调腔的传承与发展有关功不可没的贡献。1997年退休后,仍照常担负着传承工作。尤其是在2007届调腔五年制中专班的教学工作中,成绩更见成效,并于当年被评定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https://www.ihchina.cn/ccr_detail/1554] | |||
===吕月明=== | |||
吕月明出生于1940年1月,1957年考入新昌调腔(高腔)首届艺训班,师从剧团乐队司鼓王依凯和潘永乾。1959年,新昌调腔(高腔)剧团成立后,任乐队组长、司鼓,始任剧目作曲。1987年担任第六期新昌调腔培训班教务科长,继任剧目作曲。1988年,吕月明参与编撰《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浙江卷》,并完成《调腔音乐集成》5卷共85万字的编撰工作。期间,成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戏曲音乐学会会员。吕月明作曲能忠实传承调腔的剧种个性特征,从曲牌本身出发,依据演员条件扬长避短、量体裁衣,在唱腔设计和音乐创作过程中,返本开新,创作出新的唱段。2007年,吕月明执教新昌调腔中专班,继任剧目作曲及唱腔设计。2009年9月,被省文化厅命名为第三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2018年5月,确定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https://www.ihchina.cn/ccr_detail/2136] | |||
==相关剧团== | |||
[[新昌县调腔剧团]] | |||
==相关资讯== | |||
[[分类:戏曲种类]] | |||
{{Opera | |||
|class_type=新昌调腔 | |||
|start_letter=X | |||
}} | }} |
2023年1月7日 (六) 16:00的最新版本
中文名 | 新昌调腔 | ||
别名 | 绍兴高调、新昌高腔 | ||
起源 | 明代 | ||
新昌调腔,浙江省的重要剧种之一,源远流长。「调腔」的名称最早见于明代士人张岱的笔记“陶庵梦忆”记载,当时他所见男女演员,串昆腔和「调腔戏」,同样「妙绝」清初,调腔流行于奉化一带;中叶到晚清,在绍兴大盛;民初时班社鼎盛,其后衰落,至今天只有新昌一地仍然保存这个地方戏。
基本信息
新昌调腔的音乐是曲牌体,现存三百多支。声腔包括调腔,四平两种,并且兼唱昆腔。行当传统有「三花,四白(即生,末),五旦堂」,也称作「十二先生」,其中又分为「四柱」(正生,当家旦,小生,小花脸),「八档」(即四柱之外的行当)。
历史渊源
戏曲界的专家一致肯定新昌调腔是"中国戏曲的活化石"。最新研究成果表明,调腔是元朝统一后"北曲南移,南腔北上,南北声腔交流"的产物,从产生到如今约有六百多年的历史。
明代著名文学家张岱在《陶庵梦忆》中就连夸调腔"妙绝"、"又复妙绝"。到了清代,调腔的班社可谓遍地开花,单是新昌一地就有宋凤台、老凤台等几十家演出团体。当时有句俗语叫"年终封箱,艺人返乡,说声做戏,即可登场",由此可见当年盛况。
明代,越地出现调腔,俗称高腔或高调。调腔一名最早见于明末清初绍兴人张岱《陶庵梦忆》:"朱楚生,女戏耳,调腔戏耳。"张岱《陶庵梦忆》所云之朱楚生者,即为当时著名之调腔戏演员。"女戏",是指唱调腔的女戏子。调腔,绍兴人称为高腔,以其"不托管弦、徒歌干唱、人声帮接、锣鼓伴奏"为其演唱特点。调腔流行于旧绍兴府、台州府所属各县和宁波、舟山、温州及浙西等部分地区。清初,新昌调腔进入全盛期,以杭州为中心向四外流传。
曲牌体、唱腔有调腔、昆腔、四平,以调腔为主,并有帮腔,是绍兴地区唯一以南北曲为剧本。明末至清中叶,调腔与昆腔一起在绍兴盛行。清末,昆腔趋向衰落,而调腔独受宁、绍、温、台一带观众欢迎。李慈铭《越缦堂日记》载,咸丰、同治间,绍兴城里有"群玉班",新昌先后有"老凤台"、"凤舞台"、"大通元",俗称有"十二副半"调腔班,从业人员达200人。
至抗日战争开始,兵荒马乱,绍兴调腔趋向衰落,调腔演员加入乱弹班演出,而新昌调腔一枝独秀。民国以后,各地的调腔演出活动渐趋减少,至1959年,新昌县成立专业高腔剧团,调腔即以"新昌高腔"之名入载典籍。虽历经曲折,新昌调腔仍活跃于当今舞台。
2005年5月,新昌调腔被列入首批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06年5月,新昌调腔被国务院列入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
艺术特点
演唱
新昌调腔演唱中有干唱、帮腔、叠板等方式,常在每句唱词的句尾采用一字或数字的帮腔,或者迟一拍用不同旋律重复句尾几字;帮腔纯用人声,各句旋律有逐渐下滑的趋势。其中"帮腔"是演员在演唱时,唱腔的句尾由后场帮唱或接唱,它既不是简单的"一唱众和",更不是其他戏剧中常用的那种幕后合唱,而是根据剧中人当时的心理状态和典型环境有规律、分层次地予以应和。
同样一句唱词,在新昌调腔中通过帮腔这一形式,就能达到其他音乐所达不到的艺术效果。"干唱",则是一种"不托丝竹,锣鼓助节,前场启齿,后场帮接"的古老唱腔形式,如果没有相当高的演唱技巧,是难以把握的。新昌调腔属词牌系统,唱词非常严谨,曲牌十分丰富,如今尚存传统曲牌360只,在调腔散曲"风枪联缀体"中还能找到唐时"踏歌"和宋时"转踏"的遗响。
音乐
新昌调腔音乐可分为剧唱音乐和场面音乐两部分。剧唱音乐由文(唱辞)乐(唱腔)两者构成。剧唱的文体以曲牌为基本结构单位。调腔唱词严谨,曲牌丰富,如今尚存传统曲牌360多只,分"套曲"和"只曲"两大类。
"套曲"由多只曲牌按一定规律联缀而成,现存有"点绛唇套"、"新水令套"、"一枝花九转套"、"梁州序套"等32套。"只曲"是由单一曲牌作反复演唱,尚存有"桂枝香"、"孝顺歌"、"驻云飞"、"风入松"、"急三枪"等37支。
伴奏
新昌调腔不用管弦伴奏,仅以打击乐配合演出,后因受昆曲和乱弹的影响,在少数折子戏中采用笛子和板胡伴奏。调腔的伴奏乐队构成极为简单,仅由6人组成,负责鼓板、小锣等的演奏。现代的调腔唱腔中已夹杂着各种各样的乐器,这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渐变化而成的。
行当
新昌调腔的角色行当有"三花、四白、五旦堂"之称,三花为大花脸、二花脸、小花脸,四白为老生、正生、副末、小生,五旦堂为老旦、正旦、贴旦、小旦、五旦。
表演
新昌调腔其表演以精湛细腻著称,有擎椅、掌烛、背身踢靴等绝技。
特色
新昌调腔还有一个独特的曲谱符号蚓号。因形似蚯蚓(俗称曲蟮)而得名,它附注在古抄剧本的唱句之旁,是一代一代的调腔老艺人积累并辗转相承的,调腔艺人就是根据这些特定的曲牌和蚓号唱出不同的腔调的。这些"蚓号"如今仍可在调腔古剧抄本中见到。
戏曲传承人
蔡德锦
蔡德锦(1943--2008)新昌县城南乡丁村人。幼年丧父,家境贫困,全赖母亲扶养成长。1957年7月,当时只有15岁的蔡德锦考入首届调腔演奏员训练班学习。1959年10月,新昌县调腔剧团成立,被编入剧团工作。进团后,有很强的适应性,演丑角如《双下山》中的小和尚,活灵活现,一时无人能敌;演小生如《三请樊梨花》中的薛丁山,演来情真意切,文武皆宜;演老生如《齐王斩后》中的齐宣王,不仅形象逼真,处处恰如其份。由此成一名性格演员,在观众中享有较高的声誉。
1984年春,进入浙江省艺术学校编导班进修,以优异成绩结业,回团后执导了《大名府》、《铁麟关》、《双推磨》、《县太爷审案》等剧,富有创新精神。2008年夏,被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
章华琴
章华琴:女,汉族,1942年7月生,新昌县儒岙镇人。1958年秋,进新昌县首届调腔艺训班学艺,工旦角。1959年10月,新昌县调腔剧团成立,即成主要旦角演员之一。在"抢救在先,发展在后"的规划下,在《火烧陈友谅》、《卖后宰门》、《三婿招》、《双玉配》等60余部调腔传统戏中,担任旦角,受教于调腔著名旦角老艺人赵培生,楼相堂。随后一直在调腔剧团担任主演,在县内外观众心目中有一定声望。1972年开始授徒,在72届、78届、87届艺训班中任旦行主教,对新昌调腔的传承与发展有关功不可没的贡献。1997年退休后,仍照常担负着传承工作。尤其是在2007届调腔五年制中专班的教学工作中,成绩更见成效,并于当年被评定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3]
吕月明
吕月明出生于1940年1月,1957年考入新昌调腔(高腔)首届艺训班,师从剧团乐队司鼓王依凯和潘永乾。1959年,新昌调腔(高腔)剧团成立后,任乐队组长、司鼓,始任剧目作曲。1987年担任第六期新昌调腔培训班教务科长,继任剧目作曲。1988年,吕月明参与编撰《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浙江卷》,并完成《调腔音乐集成》5卷共85万字的编撰工作。期间,成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戏曲音乐学会会员。吕月明作曲能忠实传承调腔的剧种个性特征,从曲牌本身出发,依据演员条件扬长避短、量体裁衣,在唱腔设计和音乐创作过程中,返本开新,创作出新的唱段。2007年,吕月明执教新昌调腔中专班,继任剧目作曲及唱腔设计。2009年9月,被省文化厅命名为第三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2018年5月,确定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4]
相关剧团
相关资讯
免责声明
神州戏曲百科的词条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收集,如您发现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或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szxqweb@163.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