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山县蒲剧团:修订间差异

来自戏曲百科-神州戏曲网
(创建页面,内容为“  稷山县蒲剧团成立于1955年,原属稷山县文化局直管自收自支事业单位。2011年文化体制改革转为国有企业。现有演职人员52人,有国家二级演员4人,三级演员6人,三级演奏员4人。是晋陕豫一带深受群众欢迎的戏剧演出团队。 == 剧团历史 ==  1952年,新生剧团停办以后,由于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显著改善,对文化生活的…”)
 
 
(未显示同一用户的1个中间版本)
第2行: 第2行:


== 剧团历史 ==
== 剧团历史 ==
 1952年,新生剧团停办以后,由于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显著改善,对文化生活的要求愈来愈迫切。1954年7月,县委、县政府委派文教科的孙润生同志负责筹建稷山剧团。经稷山有关部门考察,由万荣县光华公社北尖上村李子丹同志牵头组成筹委会,成员有:李子丹、谢香柏、奕炳焕、张坤动、孙百川、孙西昌、李字荣、李威风、郭保生、潘立森、王中南、良辰、惠生,共十三人,共筹资成立稷山剧团。
  1952年,新生剧团停办以后,由于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显著改善,对文化生活的要求愈来愈迫切。1954年7月,县委、县政府委派文教科的孙润生同志负责筹建稷山剧团。经稷山有关部门考察,由万荣县光华公社北尖上村李子丹同志牵头组成筹委会,成员有:李子丹、谢香柏、奕炳焕、张坤动、孙百川、孙西昌、李字荣、李威风、郭保生、潘立森、王中南、良辰、惠生,共十三人,共筹资成立稷山剧团。


  1955年5月在稷山县南关剧院正式成立了稷山剧团。
  1955年5月在稷山县南关剧院正式成立了稷山剧团。
第23行: 第23行:


== 演出剧目 ==
== 演出剧目 ==
  现演出的剧目有《大义夫人》《枣儿谣》《秦香莲后传》《金玉奴》《卖苗郎》《周仁献嫂》《下河东》《杨乃武与小白菜》《薛平贵与王宝钏》《党的女儿》《夕阳泪》等。[https://mp.weixin.qq.com/s/t3Jq3w3GDGOx4MrcoV9T4Q] [[分类:蒲剧剧目]]
  现演出的剧目有《大义夫人》《枣儿谣》《秦香莲后传》《金玉奴》《卖苗郎》《周仁献嫂》《下河东》《杨乃武与小白菜》《薛平贵与王宝钏》《党的女儿》《夕阳泪》等。[https://mp.weixin.qq.com/s/t3Jq3w3GDGOx4MrcoV9T4Q] [[分类:蒲剧院团]]

2024年7月13日 (六) 11:24的最新版本

  稷山县蒲剧团成立于1955年,原属稷山县文化局直管自收自支事业单位。2011年文化体制改革转为国有企业。现有演职人员52人,有国家二级演员4人,三级演员6人,三级演奏员4人。是晋陕豫一带深受群众欢迎的戏剧演出团队。

剧团历史

  1952年,新生剧团停办以后,由于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显著改善,对文化生活的要求愈来愈迫切。1954年7月,县委、县政府委派文教科的孙润生同志负责筹建稷山剧团。经稷山有关部门考察,由万荣县光华公社北尖上村李子丹同志牵头组成筹委会,成员有:李子丹、谢香柏、奕炳焕、张坤动、孙百川、孙西昌、李字荣、李威风、郭保生、潘立森、王中南、良辰、惠生,共十三人,共筹资成立稷山剧团。

  1955年5月在稷山县南关剧院正式成立了稷山剧团。

  1955年9月25日在南关剧院进行首场演出,白天《阳河摘印》、《打金枝》、《游龟山》后在本县巡回演出。

  1956年元旦,经山西省文化局备案,开始接收了专区路线任务的规划,1959年,稷山、河津、万荣合县,仍称稷山县,全县有剧团四个,稷山当时称为第四剧团。同年,为迎接地区传统剧目会演,重点继承改编了传统节目《火焰驹》,从剧本到导演及音乐、舞台设计,都做了大胆的尝试,删除了旧存的封建迷信和李彦荣投降妥协的情节,发展了游园、争斗等场次,突出了人物性格,丰富发展了剧本,会演中被评为晋南专区优秀剧目。

  1961年,接受省地规划,赴省城进行了汇报演出,在太原市演出由张健、孙润山执笔的《白袍将》,在省政府礼堂,给省市领导人进行了汇报演出。并在太原连演一月有余,场场满座,票价高出其它剧团二角(本团为七角,其它为五角)。《山西日报》1961年5月,曾刊登剧评。后又赴大同市区巡回演出,《大同报》、《临汾报》也曾载文评论。

  1965年—1978年,以演现代戏及样板戏为主,文艺方针被破坏,人员思想混乱,变动频繁,收入低微,后因会演样板戏发生事故,背起“稷山剧团小能手”的包袱,工作开展比较困难,此可属衰落时期。

  1979年—1982年稷山县蒲剧团多次参加会演,潘怀玉、吉有芳、薛耀保、王青果等均获得奖,特别是吉有芳参加八0年山西省青年演员会演获省青年演员一等奖,八一年王青果获运城地区青年演员汇演一等奖,八二年吉有芳获山西省青年最佳演员,任新有获青年二等奖,王青果获青年一等奖,薛耀保获中年演员二等奖。[1]

  2016年排演的稷山名人名事《枣儿谣》,为历史上的“最美稷山人”树碑立传。   

  2017年为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之际,又移植改编了红色经典剧《党的女儿》,同年九月参加了首届“山西艺术节”大赛。2018年7月《党的女儿》受邀赴京参加中央电视台“红旗飘飘——七一戏曲演唱会”。

  2018年根据县委县政府的策划要求,由县纪委、监委、县委宣传部倾力打造,文化局具体承办,新创了大型历史廉政剧《铁面御史姚天福》。这对挖掘整理地方的人文历史,促进反腐倡廉、打虎拍蝇、扫黑除恶,建设平安和谐美丽稷山,具有重大的意义。

演出剧目

  现演出的剧目有《大义夫人》《枣儿谣》《秦香莲后传》《金玉奴》《卖苗郎》《周仁献嫂》《下河东》《杨乃武与小白菜》《薛平贵与王宝钏》《党的女儿》《夕阳泪》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