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戏:修订间差异
小无编辑摘要 |
无编辑摘要 |
||
(未显示2个用户的5个中间版本) | |||
第1行: | 第1行: | ||
[[文件:Tx.png|替代= 侗戏|缩略图|侗戏]] | |||
侗戏是我国民间戏曲中的戏种之一,是侗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创造并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它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多流行在贵州省的黎平、从江、榕江,湖南省的通道,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三江、龙胜等县的侗族村寨。 | |||
从学术上看,它是有发展前途的民族民间剧种之一。在湖南、贵州、广西三省的毗连地区,居住着我国的少数民族——侗族。当地活跃着一种深受侗族人民喜爱的少数民族戏剧形式——侗戏。侗戏,侗族的戏曲剧种。最早形成于贵州的黎平、榕江、从江一带,后流传到广西的三江和湖南的通道等侗族聚居地区。侗剧是在侗族民间说唱艺术“嘎锦”(叙事歌)和“嘎琵琶”(琵琶歌)基础上,接受汉族的戏曲影响而形成。 | |||
2006年5月20日,侗戏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为Ⅳ-83。[http://www.seac.gov.cn/seac/mzwh/201807/1084107.shtml] | |||
== 历史渊源 == | |||
=== 起源 === | |||
侗戏产生于十九世纪初叶的嘉庆至道光年间,是黎平县腊洞村侗族文人吴文彩先生(1792-1845)创始的,至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吴文彩最早创作出来的两出侗戏,一出是根据汉族说唱本《二度梅》改编的《梅良玉》,另一出是根据汉族传书《薛刚反唐》改编而成的侗戏《李旦凤娇》。 | |||
这一阶段,大约十年时间(即1828-1838),是侗戏的萌芽阶段。这一阶段的侗戏剧目,不论剧本、表演、唱腔、服装、道具、舞美都是极为简单粗糙的;虽说它还处于戏剧"胚胎性"时期,但却是一个新剧种所必须经历的--即模仿、学习、借鉴的过程。 | |||
=== 发展 === | |||
侗戏发展传播阶段(1838-1911)。发展传播阶段经历了两个时期,第一时期的时间是1838至1855年;第二时期的时间是1855至1911年。 | |||
第一时期(1838-1855)是以张鸿干的《金汉列美》出现为主要标志的。由吴文彩先生在侗戏萌芽阶段开辟了侗戏创作根据汉族传奇性故事改编的先例,各地许多接受过汉文化教育的歌师戏师们,都去学习借鉴吴文彩先生的创作方法,创作改编了相当数量的以汉族传奇性故事为主要内容的侗戏。如《毛宏玉英》《刘世第》《刘高》《山伯英台》《陈胜吴广》《陈世美》等,但这批剧目,在艺术上没有什么惊人的突破,路子又是沿着吴文彩先生《李》《梅》两剧进行,所以说,它们的出现只是起着传播侗戏这门新的艺术品种的作用。然而在这一时段,侗戏戏师张鸿干(约1719-1839)创造性地根据侗族民间叙事歌,成功地编出了侗戏《金汉列美》,成了侗戏历史上第一位用侗族民问叙事歌,创作改编侗戏的民间戏师。《金》剧是侗戏历史上第一部以反映侗族人民生活为主的侗戏脚本。它的出现,当然地标志着侗戏经过了十年的萌芽阶段,跨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发展传播阶段。"《金汉列美》的产生(大约在1838至1839年间)标志着侗戏从萌芽时期向繁荣时期过渡的开始,它使侗戏完成了只讲汉族传奇故事的历史,从而使侗戏进入了以揭示侗族人民生活故事化为主体的历史时期。" | |||
第二时期(1855-1911)是以《金汉列美》的出现,使得一些卓有见识的戏师意识到它的价值和影响,也开始了学习借用民间叙事歌来创作改编侗戏。虽然这些戏师的这种意识带有很大的朦胧性,没有找准《金》剧在侗戏创作的历史上的创新与突破点,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因此随《金汉列美》出现之后,一大批以侗族民间叙事歌为创作蓝本的侗戏剧目产生了,如《三郎五妹》《芝年流美》《甫桃》《花赛》《郎花》《郎俊》等。这批剧目的出现,说明侗戏的发展传播这时已经达到空前盛况,为随之而来的繁荣高潮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二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侗戏开始了历史性的进步--侗戏戏师们的注意力已经转向了本民族优秀文化的领域,完成了单纯借鉴学习的历史,使侗戏进入了具有个性特征的阶段。 | |||
=== 繁荣 === | |||
繁荣高潮阶段(1911-1960)。侗戏繁荣高潮阶段可以分成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1911年至1917年间,以侗戏《珠郎娘美》的出现为标志;第二个时期是1955年至1966年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珠郎娘美》的创作进一步完善成功,成为侗戏的代表剧目。 | |||
侗戏困惑阶段(1964-1979)。这时期的侗戏作品,由于阶级意识的不断强化,极端的阶级观念不断发展,侗戏成了服从政治的工具。 | |||
侗戏新时期(又称侗戏的革新探索阶段),以粉碎"四人帮"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起,侗戏开始了新的艰难的探索,出现了新的高潮和繁荣。 | |||
== 文化特征 == | |||
=== 曲调 === | |||
侗戏的主要曲调有平板和哀腔等。平板或称普通调,用于叙事性唱词,前有引子、起板;哀腔,或称哭调、泪调。此外,在有些剧目中,花旦或丑还常采用侗歌、汉族民间曲调等。 | |||
=== 乐器 === | |||
侗戏的乐队包括管弦乐和打击乐两个部分。管弦乐器包括二胡、牛腿琴、侗琵琶、月琴、低胡和扬琴、竹笛、芦笙。打击乐器则有小鼓、小锣、小钹等,但一般不用于唱腔,只用于开台和人物的上、下场。传统侗戏的伴奏乐器一般为二胡、铃、锣、鼓和小钹;新侗戏中增加了牛腿琴、琵琶、低胡、扬琴等。 | |||
=== 表演 === | |||
侗戏表演大量的和基本的表演形式还是二人转或二人台的性质,比较注重唱腔内容,不重表演,不像其他剧种那样讲究手、眼、口、身、步5法,除唱以外,也不注重做念打数功。 | |||
侗戏在表演过程中如遇有3人以上在场时,也只有对唱的两人在过门中互走"一"字,其余的人原地不动。 | |||
侗戏的丑角有比较特殊的表演程式,侗戏中的丑角,多扮演各种诙谐或狡猾的人物,在剧中的主要任务是插科打诨、活跃气氛,没有本行的当家戏,表演上比较自由、比较夸张。 | |||
=== 角色 === | |||
侗戏的角色虽有生、丑之分,但并未形成定型的行当,一般是根据剧中人物的需要来分配演员的,只有小丑有些独特的表演,动作滑稽可笑,以说白为主,蹦蹦跳跳,称为"跳丑角",演员念白很少,以唱为主。 | |||
== 代表剧目 == | |||
侗族广为流传的琵琶歌、民间故事和汉族故事,都是改编侗戏的素材。汉族戏曲剧目,也经常被改编和移植成侗戏。根据侗族民间传说故事改编的剧目有:《珠朗娘美》、《刘美》、《金俊与娘瑞》等;根据汉族故事改编的剧目有:《陈世美》、《梁祝姻缘》等;历史故事剧有:《吴勉王》、《李万当》等;移植汉族戏曲的剧目有;《生死牌》、《十五贯》、《白毛女》等;创作的现代剧目有:《团圆》、《二十天》、《一个南瓜》、《杨娃》、《好外孙》等。这些剧目故事情节与其它剧种的剧本大致相同,但基本的结构与格式却按侗戏的特点编写。侗戏剧本词句生动,韵律严格,讲究尾韵、腰韵、连环韵,一出戏,也就是一首叙事长诗。与其它剧种比较,侗戏在这方面别具一格。 | |||
[[分类: | |||
== 传承保护 == | |||
=== 传承价值 === | |||
1.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价值 | |||
侗族戏剧是以侗族居住地区的农耕稻作经济为基础,是这一文化类型的典型代表之一,是侗族现存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侗戏中既能见到侗族音乐和侗族习俗的因素,也能见到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影响,是多元一体民族文化中的瑰宝。侗戏的萌生、发展和最终形成,经历了100多年的历史过程,与侗族的民族史、文化史和民俗活动息息相关。它生动地体现了这一民族及其所在地区的文化传统。 | |||
2.不可替代的艺术价值 | |||
在中国的戏剧史中,侗戏已载入史册,它的丰富内容和基本特征,及其传承历史,在中华其他戏曲中实属罕见。它绽放在中华戏剧艺术之宫里,其独立存在的艺术品格是不可替代的。抢救、保护、发掘侗戏不仅能丰富和完善中国戏曲史,而且对世界戏曲史的丰富和完善都将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 | |||
3.实用价值 | |||
侗戏为侗族人民所喜闻乐见。侗族人民需要侗戏,传统侗戏只要革新,使之实现转型,它就会焕发艺术青春。抢救发掘侗戏,对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群众的素质,促进人们的全面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将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 | |||
=== 传承现状 === | |||
随着社会的变革和现代传媒的发展,侗戏在民众的娱乐生活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的历史已经过去,而今处于消亡的边缘,成为亟待抢救和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题材来源狭隘和使用语言单一的问题。 | |||
=== 传承人物 === | |||
张启高,男,侗族,1962年生,贵州黎平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侗戏代表性传承人,侗戏师。 | |||
吴胜章,男,侗族,1948年生,贵州黎平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侗戏代表性传承人,侗戏师。 | |||
=== 保护措施 === | |||
政府加大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侗戏的保护日益受到重视。2005年,贵州省民间艺术家协会对黎平县的侗溅戏师进行了普查和认证,为其颁发了证书,鼓励他们带徒传艺。2006年,侗戏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 |||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黎平县文化馆、三江侗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中心、通道侗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得"侗戏"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 |||
== 社会影响 == | |||
''' 获得荣誉''' | |||
1955年2、3月间,侗戏《秦娘梅》由广西省民间业余文艺演出队及三江县文工队在北京举行的全国群众业余音乐舞蹈观摩演出,获演出优秀奖。 | |||
''' 重要演出''' | |||
2018年9月3日,演员在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镇平岩村岩寨屯表演侗戏《甫宽》。 | |||
== 侗戏之乡 == | |||
腊洞村吴文彩是侗族人公认的侗戏鼻祖。继吴文彩之后,茅贡乡的侗戏创作演出活动从未间断,侗戏创作人才辈出,戏师不断涌现。茅贡乡几乎每村都有演出侗戏的固定场所———戏台,而且别具特色。高近村的侗戏台由于保存原貌较好,被列为黎平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茅贡乡主动配合上级及县文化局在侗戏鼻祖吴文彩的家乡腊洞村举办“纪念侗戏诞生160周年剧目调演暨学术讨论会”。这次会议有北京、湖南、广西和我省有关单位的专家学者,6个演出队计240人以及附近村寨的群众近万人前来参加,真可谓盛况空前。与会者一致公认:茅贡腊洞是侗戏的故乡,茅贡乡侗戏演出活跃,堪称侗戏之乡。全乡村村有侗戏队,人人爱看侗戏,个个会唱侗歌。1994年被省文化厅命名为“侗戏之乡”。 | |||
== 相关院团 == | |||
[[汉寨侗戏团]]、三江侗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中心、通道侗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黎平县文化馆。 | |||
{{Opera | |||
|class_type=侗戏 | |||
|start_letter=T | |||
}} | |||
[[分类:戏曲种类]] |
2023年6月17日 (六) 14:45的最新版本
侗戏是我国民间戏曲中的戏种之一,是侗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创造并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它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多流行在贵州省的黎平、从江、榕江,湖南省的通道,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三江、龙胜等县的侗族村寨。
从学术上看,它是有发展前途的民族民间剧种之一。在湖南、贵州、广西三省的毗连地区,居住着我国的少数民族——侗族。当地活跃着一种深受侗族人民喜爱的少数民族戏剧形式——侗戏。侗戏,侗族的戏曲剧种。最早形成于贵州的黎平、榕江、从江一带,后流传到广西的三江和湖南的通道等侗族聚居地区。侗剧是在侗族民间说唱艺术“嘎锦”(叙事歌)和“嘎琵琶”(琵琶歌)基础上,接受汉族的戏曲影响而形成。
2006年5月20日,侗戏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为Ⅳ-83。[1]
历史渊源
起源
侗戏产生于十九世纪初叶的嘉庆至道光年间,是黎平县腊洞村侗族文人吴文彩先生(1792-1845)创始的,至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吴文彩最早创作出来的两出侗戏,一出是根据汉族说唱本《二度梅》改编的《梅良玉》,另一出是根据汉族传书《薛刚反唐》改编而成的侗戏《李旦凤娇》。
这一阶段,大约十年时间(即1828-1838),是侗戏的萌芽阶段。这一阶段的侗戏剧目,不论剧本、表演、唱腔、服装、道具、舞美都是极为简单粗糙的;虽说它还处于戏剧"胚胎性"时期,但却是一个新剧种所必须经历的--即模仿、学习、借鉴的过程。
发展
侗戏发展传播阶段(1838-1911)。发展传播阶段经历了两个时期,第一时期的时间是1838至1855年;第二时期的时间是1855至1911年。
第一时期(1838-1855)是以张鸿干的《金汉列美》出现为主要标志的。由吴文彩先生在侗戏萌芽阶段开辟了侗戏创作根据汉族传奇性故事改编的先例,各地许多接受过汉文化教育的歌师戏师们,都去学习借鉴吴文彩先生的创作方法,创作改编了相当数量的以汉族传奇性故事为主要内容的侗戏。如《毛宏玉英》《刘世第》《刘高》《山伯英台》《陈胜吴广》《陈世美》等,但这批剧目,在艺术上没有什么惊人的突破,路子又是沿着吴文彩先生《李》《梅》两剧进行,所以说,它们的出现只是起着传播侗戏这门新的艺术品种的作用。然而在这一时段,侗戏戏师张鸿干(约1719-1839)创造性地根据侗族民间叙事歌,成功地编出了侗戏《金汉列美》,成了侗戏历史上第一位用侗族民问叙事歌,创作改编侗戏的民间戏师。《金》剧是侗戏历史上第一部以反映侗族人民生活为主的侗戏脚本。它的出现,当然地标志着侗戏经过了十年的萌芽阶段,跨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发展传播阶段。"《金汉列美》的产生(大约在1838至1839年间)标志着侗戏从萌芽时期向繁荣时期过渡的开始,它使侗戏完成了只讲汉族传奇故事的历史,从而使侗戏进入了以揭示侗族人民生活故事化为主体的历史时期。"
第二时期(1855-1911)是以《金汉列美》的出现,使得一些卓有见识的戏师意识到它的价值和影响,也开始了学习借用民间叙事歌来创作改编侗戏。虽然这些戏师的这种意识带有很大的朦胧性,没有找准《金》剧在侗戏创作的历史上的创新与突破点,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因此随《金汉列美》出现之后,一大批以侗族民间叙事歌为创作蓝本的侗戏剧目产生了,如《三郎五妹》《芝年流美》《甫桃》《花赛》《郎花》《郎俊》等。这批剧目的出现,说明侗戏的发展传播这时已经达到空前盛况,为随之而来的繁荣高潮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二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侗戏开始了历史性的进步--侗戏戏师们的注意力已经转向了本民族优秀文化的领域,完成了单纯借鉴学习的历史,使侗戏进入了具有个性特征的阶段。
繁荣
繁荣高潮阶段(1911-1960)。侗戏繁荣高潮阶段可以分成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1911年至1917年间,以侗戏《珠郎娘美》的出现为标志;第二个时期是1955年至1966年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珠郎娘美》的创作进一步完善成功,成为侗戏的代表剧目。
侗戏困惑阶段(1964-1979)。这时期的侗戏作品,由于阶级意识的不断强化,极端的阶级观念不断发展,侗戏成了服从政治的工具。
侗戏新时期(又称侗戏的革新探索阶段),以粉碎"四人帮"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起,侗戏开始了新的艰难的探索,出现了新的高潮和繁荣。
文化特征
曲调
侗戏的主要曲调有平板和哀腔等。平板或称普通调,用于叙事性唱词,前有引子、起板;哀腔,或称哭调、泪调。此外,在有些剧目中,花旦或丑还常采用侗歌、汉族民间曲调等。
乐器
侗戏的乐队包括管弦乐和打击乐两个部分。管弦乐器包括二胡、牛腿琴、侗琵琶、月琴、低胡和扬琴、竹笛、芦笙。打击乐器则有小鼓、小锣、小钹等,但一般不用于唱腔,只用于开台和人物的上、下场。传统侗戏的伴奏乐器一般为二胡、铃、锣、鼓和小钹;新侗戏中增加了牛腿琴、琵琶、低胡、扬琴等。
表演
侗戏表演大量的和基本的表演形式还是二人转或二人台的性质,比较注重唱腔内容,不重表演,不像其他剧种那样讲究手、眼、口、身、步5法,除唱以外,也不注重做念打数功。
侗戏在表演过程中如遇有3人以上在场时,也只有对唱的两人在过门中互走"一"字,其余的人原地不动。
侗戏的丑角有比较特殊的表演程式,侗戏中的丑角,多扮演各种诙谐或狡猾的人物,在剧中的主要任务是插科打诨、活跃气氛,没有本行的当家戏,表演上比较自由、比较夸张。
角色
侗戏的角色虽有生、丑之分,但并未形成定型的行当,一般是根据剧中人物的需要来分配演员的,只有小丑有些独特的表演,动作滑稽可笑,以说白为主,蹦蹦跳跳,称为"跳丑角",演员念白很少,以唱为主。
代表剧目
侗族广为流传的琵琶歌、民间故事和汉族故事,都是改编侗戏的素材。汉族戏曲剧目,也经常被改编和移植成侗戏。根据侗族民间传说故事改编的剧目有:《珠朗娘美》、《刘美》、《金俊与娘瑞》等;根据汉族故事改编的剧目有:《陈世美》、《梁祝姻缘》等;历史故事剧有:《吴勉王》、《李万当》等;移植汉族戏曲的剧目有;《生死牌》、《十五贯》、《白毛女》等;创作的现代剧目有:《团圆》、《二十天》、《一个南瓜》、《杨娃》、《好外孙》等。这些剧目故事情节与其它剧种的剧本大致相同,但基本的结构与格式却按侗戏的特点编写。侗戏剧本词句生动,韵律严格,讲究尾韵、腰韵、连环韵,一出戏,也就是一首叙事长诗。与其它剧种比较,侗戏在这方面别具一格。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1.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价值
侗族戏剧是以侗族居住地区的农耕稻作经济为基础,是这一文化类型的典型代表之一,是侗族现存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侗戏中既能见到侗族音乐和侗族习俗的因素,也能见到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影响,是多元一体民族文化中的瑰宝。侗戏的萌生、发展和最终形成,经历了100多年的历史过程,与侗族的民族史、文化史和民俗活动息息相关。它生动地体现了这一民族及其所在地区的文化传统。
2.不可替代的艺术价值
在中国的戏剧史中,侗戏已载入史册,它的丰富内容和基本特征,及其传承历史,在中华其他戏曲中实属罕见。它绽放在中华戏剧艺术之宫里,其独立存在的艺术品格是不可替代的。抢救、保护、发掘侗戏不仅能丰富和完善中国戏曲史,而且对世界戏曲史的丰富和完善都将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
3.实用价值
侗戏为侗族人民所喜闻乐见。侗族人民需要侗戏,传统侗戏只要革新,使之实现转型,它就会焕发艺术青春。抢救发掘侗戏,对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群众的素质,促进人们的全面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将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
传承现状
随着社会的变革和现代传媒的发展,侗戏在民众的娱乐生活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的历史已经过去,而今处于消亡的边缘,成为亟待抢救和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题材来源狭隘和使用语言单一的问题。
传承人物
张启高,男,侗族,1962年生,贵州黎平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侗戏代表性传承人,侗戏师。
吴胜章,男,侗族,1948年生,贵州黎平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侗戏代表性传承人,侗戏师。
保护措施
政府加大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侗戏的保护日益受到重视。2005年,贵州省民间艺术家协会对黎平县的侗溅戏师进行了普查和认证,为其颁发了证书,鼓励他们带徒传艺。2006年,侗戏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黎平县文化馆、三江侗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中心、通道侗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得"侗戏"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社会影响
获得荣誉
1955年2、3月间,侗戏《秦娘梅》由广西省民间业余文艺演出队及三江县文工队在北京举行的全国群众业余音乐舞蹈观摩演出,获演出优秀奖。
重要演出
2018年9月3日,演员在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镇平岩村岩寨屯表演侗戏《甫宽》。
侗戏之乡
腊洞村吴文彩是侗族人公认的侗戏鼻祖。继吴文彩之后,茅贡乡的侗戏创作演出活动从未间断,侗戏创作人才辈出,戏师不断涌现。茅贡乡几乎每村都有演出侗戏的固定场所———戏台,而且别具特色。高近村的侗戏台由于保存原貌较好,被列为黎平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茅贡乡主动配合上级及县文化局在侗戏鼻祖吴文彩的家乡腊洞村举办“纪念侗戏诞生160周年剧目调演暨学术讨论会”。这次会议有北京、湖南、广西和我省有关单位的专家学者,6个演出队计240人以及附近村寨的群众近万人前来参加,真可谓盛况空前。与会者一致公认:茅贡腊洞是侗戏的故乡,茅贡乡侗戏演出活跃,堪称侗戏之乡。全乡村村有侗戏队,人人爱看侗戏,个个会唱侗歌。1994年被省文化厅命名为“侗戏之乡”。
相关院团
汉寨侗戏团、三江侗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中心、通道侗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黎平县文化馆。
免责声明
神州戏曲百科的词条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收集,如您发现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或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szxqweb@163.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