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剧:修订间差异

来自戏曲百科-神州戏曲网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第76行: 第76行:
== 代表剧目 ==
== 代表剧目 ==
  甬剧的代表剧目有《半把剪刀》《天要落雨娘要嫁》《田螺姑娘》《典妻》等。
  甬剧的代表剧目有《半把剪刀》《天要落雨娘要嫁》《田螺姑娘》《典妻》等。
== 相关院团 ==
  [[宁波市甬剧研究传习中心]]‎


== 分布地区 ==
== 分布地区 ==

2023年6月15日 (四) 13:21的最新版本

  宁波甬剧用宁波地区方言演唱的戏曲剧种。属于花鼓滩簧声腔。它最早在宁波及附近地区演唱,当时称"串客",1880年"串客班"到上海演出后又称"宁波滩簧",1924年"宁波滩簧"在上海遭禁演后称"四明之戏",1938年上演时装大戏后又称"改良甬剧",直到1950年,这一剧种才正式定名为"甬剧"。

  2008年6月7日,甬剧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Ⅳ-107。[1]

历史渊源

清末宁波庆安会馆戏台 来源:宁波档案
清末宁波庆安会馆戏台  来源:宁波档案

  清朝初期,正是地方戏种百花齐放之际。甬剧,也在这时起源于鄞奉等地的田埂垅头。   言之不尽,歌以咏之。可能是劳作小憩时,望着一畦春韭,十里稻花,农家阿哥放声唱出几句惬意山歌……这山腔野调、朴素直白的“田头山歌”很快由单人独唱发展成双人对歌。

  再后来,更有嘴皮利落的几个就着乡里闲事、花边新闻加以发挥,编排出了几个乡土版RAP段子,逢年过节这个乡那个里“唱”新闻,石骨铁硬的宁波话,配上诙谐生动的表演,逗趣之余讲讲大道,很受欢迎。

  这种业余玩票组合由于商演机会不多,经常到本地马灯班友情客串。他们吸收融合了本土的马灯班、乱弹班、四明南词,外来的苏滩(苏剧旧称)等各种流行唱腔和表演,把简单说唱向复杂戏曲升级,并常常走街串巷、在节宴堂会时走穴助兴,晚清时逐渐被称为“串客”。

  串客戏多演喜闻乐见的烟火世俗、民间传说、热点大事和男女婚恋,亲切的土音俚调自有一股劲道活泼、幽默风趣,很快从穷乡僻壤冲进府县城厢,升班到本地茶馆酒楼、郡庙赛会流动演出,在当时的宁波火爆到“万众齐观”“ 连天扮演”。

  恣意生长的串客戏传播些反对旧礼教的内容,“不合时宜”,还不免有打情骂俏甚至露骨粗俗的出界表演,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被当时的官员士绅、文人雅士目为另类、糟粕,惹来官府的大力禁毁。

  有统计显示,从1878年到1904年的26年里,宁波官府颁布的查禁串客谕令达40则。在官府明察暗访和悬赏捕拿双管齐下的威慑、拘捕下,串客艺人动辄重枷游街、打板子示众。

  1881年3月14日《申报》有篇“重惩串客”的报道提到:官方在宁波南乡抓获虞雷云等四名艺人,各打六百板;甚至有重责一千板的……艺人轻则瘸,重则死,一时血雨腥风,串客迎来了至暗时刻。

  禁,则求变。无处立足的艺人们纷纷避走周边。

  此时的上海茶馆林立,竞争激烈,纷纷引入说书、演唱、串客表演等作为揽客特色,如同狭长隧道里的一束光,串客在上海滩找到了新舞台。

  清光绪六年(1880年),宁波奉化串客艺人邬拾来、杜通尧等受邀入沪,后来在上海小东门“凤凰台”“白鹤台”两家茶楼公演,一时轰动。从此,“串客”在上海崭露头角。因着这件甬剧发展史上的“大事件”,串客在沪上实现了华丽转身。

  宁波本土的戏班闻风而动云集上海,串客戏受沪滩、苏滩和锡滩等影响,不断演变并正式称为“宁波滩簧”。借着“宁波帮”在上海兴起,承载乡音乡韵的宁波滩簧也如鱼得水风生水起。

  但繁华上海作为戏码头,越剧、京剧、沪剧等各地曲艺剧种群芳斗妍,三十年代中叶,宁波滩簧小戏因表演陈旧,剧目老化,舞台简陋,一度遇冷。

  竞,则促变。宁波滩簧艺人凭着对时代风向的敏锐触觉和开拓市场的自觉意识积极改良创新。他们邀请文明戏编导,设舞台,打灯光,配布景,改唱腔,换音乐,磨剧目,排演整台多幕的清装戏和时装戏等,改名为“四明时曲”“四明文戏”等,从内容到形式都面目一新。1938年上演  西装旗袍大戏后,又改称“改良甬剧”。其间,清装戏《天打张继宝》、西装旗袍戏《少奶奶的扇子》等成功突围大受欢迎,还上演了宣传爱国精神的《空谷兰》《白兰抗敌》等剧,风靡上海滩。

  “改良甬剧”博采众长,吸收沪剧、京剧、昆剧等剧种的艺术养分,唱腔明快,乡音醇厚,舞台技艺不断丰富和成熟。[2]

  1944年,甬剧戏剧团的演出场地由皇宫移为恒雅剧场,第一次大张旗鼓地称四明文戏为改良,并在演出现场拉上了横幅“阿拉改良了”。

甬剧《少奶奶的扇子》
甬剧《少奶奶的扇子》

  1949年,宁波第一个甬剧团“合作甬剧团”成立,1950年上海的徐风仙和贺显民加入,成立“凤仙甬剧团”,1952年更名为“宁波市甬剧团”。

  1956年,改为国营剧团。这一时期,剧团上演的主要剧目有《草原之歌》《心声》《亮眼哥》《姑娘心里不平静》等现代戏。1978年,经历文革后,“宁波市甬剧团”重新挂牌成立。延续传统戏的同时,坚持创新《少奶奶的扇子》《茶花女》等新剧。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在编剧张方天、杨东标、王信厚的笔杆下,《秀才的婚事》《荡妇》《爱情十字架》等一批现代戏剧目诞生,这段时期还为甬剧团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传承人。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传统戏曲日渐式微,宁波市甬剧团走上了戏曲“都市化”道路,2002年,都市甬剧《典妻》横空出世,获得巨大成功。随后《美丽老师》《风雨祠堂》《沈三江》《宁波大哥》等精品剧目也得到肯定。[3]

  2011年,宁波市成立了甬剧研究传习中心。

  2013年,甬剧建成了微型博物馆,将珍贵的文史资料收入其中。当地重点整理出《拔兰花》等4出小戏,并邀请尚健在的老艺人出山,原汁原味地呈现在舞台上。

  2016年6月,宁波市甬剧研究传习中心成立,为专门从事甬剧艺术研究、保护、传承、传播的艺术科研机构。

艺术特征

化妆

  “四明文戏”时期“宁波滩簧”的表演“旦角”脸部开始用铅粉打底化妆。嘴唇化妆一般用盖有金印商标的摺状胭脂板块,携带方便。而那些经济条件较差的戏班,演出化妆以红纸沾水之后搽敷脸面,又以锅底灰作煤黑。20世纪40年代以后,化妆大都运用水粉,而眉毛略用毛笔舔墨描画,直到1950年以后,化妆才开始用上油彩。   在历史上,并无脸谱的记载。一般“丑角”都是安颗痣或抹上一些白粉,有的则“包帽”后“羊角髻”。一些年老的“生角”则在化妆上多以描绘、舔贴(如皱纹、胡须)来代替髯口。有的“男旦”在上海茶楼和娱乐场所演出,为了弥补体型上的不足,特别注重化妆和服饰的艺术效果。20世纪20年代,由于女演员登台演出,代替了“男旦”,加上上演的剧目又主要表现城镇生活,有些女演员常常忽视登台化妆的重要性。

服装

  早期宁波“串客”在一些“草花戏”中一般市民穿斜襟或对襟衫,下围竹布裙,有的则戴毡帽,穿蒲草鞋。而在一些“清客戏”中,文人多着长衫,戴红顶子的丘帽,穿“双根梁”鞋。

  到了20世纪30年代后期,“旦角”开始穿旗袍,有的还穿上当时流行的时装登台演出。演员的衣着基本上不讲究人物 角色的生活年代。直到“改良”时期,演员才真正开始注意服饰的舞台效果。

  解放以后,开始重视服装造型和服装的用料。“在清装戏中,官服裤子、红缨帽、内箭衣(马蹄袖)用料轻柔,色彩避免过沉,宽窄适当并按体型裁剪,减弱重、硬感;而女性服装,料子也多用绫、罗、缎、纱、纹料,多取织棉暗花,并加以高开叉(使之显露女性腰身),有的还适当减狭阔边,配以百裥裙。”(许滔《舞台美术》)

道具

  在“串客”时期演员表演“对子戏”时大都只有随身道具,舞台上最多是一桌二椅,或一桌一椅。20世纪40年代的“改良”,大都是上演时装大戏,舞台上开始用实物作道具,男角用摺扇,女角拿一块手帕,或用其他一些十分简单的生活用品。解放以后,主要以上演现代戏为主。由于剧情的需要,有的道具的功能已不仅是起装饰和衬托作用,而且成为戏剧矛盾展开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布景

  在“宁波滩簧”阶段,演员在茶楼、酒馆演出一般不用布景。四十年代和五十年代初,曾上演过《济公活佛》、《田螺姑娘》等机关布景戏,有过“水缸出人”、“螺壳爆炸”、“油煎济公”、“开橱失踪”、“飞刀弹回”等场面。当时“最负时誉的民间画师是王云林,所绘景物,追求透视立体,尤其是一些器皿杂物,四米以外,几可乱真。”(许滔《舞台美术》)

  解放后有较大影响的舞台美术布景设计作品是1964年由李荣根、周东昭设计的现代戏《老冤家》。此剧经过舞美设计两次修改,最后采用“小装置”(小型景片局部迁换),通过无缝纱和多层次的色光(当时还没有投影幻灯)来展示天幕远景、近景和中景部分的树枝、墙、花丛,有的用纸扎、堆塑、三合板。这些布置在灯光的配合下效果十分逼真。

曲调

  甬剧的音乐曲调丰富,其中包括从农村田头山歌、对山歌、唱新闻演化而来的“基本调”、“四明南词”,从乱弹班带来的“快二簧”、“慢二簧”曲调及一些地方小调等。“基本调”主要用来叙述故事情节,“四明南词”主要用来抒发人物感情,“二簧”主要用来表现高亢激昂的情绪,小调则用来表达一些特殊的情感。

代表剧目

  甬剧的代表剧目有《半把剪刀》《天要落雨娘要嫁》《田螺姑娘》《典妻》等。

相关院团

  宁波市甬剧研究传习中心

分布地区

  甬剧的流布区域早期集中在鄞县、奉化一带,后逐步遍及整个宁波地区及舟山一带乡镇。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甬剧的存在使宁波有了代表自己独特形象的戏剧,而且从这个地方剧种身上,折射出宁波城市的特点和宁波人的价值观。它的现代性、开放性、民间性、民俗性、方言化、现实化,及其务实的态度,兼收并蓄的度量,善于学习、吸收、消化,绝不固步自封的特点,适合创造先进文化的特点,它为宁波文艺的繁荣提供了样本。

传承现状

  甬剧已出现衰落趋势,专业表演团体仅存宁波市甬剧团一家,急需有关方面予以保护扶植。

传承人物

  杨柳汀,男,汉族,1947年11月生,宁波人,国家一级演员,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浙江宁波市申报。

保护措施

  1950年9月1日,正风研究社得到范行凡鼎力资助正式成立。   2011年4月起,望江小学与宁波团合作,开展了《文化在农村校园传承与发展的研究》课题,编写了宁波市第一本少儿教材《乡韵》和《宁波方言简单学》,还请来专业老师,从零开始教孩子们宁波话、唱腔、身段。

  2008年6月16日,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2016年6月,宁波市政府批准成立了我市第一家专门从事甬剧艺术研究、保护、传承、传播的艺术科研机构——宁波市甬剧研究传习中心。

  2019年6月,甬剧研究传习中心创建了宁波市甬剧艺术博物馆。走进位于鄞州区福明街道邵家村花汀桥北137号的甬剧艺术博物馆,戏服、表面斑驳的乐器、留声机、缝纫机、泛黄的老剧本等展馆藏品和陈设,见证了岁月变迁。这座清代宅院地处闹市,白墙灰瓦掩映于四周林立的高楼中,别有一番意境。经典甬剧片段的全息影像、多媒体放映仪等动态展示,让人更具象地感受到优秀的地域文化。[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