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剧:修订间差异
小 (导入1个版本) |
无编辑摘要 |
||
(未显示同一用户的2个中间版本) | |||
第1行: | 第1行: | ||
'''壮剧''',广西壮族戏曲剧种的统称,是在丰富的壮族民间文学、音乐、舞蹈和说唱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戏曲剧种,具有浓郁的民族和地方特色。旧时壮族自称“布托”,意即“土著者”、“本地人”,把北路壮戏称为“昌托”即“土戏”,以别于汉族剧种。 | |||
壮剧主要流行于左江、右江流域。按流行地区方言土语、音乐唱腔和表演风格的不同,可分为北路壮剧、南路壮剧和壮师剧三类。北路壮剧流行于右江流域,使用壮族北部方言,南路壮剧流行于中越边境的靖西、德保、那坡、天等、大新、田东、田阳一带等县,又称"呀哈嗨"戏、"马隘戏"、"汉龙戏",使用壮族南部方言。壮师剧又称"诗剧"、"唱诗"、"壮师"等,流行于桂中地区的红水河流域,是从"跳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 |||
== 历史溯源 == | |||
[[文件:Zjjz.jpg|替代=壮剧剧照|缩略图|壮剧剧照]] | |||
由于壮剧是由7种不同戏剧组成的,所以壮剧具有其他戏曲所不具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在这种情况下就造成了壮剧的发展并不是由某一个戏曲的时间传承而发展的,而是由不同剧种共同并进这种平行形态构成的。 | |||
壮剧大约在清初已初具规模,清代中期有自己的剧作者、剧本和戏班。雍正时期已经比较成熟了。 | |||
壮剧在清同治、光绪年间已有演出。 | |||
'''北路壮剧'''最早称为"板凳戏",起源于民歌、唱诗和曲艺,原是壮族民间说唱的一种坐唱形式。劳动之余,由二三人坐在板凳上唱故事。清康熙二十年(1681)手抄唱本央白平调《太平春》即是此类唱本。 | |||
清乾隆三十年(1765)田林县组织龙城班,搭台演出以央白平调自编的唱本《农家宝铁》,即是北路壮剧最早的雏形。清嘉庆二十年(1815)成立半职业性的土戏班。当时土戏艺人已传了七代。第七代班主黄永贵曾参加过南宁的粤剧班社,抄了六十多个粤剧剧本,回乡后与第五代班主廖法仑合作将剧本译成壮语,并以土语形式演出。他还组成螺阳剧社,成为北路壮剧的代表。黄永贵根据章回小说《五虎平南》的故事情节编演了赞颂壮族民族英雄的大戏《侬智高》,最多时有六十四个演员同台演出,从此奠定了北路壮戏的基础。这一代是土戏的全盛时期。 | |||
'''南路壮剧'''最早形成于清道光年间。马隘人黄现炯早年流落南宁,在邕剧班当伙夫,道光二十五年(1845)返乡时将邕剧带回故乡并组班演戏,称为马隘土戏,初时用汉语演唱,但因演员不会汉语,改为由师傅在后台唱,演员在前台演的双簧形式演出。辛亥革命前后,逐渐发展为唱做和一的戏曲形式,改唱当地民歌,用壮语演唱,但仍保留了后台提词的习惯。建国后吸收流行在当地的提线木偶唱腔,使南路壮剧的唱腔更为丰富。南路壮剧的主要唱腔有平板、采花调、马隘调等,传统剧目有《解臼》、《双壮元》、《百鸟衣》等。 | |||
'''壮师戏'''在壮族地方叫"诗剧"、"唱诗"、"壮师"、"调师"。主要流传于河池、宜山、来宾、贵县、上林、武鸣、邕宁一带。是从师公歌舞(巫师跳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民间小戏。师公戏的舞蹈本身就是乐神的动作,"师公"即巫师,唱歌跳舞以娱神,称之为"傩"。 初时师公表演时穿红衣戴木制面具,后用纸画脸谱代替,1911年后才去掉面具,开始代妆表演。 | |||
壮族人所以迷恋于壮剧,除了戏的内容吸引人以外,乐神消灾、人寿年丰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南宋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就记述了壮族的歌唱风习:"广西诸郡,人多能合乐,城郊村落,祭祀、婚嫁、喜葬,无不用乐,虽耕田,亦必口相乐之。" | |||
建国前各路壮剧都有自己的戏班,但都无职业班社。农忙时停锣,农闲时演出。民国后直至建国初期,南、北路壮剧各演各的,很少相互间的艺术交流,发展缓慢。解放后,壮族自治区各县纷纷成立业余剧团并编写剧本。在1955年全国群众业余音乐舞蹈会演时,根据民间故事改编的壮剧《宝葫芦》参加演出获得表演奖。这一时期创作的壮剧有《百鸟衣》、《猩猩外婆》等,形成一股创作新剧的高潮。1959年成立右江壮剧团,三路壮剧开始合流。1965年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壮剧团,此后又成立了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壮剧团及百色,德保等县壮剧团。这些剧团经常开展交流。 | |||
== 艺术特色 == | |||
[[分类: | |||
=== 文化特征 === | |||
由于壮剧是由7种流行在壮族人民生活区域的戏剧种类共同组成的,所以壮剧的唱腔也是复杂多变的,并不是统一的模式。 | |||
北路壮剧的音乐唱腔属联曲体形式,唱腔主要包括正调、平调、卜牙调、毛茶调、骂板、恨板、哭调、哀调等,部分角色有特定唱腔。除正调外,还有供不同角色使用的几种唱腔,如武士用“武公调”,老人用“老汉调”,丑角用“丑角调”等多种唱腔。 | |||
南路壮剧包括壮族提线木偶戏和马隘壮戏,唱腔主要包括平板、叹调、采花、喜调、快喜调、高腔、哭调、寒调、诗调等。南路壮剧在行腔时,还采用“一人唱众人和”的帮腔形式,演员在台上演唱,乐队在后台助唱。帮腔多用在起板首句和唱段收尾的衬词、拖腔,末句为重句全帮。这种帮腔手法,无论在制造舞台气氛,烘托剧情环境,还是对人物内心感情的揭示、渲染等方面,都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 | |||
壮剧的主要唱腔叫正调,女角色起唱都带“快哥来”3字,意即是“哥快来”,男角色起唱都带“依阿里”3字,意即是“妹在哪里”,明显带着壮族情歌风味。 | |||
壮剧主要唱腔的唱词,都保持了壮族传统民歌的特有韵律结构、押腰脚韵形式。所谓“腰脚韵”,即上一句的末一个字与下一五字句的第二或第三字,七字句的第五字互相押韵。 | |||
=== 音乐 === | |||
壮剧的音乐曲调充满着壮族民歌风味,而且每个曲调都是结合行当来伴奏。大调是用于伴奏小旦的唱腔的。曲调婉转抑扬,异常优美。多半是用十六分音符,全曲以曲子的第一句为主。反调是用于伴奏武生打仗时用,节奏强烈,多用八分音符及四分音符,十六分音符很少用。沙调是小生出场时的伴奏曲,附点八分音符二分音符较多。过场调是旦角走路时的伴奏曲,旦角走路时作舞蹈身法,用扇子遮脸,走一步要半蹲一下。这支曲调也可以说是一支舞蹈伴奏曲,华丽、优美、感人。皇帝出场有时也用过场调伴奏。加冠调只能用于皇帝出场时用,多半是八分音符及十六分音符,婉转动听,非常柔和。 | |||
'''乐器''' | |||
壮剧的伴奏乐器主要是马骨胡,用马腿骨做琴筒,金属弦,比京胡细长,音色清脆、明亮。配器是土胡、葫芦胡和二胡、三弦、箫筒或笛子,有时吹奏木叶作为辅助,此外还有木鱼、小鼓、大钹、星锣、高边锣等打击乐器。其中以师公戏的蜂鼓最有特色,音色沉厚,音响如瓮瓮声。 | |||
壮剧的伴奏音乐,一般采用多声部的手法,各种乐器定弦不同,在旋律上形成多种的和声关系,演奏起来饶有情趣。 | |||
北路壮剧主要以马骨胡、葫芦胡、月琴等伴奏乐器;南路壮剧主要以清胡、厚胡、小三弦等为伴奏乐器;壮师戏以蜂鼓、锣、钹和无膜笛为伴奏乐器;富宁壮剧主要以土锣、土鼓、错、钹和土二胡、土三弦、笛、唢呐等为伴奏乐器。 | |||
广南壮剧的伴奏乐器有胡琴、二胡、三弦、月琴等。打击乐器有脆鼓、大鼓、铣锣、大锣、大小钹、大号等。 | |||
'''演技''' | |||
南北路壮剧的表演,皆有特色。北路壮剧的表演,生、旦都拿扇子,丑行彩旦用团扇,小生、花旦用折扇。南路壮剧的表演,角色也有分工。花脸分大小花脸,小生有文生、武生,旦角有正旦、武旦、老旦。师公戏的表演,早期有72种面具,每种代表一类人物,各有自己的典型身段。以后创作、改编演出的《红铜鼓》《夜明珠》《玫瑰花》《百鸟衣》《水轮泵之歌》等,皆博得观众的好评。壮师戏表演初时着红衣戴木面具,后改为化装着戏服。 | |||
广南壮剧演出有“文不离扇,武不离刀,侧身出场,台中亮相,先礼后唱,拜揖入场”的传统表演程式。文官出场的“上引台”程式接近汉族剧种的“排朝”;武将出场的“上跳台”接近滇剧早期的“推衫子”。 | |||
=== 道具 === | |||
广南壮剧的表演特点是舞蹈性强,以扇子为主要道具,生用团扇,旦用折扇。 | |||
广南壮剧演出前由班主进行开台仪式。在后台设一香案,烧香3炷,酒3杯,敬献戏神,班主口中念念有词,祈祷演出成功,乞求神灵保佑全村寨人安畜旺、五谷丰登,演出结束,以同样形式收台。 | |||
广南壮剧演出一般是在广场上垒土台或用石条木板搭临时戏台,顶上盖一块大布篷,一块横幕从中一隔,分为前台和后台两部分。横幕中画麒麟、龙凤等图案,两边挂门帘,帘上画荷花、石榴、寿星等图案;后台置条桌一张,上供老郎神牌位。两边放衣箱、头盔、把子等;前台置一桌二椅,文场居左,武场居右,戏师傅坐在桌后提示台词,指挥演出。 | |||
== 主要分类 == | |||
'''1.北路壮剧''' | |||
广西北路壮剧以马骨胡、葫芦胡、月琴等为伴奏乐器。马骨胡用马腿骨做琴筒,金属弦,比京胡细而长,音乐清脆、明亮。剧目有《卜牙》、《文龙与肖尼》、《刘二打番鬼》等。北路壮剧的音乐唱腔属联曲体形式,主要包括正调、平调、卜牙调、毛茶调、骂板、恨板、哭调、哀调等。部分角色有特定唱腔,除《正调》外,还有供不同角色使用的几种唱腔,如武士用"武公调",老人用"老汉调"、丑角用"丑角调"等多种曲版。北路壮剧的表演,生、旦都拿扇子,丑行彩旦用团扇(葵扇),小生、花旦用折扇。 | |||
清乾隆年间北路壮剧形成初期尚无行当划分,演男青年的叫"甫冒"(壮语译音,下同),演女青年的叫"勒肖",演老头子的叫"老布",演老太婆的叫"老虾"(音"娅"),演强盗的叫"甫贼",演仙人的叫"布仙"。清道光年间大至分为生、旦、老、丑等行。清光绪中叶以后,逐渐形成生、旦、武、丑诸行。再往后,行当划分更细。 | |||
'''2.南路壮剧''' | |||
南路壮剧源于当地民间歌舞,因受提线木偶戏的影响,最初为唱做分开的"双簧式"演唱形式,后逐渐丰富发展而为戏曲形式。唱时常用"呀哈嗨"衬腔,故又叫"呀嗨戏"。伴奏乐器以清胡(比京胡略大)、厚胡(又叫土胡,比中胡短粗)、小三弦为主。剧目有《解臼》、《双状元》、《双花配》、《宝葫芦》、《百鸟衣》等。 | |||
主要唱腔有平板、叹调(慢板类);采花、喜调(中板类);快喜调、高腔(快板类);哭调、寒调、诗调(散板类)等,南路壮剧在行腔时,还采用"一人唱众人和"的帮腔形式,演员在台上演唱,乐队在后台助唱。帮腔多用在起板首句和唱段收尾的衬词、拖腔,末句为重句全帮。这种帮腔手法,无论在制造舞台气氛,烘托剧情环境,还是对人物内心感情的的揭示,渲染等方面,都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 | |||
南路壮剧的表演,角色也有分工,行当大略分为生、旦、净、丑四行,花脸分大小花脸,小生有文生、武生,旦角有正旦、武旦、老旦。 | |||
壮剧生、旦、净、丑的表演特点是:生行表演温柔、大方、朴实,常用中八字步与正、反摆手法,显示出壮族男子汉的气势。旦行常用转扇舞等身段,表演娇媚灵巧,显示壮族女子的风姿。净行常用重八字步、虎掌,显示壮族武士之风,表演豪放。丑行常用多种眼法、手法、步法,表演灵活多变,诙谐、滑稽。 | |||
'''3.壮族师公戏''' | |||
壮族师公戏脱胎于壮族民间师公教的祭祀娱神歌舞,表演初时着红衣戴木面具,后改为化装着戏服,以蜂鼓、锣、钹和无膜笛伴奏,剧目有《莫一大王》、《白马姑娘》等;流行于云南的富宁壮剧及广南壮剧受汉族地方戏曲影响较大。 | |||
师公戏的表演,早期有七十二种面具,每种代表一类人物,各有自己的典型身段。以后创作、改编演出的《红铜鼓》、《夜明珠》、《玫瑰花》、《百鸟衣》、《水轮泵之歌》等都博得观众的好评。 | |||
== 代表剧目 == | |||
壮剧的剧目比较丰富,现在能说出名字的有340多出。其中,一类是反映民族斗争历史故事及神话故事的;一类是根据演义小说改编的连台本;另一类是取材于民间唱话的;还有就是生活小戏及创作、改编的剧目,如《刘三姐》、《螺蛳姑娘》、《梁山伯与祝英台》,移植剧《焦裕禄》等。壮剧题材多反映本民族生活内容,如《布伯》、《侬智高》、《张四姐下凡》、《赶山》、《宝葫芦》、《红铜鼓》、《金花和银花》、《卜牙》、《文龙与肖尼》、《刘二打番鬼》、《莫一大王》、《百鸟衣》、《白马姑娘》、《夜明珠》、《玫瑰花》、《水轮泵之歌》、《解臼》、《双状元》、《双花配》、《牛郎》、《盘江渡》、《顺知戽海》、《换酒牛》、《穷山巨变》、《瞎子闹店》、《李元庆舂碓》、《薛平贵》、《金纱帕》、《瓦氏夫人》、《万年树》、《曲折的水沟》、广西现代壮剧《天上恋曲》、《第一书记》等。 | |||
== 分布地区 == | |||
壮剧主要是由7种流行在壮族的不同传统戏剧共同组成的,他们分别是:德靖木偶剧、马隘壮剧、田林壮剧、富宁壮剧、广南壮剧、隆林壮剧和师公戏。 | |||
德靖木偶剧流行于靖西、德保,马隘壮剧流行于靖西、德保、那坡;田林壮剧流传于田林、凌云、乐业、百色等桂西一带;富宁壮剧和广南壮剧,流传于文山富宁县;隆林壮剧流行于隆林;师公戏流传于武鸣、河池、宜山、来宾、贵县等地。 | |||
南路壮剧用南路壮话演出,主要分布在靖西、德保、那坡、天等、大新、田阳、田东等县;北路壮剧用北路壮话演出,主要分布于广西田林、西林、隆林、凌云、乐业以及云南富宁、南等县。 | |||
== 传承意义 == | |||
=== 传承价值 === | |||
壮剧植根于民族生活土壤之中,是壮族人民创造的历史悠久、独具特色的剧种,是东南亚地区的民族文化交流的桥梁。 | |||
壮剧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其题材内容、音乐唱腔、表演技艺等几乎融汇了壮族原生态文化,并通过舞台艺术形象来加以展示,成为壮族文化的宝库和传承的重要载体。 | |||
壮剧是在壮族民间歌舞和民间宗教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成,它经历了从事娱神、人神并媒,再到娱人为主的几个发展阶段;其唱腔也是从山歌小调、坐唱事到扮角色演唱的演变过程。同时,又吸取了汉族地方剧种的艺术养分,是民族文化交流的生动体现,对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发展史的研究具有实证性的价值。 | |||
=== 传承现状 === | |||
由于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壮剧受到多元文化和强势文化的冲击,生存出现危机。青年一代追求时尚,视壮剧为土俗,欣赏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热情锐减。随着壮剧老艺人相继去世,不少地方壮剧的传承出现断代,这一特色剧种开始自然消失。及时对壮剧进行抢救和保护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任务。 | |||
=== 传承人物 === | |||
'''张琴音''',女,壮族,1933年生,广西德保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广西壮族自治区申报。申报项目:壮剧。 | |||
'''闭克坚''',男,壮族,1936年生,广西田林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广西壮族自治区申报。申报项目:壮剧。 | |||
== 保护措施 == | |||
=== 政府支持 === | |||
田林当地政府把保护、继承和发展壮剧列入“十一五”规划之中,2007年起,田林县每年举办一次壮剧艺术节( 2015年后更名为“吼敢”壮剧节)。艺术节不仅成为壮剧的一次盛会,也是促进壮剧发展的激励机制。通过展演评出优秀剧团、优秀剧目、优秀演员、优秀编导,激发了编导、演职人员的创作热情,吸引更多的爱好者参与壮剧活动,推动了壮剧的普及发展。 | |||
田林县投入城乡戏台建设配套资金1500多万元,建成戏台96座,覆盖全县各乡镇,为各个剧团开展活动提供了硬件设施;投入人才培训费35万元,每年举办培训班,提高各业余剧团演员的表演水平,培养合格的壮剧表演人才。此外,县政府把扶持业余剧团经费纳入县财政预算,供剧团添置服装、乐器、道具,解决剧团活动经费等问题;政府每年投入300万元举办壮剧艺术节;2017年,政府还专门配套200万元资金,用于壮剧《祭瑶娘》的编排与提升。 | |||
=== 教育培训 === | |||
田林县加强壮剧辅导队伍建设,现全县能独当一面的壮剧辅导员已发展到20人,辅导员年均下乡辅导678人次。同时,田林县还成立壮剧艺术学校,加大了人才培训力度。2015年以来,全县共举办演艺培训班6期,参加培训人员达1200多人次。为方便教学,田林县还组织专家编写了《广西北路壮剧教程》一书,作为普及提高壮剧艺术的教材,供各剧团和壮剧艺术学校学习、辅导使用。 | |||
从2010年起,广西壮族自治区田林高中、乐里一小、乐里二小、乐里镇中心校、利周中心校、八桂中心校、定安中心校、旧州中心校等中小学校将壮剧文化引进校园,通过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培养了学生对戏曲艺术的兴趣。 | |||
== 社会影响 == | |||
'''重要节会''' | |||
2007年,广西田林县人民政府、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联合举办“壮剧艺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学术研讨会”。国内众多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就北路壮剧的历史、艺术特点、生存状况及保护、传承和发展对策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 |||
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期以及20世纪80年代初全区范围的北路壮剧普查与调研活动。2007年、2008 年,田林县政府分别策划了田林县北路壮剧文化艺术节、广西北路壮剧文化艺术节,同时邀请了全国各地的学者对北路壮剧展开了探讨。 | |||
'''重要演出''' | |||
2003年5月,小壮剧《九品官办宴》参加了山东博兴小品小戏国际大赛,获金奖。 | |||
2015年,小壮剧《灵燕戏虎》参加中国第四届少数民族戏剧汇演,获优秀剧目奖。 | |||
2017年11月5—6日,广西戏剧院创作的壮剧《冯子材》亮相于上海国际艺术节。 | |||
2018年4月,广西戏剧院创作的壮剧《冯子材》参与第28届上海白玉兰戏剧奖评选。 | |||
2018年8月,大型壮剧《瑶娘》参加了广西第十届剧展,获得桂花铜奖。 | |||
== '''相关院团''' == | |||
[[广西壮族自治区戏剧院|广西戏剧院]]|[[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壮剧团|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壮剧团]] | |||
[[分类:戏曲种类]] |
2023年6月19日 (一) 15:16的最新版本
壮剧,广西壮族戏曲剧种的统称,是在丰富的壮族民间文学、音乐、舞蹈和说唱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戏曲剧种,具有浓郁的民族和地方特色。旧时壮族自称“布托”,意即“土著者”、“本地人”,把北路壮戏称为“昌托”即“土戏”,以别于汉族剧种。
壮剧主要流行于左江、右江流域。按流行地区方言土语、音乐唱腔和表演风格的不同,可分为北路壮剧、南路壮剧和壮师剧三类。北路壮剧流行于右江流域,使用壮族北部方言,南路壮剧流行于中越边境的靖西、德保、那坡、天等、大新、田东、田阳一带等县,又称"呀哈嗨"戏、"马隘戏"、"汉龙戏",使用壮族南部方言。壮师剧又称"诗剧"、"唱诗"、"壮师"等,流行于桂中地区的红水河流域,是从"跳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历史溯源
由于壮剧是由7种不同戏剧组成的,所以壮剧具有其他戏曲所不具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在这种情况下就造成了壮剧的发展并不是由某一个戏曲的时间传承而发展的,而是由不同剧种共同并进这种平行形态构成的。
壮剧大约在清初已初具规模,清代中期有自己的剧作者、剧本和戏班。雍正时期已经比较成熟了。
壮剧在清同治、光绪年间已有演出。
北路壮剧最早称为"板凳戏",起源于民歌、唱诗和曲艺,原是壮族民间说唱的一种坐唱形式。劳动之余,由二三人坐在板凳上唱故事。清康熙二十年(1681)手抄唱本央白平调《太平春》即是此类唱本。
清乾隆三十年(1765)田林县组织龙城班,搭台演出以央白平调自编的唱本《农家宝铁》,即是北路壮剧最早的雏形。清嘉庆二十年(1815)成立半职业性的土戏班。当时土戏艺人已传了七代。第七代班主黄永贵曾参加过南宁的粤剧班社,抄了六十多个粤剧剧本,回乡后与第五代班主廖法仑合作将剧本译成壮语,并以土语形式演出。他还组成螺阳剧社,成为北路壮剧的代表。黄永贵根据章回小说《五虎平南》的故事情节编演了赞颂壮族民族英雄的大戏《侬智高》,最多时有六十四个演员同台演出,从此奠定了北路壮戏的基础。这一代是土戏的全盛时期。
南路壮剧最早形成于清道光年间。马隘人黄现炯早年流落南宁,在邕剧班当伙夫,道光二十五年(1845)返乡时将邕剧带回故乡并组班演戏,称为马隘土戏,初时用汉语演唱,但因演员不会汉语,改为由师傅在后台唱,演员在前台演的双簧形式演出。辛亥革命前后,逐渐发展为唱做和一的戏曲形式,改唱当地民歌,用壮语演唱,但仍保留了后台提词的习惯。建国后吸收流行在当地的提线木偶唱腔,使南路壮剧的唱腔更为丰富。南路壮剧的主要唱腔有平板、采花调、马隘调等,传统剧目有《解臼》、《双壮元》、《百鸟衣》等。
壮师戏在壮族地方叫"诗剧"、"唱诗"、"壮师"、"调师"。主要流传于河池、宜山、来宾、贵县、上林、武鸣、邕宁一带。是从师公歌舞(巫师跳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民间小戏。师公戏的舞蹈本身就是乐神的动作,"师公"即巫师,唱歌跳舞以娱神,称之为"傩"。 初时师公表演时穿红衣戴木制面具,后用纸画脸谱代替,1911年后才去掉面具,开始代妆表演。
壮族人所以迷恋于壮剧,除了戏的内容吸引人以外,乐神消灾、人寿年丰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南宋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就记述了壮族的歌唱风习:"广西诸郡,人多能合乐,城郊村落,祭祀、婚嫁、喜葬,无不用乐,虽耕田,亦必口相乐之。"
建国前各路壮剧都有自己的戏班,但都无职业班社。农忙时停锣,农闲时演出。民国后直至建国初期,南、北路壮剧各演各的,很少相互间的艺术交流,发展缓慢。解放后,壮族自治区各县纷纷成立业余剧团并编写剧本。在1955年全国群众业余音乐舞蹈会演时,根据民间故事改编的壮剧《宝葫芦》参加演出获得表演奖。这一时期创作的壮剧有《百鸟衣》、《猩猩外婆》等,形成一股创作新剧的高潮。1959年成立右江壮剧团,三路壮剧开始合流。1965年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壮剧团,此后又成立了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壮剧团及百色,德保等县壮剧团。这些剧团经常开展交流。
艺术特色
文化特征
由于壮剧是由7种流行在壮族人民生活区域的戏剧种类共同组成的,所以壮剧的唱腔也是复杂多变的,并不是统一的模式。 北路壮剧的音乐唱腔属联曲体形式,唱腔主要包括正调、平调、卜牙调、毛茶调、骂板、恨板、哭调、哀调等,部分角色有特定唱腔。除正调外,还有供不同角色使用的几种唱腔,如武士用“武公调”,老人用“老汉调”,丑角用“丑角调”等多种唱腔。
南路壮剧包括壮族提线木偶戏和马隘壮戏,唱腔主要包括平板、叹调、采花、喜调、快喜调、高腔、哭调、寒调、诗调等。南路壮剧在行腔时,还采用“一人唱众人和”的帮腔形式,演员在台上演唱,乐队在后台助唱。帮腔多用在起板首句和唱段收尾的衬词、拖腔,末句为重句全帮。这种帮腔手法,无论在制造舞台气氛,烘托剧情环境,还是对人物内心感情的揭示、渲染等方面,都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
壮剧的主要唱腔叫正调,女角色起唱都带“快哥来”3字,意即是“哥快来”,男角色起唱都带“依阿里”3字,意即是“妹在哪里”,明显带着壮族情歌风味。
壮剧主要唱腔的唱词,都保持了壮族传统民歌的特有韵律结构、押腰脚韵形式。所谓“腰脚韵”,即上一句的末一个字与下一五字句的第二或第三字,七字句的第五字互相押韵。
音乐
壮剧的音乐曲调充满着壮族民歌风味,而且每个曲调都是结合行当来伴奏。大调是用于伴奏小旦的唱腔的。曲调婉转抑扬,异常优美。多半是用十六分音符,全曲以曲子的第一句为主。反调是用于伴奏武生打仗时用,节奏强烈,多用八分音符及四分音符,十六分音符很少用。沙调是小生出场时的伴奏曲,附点八分音符二分音符较多。过场调是旦角走路时的伴奏曲,旦角走路时作舞蹈身法,用扇子遮脸,走一步要半蹲一下。这支曲调也可以说是一支舞蹈伴奏曲,华丽、优美、感人。皇帝出场有时也用过场调伴奏。加冠调只能用于皇帝出场时用,多半是八分音符及十六分音符,婉转动听,非常柔和。
乐器
壮剧的伴奏乐器主要是马骨胡,用马腿骨做琴筒,金属弦,比京胡细长,音色清脆、明亮。配器是土胡、葫芦胡和二胡、三弦、箫筒或笛子,有时吹奏木叶作为辅助,此外还有木鱼、小鼓、大钹、星锣、高边锣等打击乐器。其中以师公戏的蜂鼓最有特色,音色沉厚,音响如瓮瓮声。
壮剧的伴奏音乐,一般采用多声部的手法,各种乐器定弦不同,在旋律上形成多种的和声关系,演奏起来饶有情趣。
北路壮剧主要以马骨胡、葫芦胡、月琴等伴奏乐器;南路壮剧主要以清胡、厚胡、小三弦等为伴奏乐器;壮师戏以蜂鼓、锣、钹和无膜笛为伴奏乐器;富宁壮剧主要以土锣、土鼓、错、钹和土二胡、土三弦、笛、唢呐等为伴奏乐器。
广南壮剧的伴奏乐器有胡琴、二胡、三弦、月琴等。打击乐器有脆鼓、大鼓、铣锣、大锣、大小钹、大号等。
演技
南北路壮剧的表演,皆有特色。北路壮剧的表演,生、旦都拿扇子,丑行彩旦用团扇,小生、花旦用折扇。南路壮剧的表演,角色也有分工。花脸分大小花脸,小生有文生、武生,旦角有正旦、武旦、老旦。师公戏的表演,早期有72种面具,每种代表一类人物,各有自己的典型身段。以后创作、改编演出的《红铜鼓》《夜明珠》《玫瑰花》《百鸟衣》《水轮泵之歌》等,皆博得观众的好评。壮师戏表演初时着红衣戴木面具,后改为化装着戏服。
广南壮剧演出有“文不离扇,武不离刀,侧身出场,台中亮相,先礼后唱,拜揖入场”的传统表演程式。文官出场的“上引台”程式接近汉族剧种的“排朝”;武将出场的“上跳台”接近滇剧早期的“推衫子”。
道具
广南壮剧的表演特点是舞蹈性强,以扇子为主要道具,生用团扇,旦用折扇。 广南壮剧演出前由班主进行开台仪式。在后台设一香案,烧香3炷,酒3杯,敬献戏神,班主口中念念有词,祈祷演出成功,乞求神灵保佑全村寨人安畜旺、五谷丰登,演出结束,以同样形式收台。
广南壮剧演出一般是在广场上垒土台或用石条木板搭临时戏台,顶上盖一块大布篷,一块横幕从中一隔,分为前台和后台两部分。横幕中画麒麟、龙凤等图案,两边挂门帘,帘上画荷花、石榴、寿星等图案;后台置条桌一张,上供老郎神牌位。两边放衣箱、头盔、把子等;前台置一桌二椅,文场居左,武场居右,戏师傅坐在桌后提示台词,指挥演出。
主要分类
1.北路壮剧
广西北路壮剧以马骨胡、葫芦胡、月琴等为伴奏乐器。马骨胡用马腿骨做琴筒,金属弦,比京胡细而长,音乐清脆、明亮。剧目有《卜牙》、《文龙与肖尼》、《刘二打番鬼》等。北路壮剧的音乐唱腔属联曲体形式,主要包括正调、平调、卜牙调、毛茶调、骂板、恨板、哭调、哀调等。部分角色有特定唱腔,除《正调》外,还有供不同角色使用的几种唱腔,如武士用"武公调",老人用"老汉调"、丑角用"丑角调"等多种曲版。北路壮剧的表演,生、旦都拿扇子,丑行彩旦用团扇(葵扇),小生、花旦用折扇。
清乾隆年间北路壮剧形成初期尚无行当划分,演男青年的叫"甫冒"(壮语译音,下同),演女青年的叫"勒肖",演老头子的叫"老布",演老太婆的叫"老虾"(音"娅"),演强盗的叫"甫贼",演仙人的叫"布仙"。清道光年间大至分为生、旦、老、丑等行。清光绪中叶以后,逐渐形成生、旦、武、丑诸行。再往后,行当划分更细。
2.南路壮剧
南路壮剧源于当地民间歌舞,因受提线木偶戏的影响,最初为唱做分开的"双簧式"演唱形式,后逐渐丰富发展而为戏曲形式。唱时常用"呀哈嗨"衬腔,故又叫"呀嗨戏"。伴奏乐器以清胡(比京胡略大)、厚胡(又叫土胡,比中胡短粗)、小三弦为主。剧目有《解臼》、《双状元》、《双花配》、《宝葫芦》、《百鸟衣》等。
主要唱腔有平板、叹调(慢板类);采花、喜调(中板类);快喜调、高腔(快板类);哭调、寒调、诗调(散板类)等,南路壮剧在行腔时,还采用"一人唱众人和"的帮腔形式,演员在台上演唱,乐队在后台助唱。帮腔多用在起板首句和唱段收尾的衬词、拖腔,末句为重句全帮。这种帮腔手法,无论在制造舞台气氛,烘托剧情环境,还是对人物内心感情的的揭示,渲染等方面,都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
南路壮剧的表演,角色也有分工,行当大略分为生、旦、净、丑四行,花脸分大小花脸,小生有文生、武生,旦角有正旦、武旦、老旦。
壮剧生、旦、净、丑的表演特点是:生行表演温柔、大方、朴实,常用中八字步与正、反摆手法,显示出壮族男子汉的气势。旦行常用转扇舞等身段,表演娇媚灵巧,显示壮族女子的风姿。净行常用重八字步、虎掌,显示壮族武士之风,表演豪放。丑行常用多种眼法、手法、步法,表演灵活多变,诙谐、滑稽。
3.壮族师公戏
壮族师公戏脱胎于壮族民间师公教的祭祀娱神歌舞,表演初时着红衣戴木面具,后改为化装着戏服,以蜂鼓、锣、钹和无膜笛伴奏,剧目有《莫一大王》、《白马姑娘》等;流行于云南的富宁壮剧及广南壮剧受汉族地方戏曲影响较大。
师公戏的表演,早期有七十二种面具,每种代表一类人物,各有自己的典型身段。以后创作、改编演出的《红铜鼓》、《夜明珠》、《玫瑰花》、《百鸟衣》、《水轮泵之歌》等都博得观众的好评。
代表剧目
壮剧的剧目比较丰富,现在能说出名字的有340多出。其中,一类是反映民族斗争历史故事及神话故事的;一类是根据演义小说改编的连台本;另一类是取材于民间唱话的;还有就是生活小戏及创作、改编的剧目,如《刘三姐》、《螺蛳姑娘》、《梁山伯与祝英台》,移植剧《焦裕禄》等。壮剧题材多反映本民族生活内容,如《布伯》、《侬智高》、《张四姐下凡》、《赶山》、《宝葫芦》、《红铜鼓》、《金花和银花》、《卜牙》、《文龙与肖尼》、《刘二打番鬼》、《莫一大王》、《百鸟衣》、《白马姑娘》、《夜明珠》、《玫瑰花》、《水轮泵之歌》、《解臼》、《双状元》、《双花配》、《牛郎》、《盘江渡》、《顺知戽海》、《换酒牛》、《穷山巨变》、《瞎子闹店》、《李元庆舂碓》、《薛平贵》、《金纱帕》、《瓦氏夫人》、《万年树》、《曲折的水沟》、广西现代壮剧《天上恋曲》、《第一书记》等。
分布地区
壮剧主要是由7种流行在壮族的不同传统戏剧共同组成的,他们分别是:德靖木偶剧、马隘壮剧、田林壮剧、富宁壮剧、广南壮剧、隆林壮剧和师公戏。 德靖木偶剧流行于靖西、德保,马隘壮剧流行于靖西、德保、那坡;田林壮剧流传于田林、凌云、乐业、百色等桂西一带;富宁壮剧和广南壮剧,流传于文山富宁县;隆林壮剧流行于隆林;师公戏流传于武鸣、河池、宜山、来宾、贵县等地。
南路壮剧用南路壮话演出,主要分布在靖西、德保、那坡、天等、大新、田阳、田东等县;北路壮剧用北路壮话演出,主要分布于广西田林、西林、隆林、凌云、乐业以及云南富宁、南等县。
传承意义
传承价值
壮剧植根于民族生活土壤之中,是壮族人民创造的历史悠久、独具特色的剧种,是东南亚地区的民族文化交流的桥梁。
壮剧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其题材内容、音乐唱腔、表演技艺等几乎融汇了壮族原生态文化,并通过舞台艺术形象来加以展示,成为壮族文化的宝库和传承的重要载体。
壮剧是在壮族民间歌舞和民间宗教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成,它经历了从事娱神、人神并媒,再到娱人为主的几个发展阶段;其唱腔也是从山歌小调、坐唱事到扮角色演唱的演变过程。同时,又吸取了汉族地方剧种的艺术养分,是民族文化交流的生动体现,对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发展史的研究具有实证性的价值。
传承现状
由于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壮剧受到多元文化和强势文化的冲击,生存出现危机。青年一代追求时尚,视壮剧为土俗,欣赏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热情锐减。随着壮剧老艺人相继去世,不少地方壮剧的传承出现断代,这一特色剧种开始自然消失。及时对壮剧进行抢救和保护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任务。
传承人物
张琴音,女,壮族,1933年生,广西德保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广西壮族自治区申报。申报项目:壮剧。
闭克坚,男,壮族,1936年生,广西田林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广西壮族自治区申报。申报项目:壮剧。
保护措施
政府支持
田林当地政府把保护、继承和发展壮剧列入“十一五”规划之中,2007年起,田林县每年举办一次壮剧艺术节( 2015年后更名为“吼敢”壮剧节)。艺术节不仅成为壮剧的一次盛会,也是促进壮剧发展的激励机制。通过展演评出优秀剧团、优秀剧目、优秀演员、优秀编导,激发了编导、演职人员的创作热情,吸引更多的爱好者参与壮剧活动,推动了壮剧的普及发展。 田林县投入城乡戏台建设配套资金1500多万元,建成戏台96座,覆盖全县各乡镇,为各个剧团开展活动提供了硬件设施;投入人才培训费35万元,每年举办培训班,提高各业余剧团演员的表演水平,培养合格的壮剧表演人才。此外,县政府把扶持业余剧团经费纳入县财政预算,供剧团添置服装、乐器、道具,解决剧团活动经费等问题;政府每年投入300万元举办壮剧艺术节;2017年,政府还专门配套200万元资金,用于壮剧《祭瑶娘》的编排与提升。
教育培训
田林县加强壮剧辅导队伍建设,现全县能独当一面的壮剧辅导员已发展到20人,辅导员年均下乡辅导678人次。同时,田林县还成立壮剧艺术学校,加大了人才培训力度。2015年以来,全县共举办演艺培训班6期,参加培训人员达1200多人次。为方便教学,田林县还组织专家编写了《广西北路壮剧教程》一书,作为普及提高壮剧艺术的教材,供各剧团和壮剧艺术学校学习、辅导使用。
从2010年起,广西壮族自治区田林高中、乐里一小、乐里二小、乐里镇中心校、利周中心校、八桂中心校、定安中心校、旧州中心校等中小学校将壮剧文化引进校园,通过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培养了学生对戏曲艺术的兴趣。
社会影响
重要节会
2007年,广西田林县人民政府、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联合举办“壮剧艺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学术研讨会”。国内众多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就北路壮剧的历史、艺术特点、生存状况及保护、传承和发展对策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期以及20世纪80年代初全区范围的北路壮剧普查与调研活动。2007年、2008 年,田林县政府分别策划了田林县北路壮剧文化艺术节、广西北路壮剧文化艺术节,同时邀请了全国各地的学者对北路壮剧展开了探讨。
重要演出
2003年5月,小壮剧《九品官办宴》参加了山东博兴小品小戏国际大赛,获金奖。
2015年,小壮剧《灵燕戏虎》参加中国第四届少数民族戏剧汇演,获优秀剧目奖。
2017年11月5—6日,广西戏剧院创作的壮剧《冯子材》亮相于上海国际艺术节。
2018年4月,广西戏剧院创作的壮剧《冯子材》参与第28届上海白玉兰戏剧奖评选。
2018年8月,大型壮剧《瑶娘》参加了广西第十届剧展,获得桂花铜奖。
相关院团
免责声明
神州戏曲百科的词条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收集,如您发现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或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szxqweb@163.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