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汉剧:修订间差异

来自戏曲百科-神州戏曲网
(创建页面,内容为“地方大戏剧种。兼有高、弹、昆三种声腔,目前以演唱弹腔为主。历史上称“宝华部”、“文华斑”等戏班名,亦曾称沅河戏…”)
 
无编辑摘要
 
(未显示2个用户的4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地方大戏剧种。兼有高、弹、昆三种声腔,目前以演唱弹腔为主。历史上称“宝华部”、“文华斑”等戏班名,亦曾称沅河戏、汉戏。本世纪五十年代初,参加省、中南区及全国会演,曾称为常德戏。1953年,改称常德湘剧,1957年改名为常德汉剧。不少人认为名称不够准确,近年有正名之议。
  常德汉剧是湖南省的地方传统戏曲之一。以湖南常德、桃源、汉寿、慈利为中心,流行于洞庭湖西岸各县及黔阳、湘西自治州一带,并远及湖北西南部和贵州东部地区。


常德汉剧的早期历史,文献无征。据艺人传说,最先进入的是弋阳腔。常德老郎庙旧藏署有“永乐二年华胜班置”字样的太平缸一口,毁于民国八、九年间,五十年代尚健在的高龄艺人有曾目睹者。
  常德汉剧兼有高腔、弹腔、[[昆曲]]3种声腔,现以演唱弹腔为主。它与[[荆河戏]]、[[巴陵戏]]的声腔、剧目及表演风格大体相近。


明万历间,常德地区的戏曲活动甚为兴盛。进入常德的弋阳腔早已衍变为当地高腔,遍及城乡。袁中道《珂雪斋近集》卷一《再游桃花源记》中载:“在(桃源)桃花观,邑人江伯通、张阿蒙诸公,携酒宫中,携得村伶—部佐酒。”在袁中道另一著作《游居柿录》卷八中,也记载了此事:“张阿蒙诸公携E宫中,带得弋阳梨园一部佐酒。”两文对照,“村伶一部”是本地高腔班无疑。除高腔外,昆曲当时也很流行。万历间常德的荣王朱翊诊是“音律刻漏,咸穷厥妙”者,他与龙膺经常讨论戏曲,并有诗咏及当时王府演出盛况。龙膺著有《蓝桥记》、《金门记》两部传奇,《金门记》曾在常德龙膺家“九芝堂”演出,九芝堂故址在今常德市大西门内。龙膺还写有“腔按昆山磨嗓管,传批《水浒》秃毫尖”之句。龙膺的另一首诗中有:“何物最娱庸俗耳,敲锣打鼓闹青阳。”说明在当时进入常德地区的青阳腔也很有影响。
== 剧种介绍 ==
[[文件:Hj0224163519.jpg|替代=常德汉剧《白蛇传》剧照,丁松(左)饰许青|缩略图|'''常德汉剧《白蛇传》剧照,丁松(左)饰许青''']]
  常德汉剧是湖南的地方大戏剧种之一,以常德为中心,流行于湘西北、鄂西南并远及黔东。武陵戏起源于明代,20世纪初,武陵戏兴盛,各地戏班林立,名艺人辈出。现存传统剧目约500个,其中高腔剧目30个,弹腔剧目占90%以上。


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顾彩有湘鄂西之游,所著《容美纪游》中,谈及当时容美土司家设的戏班情况:声腔有“吴腔”、“秦腔”、“苏腔”。旧容美辖有湖南石门部分地区,秦腔、苏腔注入常德汉剧是很自然的。
  武陵戏唱腔以弹为主,夹有"南北反"、"汰腔"、"丑腔"、"草鞋板"、"子母调"等,构成武陵戏特有弹腔。乐器以土、苏、京三套锣鼓结合使用,有其特色。角色行当分生、旦、净、卫四大行。戏班一般以生行应工戏为主,角色18人,生行常有9人,故有"生半边"之说,表演艺术注重"内八块""外八块"的基本功.


又据王昶《雪鸿再录》、《使楚丛谭》等书,自述于乾隆末年多次在常德、澧州诸地,由府州官吏“招饮观剧”。有次在澧州,则“以安庆优伶祗应,呕呕唧唧,亦颇怡然”。这时虽仍有高、昆流行,但由于徽班艺人进入的影响,已逐渐转入以弹腔南北路(皮簧腔)为主的时代。
  常德汉剧主要流行于常德、桃源、汉寿、慈利诸县市,以及西洞庭湖滨与湘西一带,并远及湖北、贵州部分地区。有高、弹、昆3种声腔,清代末年形成以弹腔为主的局面,采用中州韵与常德方言相结合的统一舞台语言。


常德老郎庙嘉庆残碑载,“有戏班十余个,每班五十余人。”这里说明清乾、嘉间常德地方戏规模益大,进入常德府城演出的戏班已多达十余个,艺人六、七百人。从清嘉庆、道光时起,虽有古老的华胜、华升、元秀和后来的华庆等班仍唱高、昆老腔,一般称为“高腔班”,但他们逐渐地在城市不能支持而转入乡镇。另一部分班社,如瑞凝、天元、松秀等,适应时世,渐以弹腔为主。道光二十五年,桃源人李标还兴办了专唱弹腔的文华科班。在清末民初形成了以弹腔占绝对优势,并以天元、瑞凝、文华、同乐四大名班为代表的局面。至民国七、八年间,高腔班绝迹,高腔剧目的演出更日渐减少。
== 剧种历史 ==
  常德地区弋阳腔传入较早,于明代万历年间戏曲活动已颇兴盛,据袁中道《游居柿录》和龙膺《答中原音韵问》等文记载,除弋阳腔外,并有昆山腔、青阳腔、楚调流行。当时的楚调,即指由弋阳腔演化而来的高腔。


常德汉剧以常德、桃源、汉寿、石门、慈利诸县市为根据地,流行于西洞庭湖滨各县与黔阳、湘西自治州一带,并远及于湖北、贵州的部分地区,观众面甚广,比如清末民初的春华、紫云等班社,曾长期辗转于沅水上游的沅陵、芷江等地,并至贵州的镇远、铜仁。一方面与辰河高腔同台演出,给辰河戏弹腔的发展以积极影响;一方面又分班立业,在铜仁等地生根。清末民初,同乐班还先后几次去武汉演出,众多的班社则经常沿长江或入鄂西南各县演出,本世纪五十年代,天元班便固定在湖北的公安县。据1963年统计,湖南境内常德汉剧专业剧团共有八个,演职员五百余人。在流行区域内,普遍都有演唱常德汉剧的围鼓堂,或者围鼓坐唱,或者挂衣登台,著名的有常德庆丰堂、桃源竹林社等,近三十年来则发展为业余剧团。它们是常德汉剧不可忽视的民间基础,又是常德汉剧艺术人材的后备军,名演员周凤艳、李福祥,名乐师刘炎卿等,便是出身于围鼓堂的。
  清康熙以来,又有秦腔、苏腔、徽调等传入,至乾隆、嘉庆年间,弹腔南北路(皮簧)逐渐成为常德汉剧的主要声腔,高腔和昆腔逐渐衰落。1910年前后,弹腔占优势,出现天元、瑞凝、文华、同乐4大名班。


常德汉剧演员培训,有科班制与带徒制两种形式。科班,绝大多数为三年制。进行三个月腰腿和嗓音等项基本功训练,结合排出一定数量的开蒙戏,便巡回乡镇,进行营业演出,并通过边学边演,逐步增加各行应工剧目。子弟进入科班,命名历有成法,即以一字表示班辈,与一定的诗句中的某字分别行当联结而定。命名诗是:松柏长青茂,福禄寿喜财(生行用);猛勇刚强泰,金魁耀满台(净行用);香娥秀美风,芝兰翠菊开(旦行用);彩锦明春朗,荣华富贵来(丑行或其他行补充用)。三元班成名艺人有:老生艾元松、易元柏、袁元长、罗元青、张元福,小生王元禄、罗元喜,净行向元金、杨元魁等。前一字代表科班班名,后一字标明行当。
  1949年以前,一般称之为常德班、沅河戏,也有叫"汉戏"的,可能是由于后期的弹腔受湖北汉剧影响之故而得名。1949年后,曾称为"常德湘戏",1957年后改称为"常德汉剧"。


由于早期科班失考,最早只能追溯到清代道光,咸丰间的文华班。据常德、桃源、汉寿等县市统计,确切知道班名、设班地点、教师、出科名艺人的科班,计有四十多班,其中设在桃源境内的达半数以上。故常德汉剧艺人出自桃源者最多。自辛亥革命至抗日时期的二十六年间,共有科班三十余个,其后抗战流亡,舞台辍演,艺人丧乱,元气大伤。接着十余年科班中断,几将后继无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常、桃、汉等地先后设立演员训练班,从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初,经过多期培训,涌现出一批新秀,今天已成为常德汉剧舞台的主力。七十年代后期,常德地区戏校已设立常德汉剧科。
== 剧种唱腔 ==
[[文件:Sd0224164003.jpg|替代=1979年桃源汉剧团现代戏《发霉的钞票》剧照|缩略图|1979年桃源汉剧团现代戏《发霉的钞票》剧照]]
  常德汉剧音乐,包括高、弹、昆三大声腔和部分民间小曲。


常德汉剧剧目,自清末以来,即以弹腔戏为主,高腔戏次之,昆腔戏最少。据六十年代已抄录的剧本统计,共有剧目四百五十余个,其中弹腔剧目占百分之九十以上。弹腔剧目一般分为“江湖戏”与“一家戏”两大类。各班共通均能演的叫“江湖戏”,四大名班戏路不同而各有特长的一批剧目则称为“一家戏”。
  '''高腔'''有弋阳腔的根底,又受了青阳腔的影响,并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唱腔与本地方言声调结合紧密,加之大量运用当地的民间音乐,如在本地傩愿腔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一批曲牌,地方味很浓。某些与其他高腔基本相同的腔句由于旋法不同,特别是在腔尾部分融合了本地的劳动号子音调,改变了落音,因而形成的宫调式曲牌,既在常德高腔中占有重要地位,且在其他高腔中也不多见。除了“一唱众和”与锣鼓随腔相结合这一基本演唱形式之外,还采用唢呐帮腔。


“一家戏”中,瑞凝班长于隋唐戏与“背时的宋江”戏(即《乌龙院》、《浔阳楼》等宋江上梁山以前的戏),还有所谓“五洞戏”,即《黄石洞》、《芭蕉洞》、《琵琶洞》、《五花洞》、《盘丝洞》。天元班则以演三国、两汉、封神故事为其专长,还有《百花诗》、《金凤寨》、《宝莲灯》、《清风亭》等剧。文华班以演“行时的宋江”(即宋江上梁山之后故事)戏以及《岳飞传》、《西游记》故事为特长,此外尚有该班的“十大名剧”:《一令关》、《双蝴蝶》、《三招安》、《泗水关》、《五凤吟》、《六打华府》、《七星灯》、《八盘山》、《九人头》、《十美图》。同乐班也有自己的“八大名剧”,即《齐星楼》、《八卦阵》、《紫金山》、《木羊阵》、《嘉桂岭》、《天马山》、《北邙山》、《西厢记》,此外还有依据《施公案》、《彭公案》编演的“山头戏”。
  '''昆腔''',艺人习惯地称为吹腔。早期昆腔剧目失考。晚近所保留的如《天官赐福》用〔醉花阴〕一套,《大封相》用〔油葫芦〕—套,《小封相》用〔村里迓鼓〕,另有〔粉蝶儿〕一套等,全为北曲套式。只有称之为“九腔”的一堂,系〔新水令〕与〔步步娇〕等曲相联的南北合套,南曲成分也少而又无赠板。昆腔曲牌有近两百支。除用于上述少量的“吉庆戏”以外,大多作为起堂、登朝、发兵、行路、修书、饮宴等场合的伴奏,又多由有词而变为无词的器乐吹打曲,吹的技巧颇见工力。


“一家戏”的产生和发展,原因复杂。四大名班各有一批代表性艺人,在艺术上各有发挥创造。加上各班之间互相竞争,避人所善,尽己所长,这就使得一些“江湖戏”逐渐加工成为某一戏班所擅演的剧目,同时各班还新编和引进了一些新剧目。“一家戏”从剧目内容到表演、音乐,都有一些与他班所不同的“门坎”。
  '''弹腔''',又称“南北路”,广泛运用的是南路、反南路、北路三种腔调,板式有导板、慢三眼、一流(原板)、二流(流水板)、三流(消眼,即散板)、快打慢唱(摇板)、哭头等。其中生行《访普》、旦行《祭江》等剧所用的正南路慢三眼旋律迂回多变,称为“马头三眼”。旦脚《落花园》剧中的反南路慢三眼,八句唱词设置了富于变化的八句大腔,称为“八块屏”。用于关羽《盘貂》剧中的南路关东调,系正南路腔移高五度并用假声演唱,高亢激越。用于关羽《华容挡曹》剧中的北路关东调,定北路“6—3”弦,以关东调导板起腔,南北路交融,曲调高昂挺拔,曲情富于变化,是有名的“九腔十八板”,为关羽专用腔。


高腔剧目早期有“四十八本目连”(包括日连、观音、三国、岳传各十二本)及大量传奇,但到四十年代后期已近失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通过抢救、挖掘,曾恢复上演的近三十个。如《祭头巾》、《思凡》、《金殿配》、《葵花井》、《赐马挑袍》、《松林收女》、《闹酒馆》、《三怕老婆》等。在民间木偶艺人中,尚有纯唱连台大本戏的<观音》班。
  弹腔中另有一些很有特色的唱腔,如南反北、子母调、呔腔、丑脚腔、草鞋板等。


高腔《破窑记》中的《蒙正观匾》与《槐荫记》中的《仙姬送子》等单折,过去被列为吉庆戏,现亦失传。
  乐队也叫场面。旧制“三箱七场面”。七人场面中,一人打小锣兼捡半边场,乐手必须文武兼工,一专多能。历代名师辈出,较早有张恒盛(鼓)、覃大王(胡琴)、陈狮子(胡琴)、赵起文(大锣)等,稍后有曾花八(鼓)、蔡春生、唐相九、谭明哲以及“桃源三生”(吴连生、周谷生、刘两生),再后有赵湘成等。陈狮子的琴,能把里外弦互换,同样演奏;常德人还有“到鼎盛(戏院)听场面去”的特别爱好,亦可见伴奏音乐之水平。常德汉剧以弓马戏见长,故对打击乐很重视,有“锣鼓半台戏”之说。打击乐兼用土、苏、京三套锣鼓。还有不少用于一家戏的“一家点子”。


常德汉剧音乐,包括高、弹、昆三大声腔和部分民间小曲。
  常德汉剧唱念字音,采用“中州韵”拼读标准与常德方言声调相结合的统一舞台语言。


高腔有弋阳腔的根底,又受了青阳腔的影响,并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唱腔与本地方言声调结合紧密,加之大量运用当地的民间音乐,如在本地傩愿腔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一批曲牌,地方味很浓。某些与其他高腔基本相同的腔句由于旋法不同,特别是在腔尾部分融合了本地的劳动号子音调,改变了落音,因而形成的宫调式曲牌,既在常德高腔中占有重要地位,且在其他高腔中也不多见。除了“一唱众和”与锣鼓随腔相结合这一基本演唱形式之外,还采用唢呐帮腔。
  脚色分生、旦、净、丑四大行。以生行重工戏为多,其人数也最多,故有“生半边”之说。


昆腔,艺人习惯地称为吹腔。早期昆腔剧目失考。晚近所保留的如《天官赐福》用〔醉花阴〕一套,《大封相》用〔油葫芦〕—套,《小封相》用〔村里迓鼓〕,另有〔粉蝶儿〕一套等,全为北曲套式。只有称之为“九腔”的一堂,系〔新水令〕与〔步步娇〕等曲相联的南北合套,南曲成分也少而又无赠板。昆腔曲牌有近两百支。除用于上述少量的“吉庆戏”以外,大多作为起堂、登朝、发兵、行路、修书、饮宴等场合的伴奏,又多由有词而变为无词的器乐吹打曲,吹的技巧颇见工力。
  表演艺术,很重视基本功锻炼,叫做“八大块”功夫。“八大块”有内外之分:“外八块”即头、眼、口,手、腰、腿、裆、罡八门功夫;“内八块”即喜、怒、悲、愁、惊、疑、呆、癫的感情表达。内外八大块功夫是互相联系的。表演上既有严格的行当分工,但为了塑造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又能突破行当。比如净行在《牛皋下书》中所扮牛皋,穿女红官衣,戴乌纱帽,上马离营肘,以矮限筋裆走鸦雀路(旦行基本步法)。净行重在工架,凶猛有余,而繁复身段与做派则不如生脚,故《李母骂金》的金兀术、《三打王英》的王英、《张奎偷营》的张奎,长期成为生脚开脸戏。


弹腔,又称“南北路”,广泛运用的是南路、反南路、北路三种腔调,板式有导板、慢三眼、一流(原板)、二流(流水板)、三流(消眼,即散板)、快打慢唱(摇板)、哭头等。其中生行《访普》、旦行《祭江》等剧所用的正南路慢三眼旋律迂回多变,称为“马头三眼”。旦脚《落花园》剧中的反南路慢三眼,八句唱词设置了富于变化的八句大腔,称为“八块屏”。用于关羽《盘貂》剧中的南路关东调,系正南路腔移高五度并用假声演唱,高亢激越。用于关羽《华容挡曹》剧中的北路关东调,定北路“6—3”弦,以关东调导板起腔,南北路交融,曲调高昂挺拔,曲情富于变化,是有名的“九腔十八板”,为关羽专用腔。
== 剧种剧目 ==
  据已抄录的剧本统计,传统剧目有450余个,弹腔戏占百分之九十以上。一般分两大类,各班共演的剧目叫"江湖戏";清末以来 4大名班各自擅演而又各有特长的剧目叫"一家戏"。江湖戏中各行都有功底戏。生行有所谓"三杀五图"、"七山四斩",如《打渔杀家》《八义图》《定军山》《斩信哭头》等;花脸行有所谓"五关七打"、"三烧两逼",如《草桥关》《打銮铡侄》《火烧濮阳》《曹操逼宫》等;小生行有《黄鹤楼》《白罗衫》等;旦行有《天门阵》《白蛇传》等;老旦行有《辞朝》,《望儿楼》等;丑行有《拦马》《盗鸡》《九锡宫》等,多以杀伐打斗,炽烈火爆见长。


弹腔中另有一些很有特色的唱腔,如南反北、子母调、呔腔、丑脚腔、草鞋板等。
== 历史地位 ==
  常德汉剧的"四大名班"不是官府赐予的封号,而是在长期艺术实践中人民群众有口皆碑的爱称。在二十世纪的前半个世纪里,"四大名班"可谓家喻户晓、名震湘西北,在湖南的文化发展史上具有不可低估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其声誉还远及湖北、贵州和四川。"一家戏"的形成,极大地丰富了常德汉剧的剧目内容:


乐队也叫场面。旧制“三箱七场面”。七人场面中,一人打小锣兼捡半边场,乐手必须文武兼工,一专多能。历代名师辈出,较早有张恒盛(鼓)、覃大王(胡琴)、陈狮子(胡琴)、赵起文(大锣)等,稍后有曾花八(鼓)、蔡春生、唐相九、谭明哲以及“桃源三生”(吴连生、周谷生、刘两生),再后有赵湘成等。陈狮子的琴,能把里外弦互换,同样演奏;常德人还有“到鼎盛(戏院)听场面去”的特别爱好,亦可见伴奏音乐之水平。常德汉剧以弓马戏见长,故对打击乐很重视,有“锣鼓半台戏”之说。打击乐兼用土、苏、京三套锣鼓。还有不少用于一家戏的“一家点子”。
  从1953年成立常德市戏曲改进委员会到1962年成立常德专暑汉剧挖掘继承委员会,常德文化部门先后集中老艺人和文艺工作者,共记录传统剧目450个,并与湖南省戏曲研究室合编成《湖南戏曲传统剧目/常德汉剧》专集46集,共收剧本152个,规模位列全省之首。这些剧目中,仅在"四大名班"内演出的"一家戏"就占有相当的比重,而且,传统剧目中的经典之作都来自"一家戏"。这些剧目的产生,是常德汉剧各大戏班在长期艺术实践中磨练的结果,也是被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予以肯定的产物。


常德汉剧唱念字音,采用“中州韵”拼读标准与常德方言声调相结合的统一舞台语言。
  名角的辈出,造就了常德汉剧一批又一批的艺术精英:"四大名班"在创造"一家戏"的过程中,也培养和推介了自己一代又一代的"名角"。仅以解放前后为例,瑞凝班的生行文绍禄、邹清福、王明寿,净行罗武刚、王青松,场面谭兴陔、王明清,天元班的生行艾元松、万千元,小生戴华美,旦角灵芝草,文华班的生角朱明禄,小生钟华飞,同乐班的生角罗炳太,小生罗炳银,旦角李福祥、萧兰芬等等,都是活跃在常德汉剧舞台上红及一时的艺术之星。他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仅自己闪耀着艺术光芒,而且还为常德汉剧的继承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原同乐班艺人李福祥于1952年先后参加湖南省、中南区和全国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其主演的高腔《思凡》一剧连连夺奖,其本人亦获"优秀演员奖",1956年,在荆州专区和湖北省首届戏剧观摩会演中,原天元班艺人万千元、王元禄、王鸣凤、燕家刚等12人获奖,同年,原天元班名丑邱吉彩参加湖南省戏曲艺术团赴京汇报演出高腔《祭头巾》一剧,评价极高,成为文化部第批授奖剧目。


脚色分生、旦、净、丑四大行。以生行重工戏为多,其人数也最多,故有“生半边”之说。
  继承了汉剧高腔,保存了文化遗产:常德汉剧演唱的声腔有高腔、昆腔、弹腔以及杂腔小调。目前,常德汉剧以弹腔为主,高腔次之。高腔是一种古老的戏剧演唱形式,旧有"三十六腔(基本腔)、七十二调板(曲牌)","九板十三腔、九腔十八板"之说,由于大量剧目失传,牌名遗忘,曲目、曲体较难清理。高腔有"流水"(滚唱)和帮腔,腔流结合,有人声帮腔和唢呐帮腔两种形式。其帮腔又与沅水流域的船夫号子和扎排号子有着密切的关系。唱腔中,除地方方言外,还融合着本地巫腔、傩愿腔、渔鼓调等。可以说,常德高腔是一种相当古老,颇具地方特色的人类文化遗产。


表演艺术,很重视基本功锻炼,叫做“八大块”功夫。“八大块”有内外之分:“外八块”即头、眼、口,手、腰、腿、裆、罡八门功夫;“内八块”即喜、怒、悲、愁、惊、疑、呆、癫的感情表达。内外八大块功夫是互相联系的。表演上既有严格的行当分工,但为了塑造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又能突破行当。比如净行在《牛皋下书》中所扮牛皋,穿女红官衣,戴乌纱帽,上马离营肘,以矮限筋裆走鸦雀路(旦行基本步法)。净行重在工架,凶猛有余,而繁复身段与做派则不如生脚,故《李母骂金》的金兀术、《三打王英》的王英、《张奎偷营》的张奎,长期成为生脚开脸戏。
  2006年3月,文化部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上,常德高腔很荣幸地被列入,这为我们保护和发展常德汉剧奠定了基础。四大名班顺应了历史的发展潮流,长足地发展了常德弹腔,使常德汉剧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它们在继承高腔演唱艺术方面也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比如,历史名班瑞凝、天元原本就以高腔为主,在发展弹腔的过程中,在剧目上继承和革新了大量的高腔剧目。尤其是天元班,由于其高、昆根底深厚,高腔散班之后,许多艺人纷纷进入该班,使得高腔戏《祭头巾》《拾金》《骂相》《李大打更》等剧目历传不衰。1954年,华胜班老艺人曾华春,萧福生在政府的邀请下,在常德市为原文华班、同乐班传授高腔戏30多出,为挖掘和弘扬常德高腔作出了重大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常德汉剧有了很大的发展,通过挖掘整理工作,恢复了部分高腔剧目,记录了传统剧本四百余个,记录整理的唱腔曲牌印成了五个集子,历年来多次参加本省和全国戏剧会演。传统高腔剧目《祭头巾》、《思凡》,弹腔剧目《两狼山》、《打督邮》等,均获得剧本奖和演出奖。特别是演现代戏作出了显著成绩。现代戏《发霉的钞票》、《元宝案》、《巧婚记》、《姻缘错》等创作剧目,均获得奖励。
  交流了汉剧艺术,传播了常德文化。艺术的价值在于传播文化。1905年和1916年,同乐班先后两次赴湖北汉阳演出,展示了常德汉剧的艺术实力,从而出现了"汉班重唱、常德班重做"之说。与此同时,同乐班借鉴了湖北汉剧的许多优点,在演唱及化妆等方面开始对常德汉剧进行改良,并很快得到了常德汉剧同行的认可和效仿。1942年冬,该班还与湖北汉剧抗敌宣传队第五队联合演出于桃源黄石。1916年,文华班赴湖北沙市,以《打瓦杀僧》等剧与荆河泰寿班同台演出。1930年,该班请杂技艺人王少朋教武功,班内武功为时之冠。1943年冬至1945年秋,避难于大庸的文华班艺人与落难于此的巴陵戏"岳舞台"合班演出近两个春秋。
[[分类:戏曲剧种]]
 
  1926年,天元班请京剧武功教师排演《趴蜡庙》等武戏,学习了京剧许多优秀的东西。1939年,天元班、小天华班与湖北汉剧抗敌宣传队合组"常澧劳军公演团",进行抗日宣传和劳军募捐演出。同年,文华班、瑞凝班与保靖戏剧研究剧社等班社亦进行了募捐公演。同乐班在桃源改为桃源县抗敌化妆宣传第一队,王文松主演新编历史剧《戚继光》 ,李福祥排演反映东北抗日的《最后两弹》,这是常德汉剧排演现代戏的开端。在一系列的演出实践中,四大名班不仅与其他艺术流派交流了艺术,而且传播了常德汉剧文化,使常德汉剧这门古老的艺术形式得到周边地区人民的认同和接受,从而奠定了常德名城的历史文化底蕴。
 
  名班与乡班交相辉映,极大地丰富了城乡人民的文化生活。名班的兴起,也带动了剧场的兴盛。据统计,解放前夕,常德城区内的戏院、剧院、庙台多达20多个,这些剧场天天轮番上演着传统剧目,看戏、评戏成为城里人的主流文化时尚,也是有钱人、贫穷者共同分享的精神食粮。由于四大名班的名声响亮,却又不能及时满足农村人民对戏剧的需要,于是,一些乡班(江湖班)纷纷借用名班的旗号,以示班威。比如在民国初年,常德北门诞生过"小瑞凝",民国7年至15年,桃源陬市出现过"祥瑞凝",民国10年至20年,汉寿出现过"汉瑞凝",民国18年,汉寿诞生了"汉天元";民国28年至29年,湘西花垣出现过"同乐社",民国36年,常德德山诞生了"德记天元",四十年代,汉寿还诞生了"汉同乐"、"乡同乐"等戏班。新中国成立时。一些以名班为号的乡班亦成为实力较雄厚的戏班,"汉天元"于1952年在安乡县与天元班合并,"德记天元"、"汉同乐"分别成为桃源汉剧团和汉寿汉剧团的主要组成部分。
 
== 四大名班 ==
  常德汉剧源远流长,它孕育于旧常德府属武陵、桃源、汉寿等县城,流布于洞庭湖区、武陵山系、辰水、沅水、澧水流域,远涉鄂西南、川东、黔东一带。
 
  常德汉剧的“四大名班”不是官府赐予的封号,而是在长期艺术实践中人民群众有口皆碑的爱称。在二十世纪的前半个世纪里,“四大名班”可谓家喻户晓、名震湘西北,一度把常德汉剧推向了历史的最高辉煌。[https://mp.weixin.qq.com/s/1NA-aaPk73OYbYyVRWgjgw]
 
=== '''瑞凝班''' ===
  四大名班中建班最早的戏班之一。相传起源于明代,早期班史难考。该班是乾隆末年常德府“老郎庙”筹建戏班之一,在常德府四眼井巷有长期“官店”(艺人宿舍)。该班兼营旅店,多湘西、黔阳等沅水上河客商,因此瑞凝班的戏颇受上河观众喜爱。如同治年间,贵州提督凤凰人田心恕曾特邀该班演出于凤凰;湖南提督马如龙在常德时,特别赏识瑞凝班名丑曾彩宝,每逢朔望必招瑞凝班演出于军门。
 
=== '''天元班''' ===
  亦为常德汉剧四大名班中最古老的戏班之一。相传起源于明代,1595年(明万历23年),常德籍戏剧家龙膺之得力门生朱之番中状元,后不仅为恩师龙膺诗集作序,而且还为家乡戏班天元班题写班牌。天元班也是乾隆末年筹建常德府“老郎庙”的九个戏班之一。该班在常德府五宫街有长期官店。
 
=== '''文华班''' ===
  1845年(清道光25年),桃源县寺坪人李标在自家花园设“文华”戏剧科班,共招收儿童80名,四年以后学艺期满,转为正式戏班,即为“文华班”。旧例文华班过桃源县境必落李家为“老本家”演出,头本不收钱,以示不忘本。该班亦在常德府五宫街设有长期官店。
 
=== '''同乐班''' ===
  该班缘于1885年(光绪11年)创办于湘西花垣的“双美班”,1888年,班主李玉廷将此班迁于常德,改名为“天福班”。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梁启超、唐才常等人于次年运动长江各省防军,联络两湖会党开富有山堂(又称富有票),组建自立会和自立军,陈犹龙统左军,驻常德。李玉廷为常德自立会及左军骨干,部分天福、松秀班的艺人也加入了富有山堂。1900年秋,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继续镇压维新派,唐才常等两湖维新派人士被杀600多人,常德自立会和左军瓦解,李玉廷遭到朝廷通缉,他被迫丢下戏班离开常德,下落不明。天福、松秀班被迫解散。出道天福班、时为天元班名旦的胡金云与讼师刘小霞合谋,并取得木材商文竹婆的资助,拉天福、松秀班成员组建同乐班。该班亦在常德府雷祖殿设有长期官店。
 
== 相关院团 ==
  [[常德市汉剧高腔保护中心]]。
 
== 剧种现状 ==
  今天,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文化的追求和享受越来越具有多元性和层次性,当年"四大名班"主导常德城区文化潮流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然而,我们不能在赞美影视、网络等时尚文化的时候,忽略了曾经传承祖国传统文化的戏剧文化,在她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宝库里,能够找到真正代表民族文化的精髓,保护和发展戏剧文化是历史赋予我们神圣的职责。
[[分类:戏曲种类]]

2023年7月13日 (四) 16:15的最新版本

  常德汉剧是湖南省的地方传统戏曲之一。以湖南常德、桃源、汉寿、慈利为中心,流行于洞庭湖西岸各县及黔阳、湘西自治州一带,并远及湖北西南部和贵州东部地区。

  常德汉剧兼有高腔、弹腔、昆曲3种声腔,现以演唱弹腔为主。它与荆河戏巴陵戏的声腔、剧目及表演风格大体相近。

剧种介绍

常德汉剧《白蛇传》剧照,丁松(左)饰许青
常德汉剧《白蛇传》剧照,丁松(左)饰许青

  常德汉剧是湖南的地方大戏剧种之一,以常德为中心,流行于湘西北、鄂西南并远及黔东。武陵戏起源于明代,20世纪初,武陵戏兴盛,各地戏班林立,名艺人辈出。现存传统剧目约500个,其中高腔剧目30个,弹腔剧目占90%以上。

  武陵戏唱腔以弹为主,夹有"南北反"、"汰腔"、"丑腔"、"草鞋板"、"子母调"等,构成武陵戏特有弹腔。乐器以土、苏、京三套锣鼓结合使用,有其特色。角色行当分生、旦、净、卫四大行。戏班一般以生行应工戏为主,角色18人,生行常有9人,故有"生半边"之说,表演艺术注重"内八块""外八块"的基本功.

  常德汉剧主要流行于常德、桃源、汉寿、慈利诸县市,以及西洞庭湖滨与湘西一带,并远及湖北、贵州部分地区。有高、弹、昆3种声腔,清代末年形成以弹腔为主的局面,采用中州韵与常德方言相结合的统一舞台语言。

剧种历史

  常德地区弋阳腔传入较早,于明代万历年间戏曲活动已颇兴盛,据袁中道《游居柿录》和龙膺《答中原音韵问》等文记载,除弋阳腔外,并有昆山腔、青阳腔、楚调流行。当时的楚调,即指由弋阳腔演化而来的高腔。

  清康熙以来,又有秦腔、苏腔、徽调等传入,至乾隆、嘉庆年间,弹腔南北路(皮簧)逐渐成为常德汉剧的主要声腔,高腔和昆腔逐渐衰落。1910年前后,弹腔占优势,出现天元、瑞凝、文华、同乐4大名班。

  1949年以前,一般称之为常德班、沅河戏,也有叫"汉戏"的,可能是由于后期的弹腔受湖北汉剧影响之故而得名。1949年后,曾称为"常德湘戏",1957年后改称为"常德汉剧"。

剧种唱腔

1979年桃源汉剧团现代戏《发霉的钞票》剧照
1979年桃源汉剧团现代戏《发霉的钞票》剧照

  常德汉剧音乐,包括高、弹、昆三大声腔和部分民间小曲。

  高腔有弋阳腔的根底,又受了青阳腔的影响,并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唱腔与本地方言声调结合紧密,加之大量运用当地的民间音乐,如在本地傩愿腔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一批曲牌,地方味很浓。某些与其他高腔基本相同的腔句由于旋法不同,特别是在腔尾部分融合了本地的劳动号子音调,改变了落音,因而形成的宫调式曲牌,既在常德高腔中占有重要地位,且在其他高腔中也不多见。除了“一唱众和”与锣鼓随腔相结合这一基本演唱形式之外,还采用唢呐帮腔。

  昆腔,艺人习惯地称为吹腔。早期昆腔剧目失考。晚近所保留的如《天官赐福》用〔醉花阴〕一套,《大封相》用〔油葫芦〕—套,《小封相》用〔村里迓鼓〕,另有〔粉蝶儿〕一套等,全为北曲套式。只有称之为“九腔”的一堂,系〔新水令〕与〔步步娇〕等曲相联的南北合套,南曲成分也少而又无赠板。昆腔曲牌有近两百支。除用于上述少量的“吉庆戏”以外,大多作为起堂、登朝、发兵、行路、修书、饮宴等场合的伴奏,又多由有词而变为无词的器乐吹打曲,吹的技巧颇见工力。

  弹腔,又称“南北路”,广泛运用的是南路、反南路、北路三种腔调,板式有导板、慢三眼、一流(原板)、二流(流水板)、三流(消眼,即散板)、快打慢唱(摇板)、哭头等。其中生行《访普》、旦行《祭江》等剧所用的正南路慢三眼旋律迂回多变,称为“马头三眼”。旦脚《落花园》剧中的反南路慢三眼,八句唱词设置了富于变化的八句大腔,称为“八块屏”。用于关羽《盘貂》剧中的南路关东调,系正南路腔移高五度并用假声演唱,高亢激越。用于关羽《华容挡曹》剧中的北路关东调,定北路“6—3”弦,以关东调导板起腔,南北路交融,曲调高昂挺拔,曲情富于变化,是有名的“九腔十八板”,为关羽专用腔。

  弹腔中另有一些很有特色的唱腔,如南反北、子母调、呔腔、丑脚腔、草鞋板等。

  乐队也叫场面。旧制“三箱七场面”。七人场面中,一人打小锣兼捡半边场,乐手必须文武兼工,一专多能。历代名师辈出,较早有张恒盛(鼓)、覃大王(胡琴)、陈狮子(胡琴)、赵起文(大锣)等,稍后有曾花八(鼓)、蔡春生、唐相九、谭明哲以及“桃源三生”(吴连生、周谷生、刘两生),再后有赵湘成等。陈狮子的琴,能把里外弦互换,同样演奏;常德人还有“到鼎盛(戏院)听场面去”的特别爱好,亦可见伴奏音乐之水平。常德汉剧以弓马戏见长,故对打击乐很重视,有“锣鼓半台戏”之说。打击乐兼用土、苏、京三套锣鼓。还有不少用于一家戏的“一家点子”。

  常德汉剧唱念字音,采用“中州韵”拼读标准与常德方言声调相结合的统一舞台语言。

  脚色分生、旦、净、丑四大行。以生行重工戏为多,其人数也最多,故有“生半边”之说。

  表演艺术,很重视基本功锻炼,叫做“八大块”功夫。“八大块”有内外之分:“外八块”即头、眼、口,手、腰、腿、裆、罡八门功夫;“内八块”即喜、怒、悲、愁、惊、疑、呆、癫的感情表达。内外八大块功夫是互相联系的。表演上既有严格的行当分工,但为了塑造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又能突破行当。比如净行在《牛皋下书》中所扮牛皋,穿女红官衣,戴乌纱帽,上马离营肘,以矮限筋裆走鸦雀路(旦行基本步法)。净行重在工架,凶猛有余,而繁复身段与做派则不如生脚,故《李母骂金》的金兀术、《三打王英》的王英、《张奎偷营》的张奎,长期成为生脚开脸戏。

剧种剧目

  据已抄录的剧本统计,传统剧目有450余个,弹腔戏占百分之九十以上。一般分两大类,各班共演的剧目叫"江湖戏";清末以来 4大名班各自擅演而又各有特长的剧目叫"一家戏"。江湖戏中各行都有功底戏。生行有所谓"三杀五图"、"七山四斩",如《打渔杀家》《八义图》《定军山》《斩信哭头》等;花脸行有所谓"五关七打"、"三烧两逼",如《草桥关》《打銮铡侄》《火烧濮阳》《曹操逼宫》等;小生行有《黄鹤楼》《白罗衫》等;旦行有《天门阵》《白蛇传》等;老旦行有《辞朝》,《望儿楼》等;丑行有《拦马》《盗鸡》《九锡宫》等,多以杀伐打斗,炽烈火爆见长。

历史地位

  常德汉剧的"四大名班"不是官府赐予的封号,而是在长期艺术实践中人民群众有口皆碑的爱称。在二十世纪的前半个世纪里,"四大名班"可谓家喻户晓、名震湘西北,在湖南的文化发展史上具有不可低估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其声誉还远及湖北、贵州和四川。"一家戏"的形成,极大地丰富了常德汉剧的剧目内容:

  从1953年成立常德市戏曲改进委员会到1962年成立常德专暑汉剧挖掘继承委员会,常德文化部门先后集中老艺人和文艺工作者,共记录传统剧目450个,并与湖南省戏曲研究室合编成《湖南戏曲传统剧目/常德汉剧》专集46集,共收剧本152个,规模位列全省之首。这些剧目中,仅在"四大名班"内演出的"一家戏"就占有相当的比重,而且,传统剧目中的经典之作都来自"一家戏"。这些剧目的产生,是常德汉剧各大戏班在长期艺术实践中磨练的结果,也是被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予以肯定的产物。

  名角的辈出,造就了常德汉剧一批又一批的艺术精英:"四大名班"在创造"一家戏"的过程中,也培养和推介了自己一代又一代的"名角"。仅以解放前后为例,瑞凝班的生行文绍禄、邹清福、王明寿,净行罗武刚、王青松,场面谭兴陔、王明清,天元班的生行艾元松、万千元,小生戴华美,旦角灵芝草,文华班的生角朱明禄,小生钟华飞,同乐班的生角罗炳太,小生罗炳银,旦角李福祥、萧兰芬等等,都是活跃在常德汉剧舞台上红及一时的艺术之星。他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仅自己闪耀着艺术光芒,而且还为常德汉剧的继承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原同乐班艺人李福祥于1952年先后参加湖南省、中南区和全国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其主演的高腔《思凡》一剧连连夺奖,其本人亦获"优秀演员奖",1956年,在荆州专区和湖北省首届戏剧观摩会演中,原天元班艺人万千元、王元禄、王鸣凤、燕家刚等12人获奖,同年,原天元班名丑邱吉彩参加湖南省戏曲艺术团赴京汇报演出高腔《祭头巾》一剧,评价极高,成为文化部第批授奖剧目。

  继承了汉剧高腔,保存了文化遗产:常德汉剧演唱的声腔有高腔、昆腔、弹腔以及杂腔小调。目前,常德汉剧以弹腔为主,高腔次之。高腔是一种古老的戏剧演唱形式,旧有"三十六腔(基本腔)、七十二调板(曲牌)","九板十三腔、九腔十八板"之说,由于大量剧目失传,牌名遗忘,曲目、曲体较难清理。高腔有"流水"(滚唱)和帮腔,腔流结合,有人声帮腔和唢呐帮腔两种形式。其帮腔又与沅水流域的船夫号子和扎排号子有着密切的关系。唱腔中,除地方方言外,还融合着本地巫腔、傩愿腔、渔鼓调等。可以说,常德高腔是一种相当古老,颇具地方特色的人类文化遗产。

  2006年3月,文化部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上,常德高腔很荣幸地被列入,这为我们保护和发展常德汉剧奠定了基础。四大名班顺应了历史的发展潮流,长足地发展了常德弹腔,使常德汉剧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它们在继承高腔演唱艺术方面也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比如,历史名班瑞凝、天元原本就以高腔为主,在发展弹腔的过程中,在剧目上继承和革新了大量的高腔剧目。尤其是天元班,由于其高、昆根底深厚,高腔散班之后,许多艺人纷纷进入该班,使得高腔戏《祭头巾》《拾金》《骂相》《李大打更》等剧目历传不衰。1954年,华胜班老艺人曾华春,萧福生在政府的邀请下,在常德市为原文华班、同乐班传授高腔戏30多出,为挖掘和弘扬常德高腔作出了重大贡献。

  交流了汉剧艺术,传播了常德文化。艺术的价值在于传播文化。1905年和1916年,同乐班先后两次赴湖北汉阳演出,展示了常德汉剧的艺术实力,从而出现了"汉班重唱、常德班重做"之说。与此同时,同乐班借鉴了湖北汉剧的许多优点,在演唱及化妆等方面开始对常德汉剧进行改良,并很快得到了常德汉剧同行的认可和效仿。1942年冬,该班还与湖北汉剧抗敌宣传队第五队联合演出于桃源黄石。1916年,文华班赴湖北沙市,以《打瓦杀僧》等剧与荆河泰寿班同台演出。1930年,该班请杂技艺人王少朋教武功,班内武功为时之冠。1943年冬至1945年秋,避难于大庸的文华班艺人与落难于此的巴陵戏"岳舞台"合班演出近两个春秋。

  1926年,天元班请京剧武功教师排演《趴蜡庙》等武戏,学习了京剧许多优秀的东西。1939年,天元班、小天华班与湖北汉剧抗敌宣传队合组"常澧劳军公演团",进行抗日宣传和劳军募捐演出。同年,文华班、瑞凝班与保靖戏剧研究剧社等班社亦进行了募捐公演。同乐班在桃源改为桃源县抗敌化妆宣传第一队,王文松主演新编历史剧《戚继光》 ,李福祥排演反映东北抗日的《最后两弹》,这是常德汉剧排演现代戏的开端。在一系列的演出实践中,四大名班不仅与其他艺术流派交流了艺术,而且传播了常德汉剧文化,使常德汉剧这门古老的艺术形式得到周边地区人民的认同和接受,从而奠定了常德名城的历史文化底蕴。

  名班与乡班交相辉映,极大地丰富了城乡人民的文化生活。名班的兴起,也带动了剧场的兴盛。据统计,解放前夕,常德城区内的戏院、剧院、庙台多达20多个,这些剧场天天轮番上演着传统剧目,看戏、评戏成为城里人的主流文化时尚,也是有钱人、贫穷者共同分享的精神食粮。由于四大名班的名声响亮,却又不能及时满足农村人民对戏剧的需要,于是,一些乡班(江湖班)纷纷借用名班的旗号,以示班威。比如在民国初年,常德北门诞生过"小瑞凝",民国7年至15年,桃源陬市出现过"祥瑞凝",民国10年至20年,汉寿出现过"汉瑞凝",民国18年,汉寿诞生了"汉天元";民国28年至29年,湘西花垣出现过"同乐社",民国36年,常德德山诞生了"德记天元",四十年代,汉寿还诞生了"汉同乐"、"乡同乐"等戏班。新中国成立时。一些以名班为号的乡班亦成为实力较雄厚的戏班,"汉天元"于1952年在安乡县与天元班合并,"德记天元"、"汉同乐"分别成为桃源汉剧团和汉寿汉剧团的主要组成部分。

四大名班

  常德汉剧源远流长,它孕育于旧常德府属武陵、桃源、汉寿等县城,流布于洞庭湖区、武陵山系、辰水、沅水、澧水流域,远涉鄂西南、川东、黔东一带。

  常德汉剧的“四大名班”不是官府赐予的封号,而是在长期艺术实践中人民群众有口皆碑的爱称。在二十世纪的前半个世纪里,“四大名班”可谓家喻户晓、名震湘西北,一度把常德汉剧推向了历史的最高辉煌。[1]

瑞凝班

  四大名班中建班最早的戏班之一。相传起源于明代,早期班史难考。该班是乾隆末年常德府“老郎庙”筹建戏班之一,在常德府四眼井巷有长期“官店”(艺人宿舍)。该班兼营旅店,多湘西、黔阳等沅水上河客商,因此瑞凝班的戏颇受上河观众喜爱。如同治年间,贵州提督凤凰人田心恕曾特邀该班演出于凤凰;湖南提督马如龙在常德时,特别赏识瑞凝班名丑曾彩宝,每逢朔望必招瑞凝班演出于军门。

天元班

  亦为常德汉剧四大名班中最古老的戏班之一。相传起源于明代,1595年(明万历23年),常德籍戏剧家龙膺之得力门生朱之番中状元,后不仅为恩师龙膺诗集作序,而且还为家乡戏班天元班题写班牌。天元班也是乾隆末年筹建常德府“老郎庙”的九个戏班之一。该班在常德府五宫街有长期官店。

文华班

  1845年(清道光25年),桃源县寺坪人李标在自家花园设“文华”戏剧科班,共招收儿童80名,四年以后学艺期满,转为正式戏班,即为“文华班”。旧例文华班过桃源县境必落李家为“老本家”演出,头本不收钱,以示不忘本。该班亦在常德府五宫街设有长期官店。

同乐班

  该班缘于1885年(光绪11年)创办于湘西花垣的“双美班”,1888年,班主李玉廷将此班迁于常德,改名为“天福班”。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梁启超、唐才常等人于次年运动长江各省防军,联络两湖会党开富有山堂(又称富有票),组建自立会和自立军,陈犹龙统左军,驻常德。李玉廷为常德自立会及左军骨干,部分天福、松秀班的艺人也加入了富有山堂。1900年秋,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继续镇压维新派,唐才常等两湖维新派人士被杀600多人,常德自立会和左军瓦解,李玉廷遭到朝廷通缉,他被迫丢下戏班离开常德,下落不明。天福、松秀班被迫解散。出道天福班、时为天元班名旦的胡金云与讼师刘小霞合谋,并取得木材商文竹婆的资助,拉天福、松秀班成员组建同乐班。该班亦在常德府雷祖殿设有长期官店。

相关院团

  常德市汉剧高腔保护中心

剧种现状

  今天,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文化的追求和享受越来越具有多元性和层次性,当年"四大名班"主导常德城区文化潮流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然而,我们不能在赞美影视、网络等时尚文化的时候,忽略了曾经传承祖国传统文化的戏剧文化,在她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宝库里,能够找到真正代表民族文化的精髓,保护和发展戏剧文化是历史赋予我们神圣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