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调剧:修订间差异
(创建页面,内容为“ 彩调剧俗称调子,彩调,彩灯,哪嗬嗨等,属灯戏系统,源于广西桂林地区农村歌舞,说唱衍化而成的"对子调"。彩调剧约500种,从形式上看有独角戏、对子调、大调戏、三小戏、出头戏、对台戏等。彩调剧原是桂北地区传统戏曲剧种之一,是广西各族人民喜闻乐见的地方戏曲。 == 基本概况 == 文件:Cdj0225144550.jpg|替代=彩调剧《新刘三姐》|缩略…”) |
无编辑摘要 |
||
(未显示同一用户的1个中间版本) | |||
第91行: | 第91行: | ||
彩调剧刘三姐彩调剧目多以劳动、爱情、家庭生活等为主题,有大量的口传和手抄本在民间流传。表演时采用桂柳方言,以小生、小旦、小丑(三小)等载歌载舞的表现形式为主,其中丑角和旦角的步法、转身、亮相、扇花、手花极富特色,其中尤以步法最为突出。由于深深扎根于乡村民众之间,又和当地民间俚曲小调紧密结合,彩调形成了内容谐趣、形式活泼的表演风格,号称彩调"三件宝"的扇子、手帕、彩带在表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彩调剧刘三姐彩调剧目多以劳动、爱情、家庭生活等为主题,有大量的口传和手抄本在民间流传。表演时采用桂柳方言,以小生、小旦、小丑(三小)等载歌载舞的表现形式为主,其中丑角和旦角的步法、转身、亮相、扇花、手花极富特色,其中尤以步法最为突出。由于深深扎根于乡村民众之间,又和当地民间俚曲小调紧密结合,彩调形成了内容谐趣、形式活泼的表演风格,号称彩调"三件宝"的扇子、手帕、彩带在表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
自民初起即有"林家采茶班"、柳城靖西"八仙班"、柳江简都"谭家班"、柳州市郊区"黄村调子"、"长塘调子"、"群乐园"、"艺乐堂"、"同乐茶社调子班"、"桂乐调子班" | 自民初起即有"林家采茶班"、柳城靖西"八仙班"、柳江简都"谭家班"、柳州市郊区"黄村调子"、"长塘调子"、"群乐园"、"艺乐堂"、"同乐茶社调子班"、"桂乐调子班"等。彩调剧进入城市安家落户,在城镇的发展也更为迅速,近年来,除著名的《刘三姐》外,彩调工作者还创作了《隔河看亲》、《二女争夫》、《王三打鸟》、《王二报喜》、《梦里听竹》等脍炙人口的优秀剧目,199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戏剧院|广西彩调剧团]]创作并演出的《哪嗬咿嗬嗨》被专家誉为广西戏曲艺术上继《刘三姐》之后的第二个里程碑! | ||
== 荣誉与辉煌 == | |||
《刘三姐》20世纪50年代,《龙女与汉鹏》由乡间走进了中南海怀仁堂,为毛泽东等中央领导演出,从此正式定名为彩调剧。 | |||
60年代初,来自民间的《刘三姐》四进中南海,由此红遍大江南北,饮誉海内外。 | |||
60年代中期,《三朵小红花》再度进京,演职员受到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亲切接见,并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成舞台艺术片放映。 | |||
70年代末,现代戏《喜事》为广西赢得了优秀剧本奖,使彩调剧在表现当代农村题材方面有了重大突破。 | |||
80年代《五子图》又使广西彩调红火了一把,几十个剧种,几百个剧团争相移植上演。 | |||
90年代的《哪嗬咿嗬嗨》连续参加了中国戏剧节和现代戏曲观摩演出,荣获了文华奖、中国曹禺戏剧文学奖等国家级奖23项,省级奖13项,产生了广泛影响。彩调剧以其奇特的艺术风采成为戏剧百花园中俏丽的“山茶花”。 | |||
2003年9月底,在刘三姐的故乡——广西宜州市城南广场、中山广场、人民礼堂、政府礼堂等场所举行的彩调艺术汇报演出现场,人声鼎沸,掌声如潮。广西彩调艺术受到了来自各地“彩调迷”们的热烈欢迎。 | |||
2022年9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戏剧院]]表演的彩调剧《新刘三姐》荣获第十七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大奖。 2022年12月,被评为中央宣传部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https://mp.weixin.qq.com/s/VeGKgUh1GvtAc-3nlZb1Uw] | |||
== 现状 == | == 现状 == | ||
新中国成立后,彩调得到较快的发展,特别是《刘三姐》等优秀剧目的上演,扩大了这一剧种在全国的影响。然而,广西彩调当前已陷入因为没有演出市场而难以为继的困境中,知道和了解彩调的人越来越少,数百家彩调剧团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纷纷解散,仅剩的广西彩调剧团、柳州彩调剧团和桂林彩调剧团等寥寥几家专业剧团,业余彩调队伍的数量大幅下降,维持艰难。彩调的抢救和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 新中国成立后,彩调得到较快的发展,特别是《刘三姐》等优秀剧目的上演,扩大了这一剧种在全国的影响。然而,广西彩调当前已陷入因为没有演出市场而难以为继的困境中,知道和了解彩调的人越来越少,数百家彩调剧团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纷纷解散,仅剩的广西彩调剧团、柳州彩调剧团和桂林彩调剧团等寥寥几家专业剧团,业余彩调队伍的数量大幅下降,维持艰难。彩调的抢救和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 ||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彩调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彩调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https://www.ihchina.cn/Article/Index/detail?id=13335] | ||
[[分类:戏曲种类]] |
2023年2月25日 (六) 15:14的最新版本
彩调剧俗称调子,彩调,彩灯,哪嗬嗨等,属灯戏系统,源于广西桂林地区农村歌舞,说唱衍化而成的"对子调"。彩调剧约500种,从形式上看有独角戏、对子调、大调戏、三小戏、出头戏、对台戏等。彩调剧原是桂北地区传统戏曲剧种之一,是广西各族人民喜闻乐见的地方戏曲。
基本概况
彩调原称调子。是广西各族人民喜闻乐见的戏曲剧种之一。它属灯戏系统,源于桂林地区农村歌舞,说唱衍化而成的"对子调",分布甚广。彩调剧约500种,从形式上看有独角戏、对子调、大调戏、三小戏、出头戏、对台戏等。彩调剧流行于桂林、柳州、河池、百色等地区。因方言差异,各地名称不一:桂林一带称"彩灯"、"彩调"、"唱灯";平乐、荔浦、柳州、河池一带叫"采茶戏" 、"调子戏";百色和南宁等地区则称为 "大采茶"、"嗬嗨戏"、"咿嗬嗨"……但以称"调子戏"、"采茶戏"最为普遍。
1955年,参加北京群众音乐舞蹈观摩演出时才统一定名为"彩调剧"。常见的有《王三打鸟》、《刘三姐》等。
历史沿革
早年,广西各地流行采茶歌、彩灯一类歌舞,但并未形成为戏剧。在流传期间又吸收了广西桂北民歌、小调而逐渐丰富。清道光年间,调子艺人就在桂北各县及桂南的新宁州(今扶绥县)开馆授艺,以传授和演出调子为生,逐渐成为职业艺人。清光绪年间,调子由北向南流传,形成了以桂林、柳州、宜山三地为中心的主要流布区,并继续向南方传播。清道光、光绪年间,湖南移民大量迁徙贵州北部各县,将调子(湖南南部花鼓戏的别称)传入广西,于清末民初形成了源于花鼓戏又有别于花鼓戏的彩调剧。受湖南花鼓戏的影响,调子戏渐次由小丑、小旦的"二小戏"发展成为有人物故事的小生、小丑、小旦的"三小戏"。桂北农村出现了"七紧、八松、九快活"即7人、8人或9人组成的"过山班",要求艺人一专多能,便于在各地村寨之间游走巡演。通过他们在游村走寨和节日庙会的长期演出,积累了《双看相》、《双打店》、《瞎子算命》、《王三打鸟》、《三看亲》、《讨学钱》、《下南京》等38出"三小戏",(即所谓"三十六出江湖调")。这一时期的调子音乐初步形成独具特色的腔、板、调三大类,已有"九腔十八调"之说,同时在化妆、表演、行当等方面也有所改革。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最负盛名的草头为圩调班打破"女子不唱调"的旧习,出现了第一批彩调剧女性旦角。辛亥革命前后,名艺人辈出,如 "四大状元":冷贵甫、朱五八、罗少廷、秦老四; "四大名旦":吴老年、潘发甫、梁如山、刘芳四; "鬼脸王"周朝纲;"调子王"李大树、陈松山等。彩调艺术在这一时期已臻成熟。
辛亥革命后, 彩调从农村地坪进入城镇戏台,"过山班"发展成二、三十人的同乐堂、萃乐堂、群乐园等半职业性的调子班。此时,原有的36出"江湖调"已难满足观众的要求,艺人们就根据小说和民间故事编演《二女争夫》、《一抓抓磨豆腐》、《打烂瓢》、《恶媳变牛》等"大调子"戏。同时,艺人为谋生计,也创编了不少"对台戏",如甲班演《娘送女》,乙班就编演《女送娘》,乙班演《三看亲》,甲班就编演《四女相亲》等。这样对台竞演的结果,既丰富了彩调的剧目,也促进了彩调音乐和表演艺术的发展。彩调剧目多是反映农村生活、家庭伦理和神话故事的小戏,传统剧目约500余出,记录成剧本的有344出。
1927年以后,艺人倍受摧残,彩调濒于衰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彩调获得新生,桂林桂华调子团、柳州农民调子团等专业剧团相继成立,业余调子剧团也遍及城乡。
1955年春,广西文艺干部学校开办彩调训练班,培养出一批出色的青年演员,如傅锦华、唐继、王玉珍、罗亮、杨爱民等,1956年组成广西彩调剧团。
1959年,柳州市彩调剧团编演彩调剧 《刘三姐》,受到区内外观众的热烈欢迎,对彩调艺术的提高做出了贡献。1965年,广西彩调剧团编演了现代戏《三朵小红花》,并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成彩色影片。
艺术特点
歌舞并重歌舞并重,尤其在"三小戏"中更为突出。音乐唱腔分腔类、板类、调类三种。同一曲调,可以根据行当、人物的不同,在板和腔上加以变化,有"调多共用,板腔细分"之说, 如:腔类按行当定名的有老旦腔、摇旦腔、小生腔、旦脚腔、丑脚腔、老生腔、娃仔腔;按人物身份、职业而分的有相公腔、化子腔、媒娘腔、强盗腔、和尚腔、神仙腔等;按劳动和日常生活分的有挑担腔、划船腔、挖地腔、梳妆腔、饮酒腔等。板类有诉板、哭板、骂板、忧板等。调类有比古调、走马调等。此外,还吸收民间说唱音乐的一些曲调,如鲜花调、渔鼓调、零零落等。音乐伴奏分左、右场,左场为弦管乐,以调胡为主要乐器、还有扬琴、琵琶、三弦以及唢呐、笛子等;右场为打击乐器,有锣、鼓、钹等,锣鼓点常用的有"一条龙"、"三点头"也叫"长锣"、"一钹"、"三钹""四钹"等。
彩调表演中眼、手、身法、步法的基本特征大部分体现在小旦和小丑(包括小生)这两个行当身上,丑旦次之。丑角和旦角的步法、转身、亮相、扇花、手花很富有本剧种特色,基中尤以步法最为突出。仅丑角步法就分矮桩、中桩、高桩和高低桩四大类,如"蹩脚步"、"扭丝步"、"蹬踢步"、"试探步"、"横挪步""矮子步"等。旦角的"踵步"、"碎步"、"云步"等。扇子、手帕、彩带是彩调表演的三件宝。其中扇子是最主要的一件,扇花的舞姿也有数十种之多,如:三打五动、圆球扇、高低扇、蝴蝶扇、遮羞扇、摆扇、摇扇、抛扇、滚扇、波浪扇、合璧扇、反接扇等。表演中可将扇子当作扫帚、雨伞、划桨、撑篙、刀枪,真可谓万能道具。
各行当的亮相也称"亮台",作多达十余种。有台角亮相、开扇亮相、抬扇亮相、压扇亮相、侧面亮相、遮羞亮相等。小生和旦角常用的亮相动作有金鸡独立、伏虎卧龙、醉仙卧枕、回头望月、秋波回顾等。
角色行当
彩调剧主要有生、旦、丑三大行当。
生行
细分为小生、老生、娃娃生三类。
小生多饰机智勇敢、活泼可爱的有志青年,表演唱、做、念、舞并重,以演出载歌载舞的小戏居多,其中不少角色原为丑行应工,1949年后,因丑行面部化妆涉嫌丑化劳动人民而改由小生行应工。如《王三打鸟》的王三等角色即是。
表演形式多样老生多饰年事已高的正面人物,鹤发白须(贴须),重唱功。如《五子图》的许凤山,《五娘剪发》的张广才,《土地帮工》的土地神等。
娃娃生饰未成年的小孩,如《王麻接姐》的王麻,《狗保闹学》的狗保及学童等。演出时,常以学员扮演或由花旦、小生代脚。
旦行
分花旦、正旦、老旦、摇旦四类。
花旦常演载歌载舞的戏,表演敏捷优美,活泼热烈、俏丽可爱,唱、做、舞并重。如《王三打鸟》的毛姑妹,《龙女与汉鹏》的龙女,《刘三姐》的刘三姐等。
正旦言行稳重,举止端庄,以唱、做见长。如《换子记》的庞氏,《下南京》的三妹,现代戏《三朵小红花》的妈妈等。有时也饰性格开朗,办事泼辣的人物,其表演近旦,如《双打店》的孙二娘,《塑菩萨》的张二嫂等。
老旦所饰人物有白发持杖的婆婆和一般老妇人,性格多样,身份不一,均以唱、做为主。如《娘送女》的妈妈,《换子记》的家婆,《媳厉婆》的婆婆等。
摇旦又名丑旦,多饰泼辣的店二嫂、媒婆和巫婆等人物,表演重念白和做功。如《刘三姐》的媒婆,《凉亭斗火》的二嫂子,《恶媳变牛》的媳妇等。
彩调剧中,旦行的剧目很丰富,有"无旦不成戏"之说。
丑行
分正丑、烂丑、褶子丑三类。
正丑所饰人物多为农民和各种职业的劳动者,有老有少,性格各异,均为喜剧中正派人物,表演诙谐滑稽,动作明快大方,唱、做、念、舞并重。如《油漆匠嫁女》中的胡漆匠,《阿三戏公爷》中的阿三,《一抓抓磨豆腐》中的一抓抓等。
烂丑多饰演不务正业之辈,以扭矮桩为主要步法,面部肌肉灵活,喜怒无常,言行滑稽,以念、做见长。如《王二报喜》的王二,《汪三吹烟》的汪王,《双打店》的胡瓢二等。
褶子丑又句长衫丑,所饰人物多是较有身份者,表演以高、中、矮桩为基本步法,念、做见长,扇花技巧较多。如《隔河看亲》的刘老爷,《洗绣鞋》的马金龙,《半夜拜菩萨》的县官等。彩调剧丑行的表演富于特色,剧目较多。
表演形式
概述
彩调剧的表演是包括唱、念、做、舞四功五法在内的综合性艺术。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做与舞的表演。由于彩调演出的是以"三小戏"为主的载歌载舞的36出江湖调,在表演中的手、眼、身、步法,基本贯串于彩调的"矮步"、"扇花"之中,所以说,"矮步扇花"即是彩调最具特点的表演艺术。彩调的矮步扇花,在各个行当中都有不同的表现身段。
当行
综合性艺术彩调的行当有小生、小旦、小丑、摇旦、老旦、老生,没有净角和娃娃生,小孩角色由小生或小旦兼演。净角由老生兼演。这些行当的形成也是随着剧目的发展而逐渐完善的。而彩调的表演身段主要体现在小丑(含小生和小旦)身上,摇旦次之。有句行话叫做:"学好《对子调》,根基才牢靠。"说明《对子调》的表演身段在彩调剧的表演中所占的位置。《对子调》中的小生、小旦在表演中运用彩调身段的步法、扇花、转身、亮相,使彩调的表演风格更为鲜明。
步法
步法是以"矮步"为基础形成。"矮步"分矮桩、中桩、高桩、高低桩四类,是小生和小丑的特有步法,用在不同人物身上,以突出不同类型。如在传统戏《三看亲》的处理中,即用对比的手法来烘托张屠户、李裁缝和青年农民丁小哥的三个不同性格的人物。张屠户走矮桩,表现出是个又矮又胖又粗俗的人物;丁小哥走中桩,体现出他是个正直勤劳并很年轻的种田人;而走高桩的裁缝,则表现了"日头不晒雨不淋、瘦得象根干豆角"的势利经纪人的特点。三个人在同场的高、低、中桩矮步的对比舞蹈中,收到了喜剧的艺术效果。彩调步法除了"矮步"之外,还有扭丝步、云步、纵步、蜻蜓步等25种。
扇花
扇花是表达感情的扇舞。在男女扇花中,尤以女旦的扇花较之小丑的扇花更为优美多姿。女扇花有浪扇、摇扇、十字单花扇、倒扇、托盘扇、抛扇、凌云扇、半月扇、背扇、开关扇、蝴蝶扇、波浪扇等17种;男扇花有砍扇、三打五动扇、转扇、扑蝶扇、平肩扇、高低扇、弱扇、波浪扇等8种。另外,还有老旦及小姐、丫环用的圆扇类的礼扇、摇扇、贴背扇、冲扇、扑蝶扇、观音扇、指云扇、抢扇、观月扇、反扇、采灯扇、砍扇、扑扇、扬扇、端扇等15种。彩调的扇子在表演的三件宝(扇子、手帕、彩带)中居于首位。在表演中称得上是"万能道具",可当锄头、扁担、砍刀、扫帚、托盘等使用,如在《王三打鸟》中的毛姑妹在清扫家院舞蹈中,表演开笼喂鸡、洒水、扫地的身段,把扇子作为托盘、盆子、扫帚、撮箕等道具使用,表现逼真而优美。
亮相
亮相是彩调的每段舞蹈中的"定型"静止动作,它可以体现动作的含意和人物的"内在"思想感情。女亮相有观音做莲、散花、蝴蝶亮鞋、半托月等10种;男亮相有金鸡独立、海燕冲浪、夜开门、井内照容、夜盗灵芝、台角亮、魁星点斗、大鹏展翅、回头望月、雄狮滚球、鹞鹰赛翅、洞宾背剑、玉龙探海、倒提金葫芦、反架云头、仙童卧月、仙人卧枕等17种。
转身
转身是彩调在舞蹈表演中连接各动作的纽带。男转身有独脚转、双脚顶转、三盘转、台角转、平身跳转、矮转、戏蝶转、螺丝转、鲤鱼转、独脚转、尼姑翻身等7种。对"四功五法"的运用,彩调老艺人作了精要的总结,常说的"戏诀"如"亮相出马门,念白用眼睛;坐要挺,站如钉,行如飘,跳要轻;台角要顺转,站桩如钉钉;眼随手,手应心,扇似蝴蝶舞,带如龙盘身;彩调剧王二报喜刚柔不分界,内外通感情;开唱扣板眼,腔园字要正;四功和五功,真假两相成。出手讲松弛,利落进马门。"般般道出了彩调艺术的精髓。
脸谱
彩调剧来自农村的地方剧种,剧目均是反映农村劳动人民生活,而艺人又多是出身于农村的劳动人民。所以,彩调的脸谱是以小丑化的"小化脸"为主要特色。小花脸又称白鼻子,或称粉鼻子,是在鼻子上勾画出大自然的花卉和动物的形象,如蝴蝶脸、青蛙脸、蜻蜓脸、鲤鱼脸、虾子脸、螃蟹脸、葫芦脸、桃子脸、梅花脸、蟒蛇脸、金钱脸、乌龟脸等,这些脸谱用在各种不同类型的人物身上,借以表现不同人物的性格。如《阿三戏公爷》的小子阿三,是个聪明机智、活泼诙谐的人物,他画的是蜻蜓;而公爷是个愚昧贪婪的人物,画的是蚂蚁。又如《隔河看亲》里贪财的知县,画的是金元宝脸;《毛国珍打铁》中的李连保画飞鼠脸,象征他嫉恶如仇,勇猛豪气的品性。其它类人物如神话中的金童画葫芦,蠢子画蜘蛛,花花公子画蝴蝶,媒婆画金钱等等,形成了浓郁的彩调脸谱艺术。
音乐与唱腔
彩调音乐十分丰富,其唱腔属联曲体,分为腔、板、调三大类。唱腔旋律以七字上下句为多,四段一首的唱腔旋律次之。用十三韵脚和柳州话演唱,俗称“豆腐块”状音乐。据不完全统计,彩调唱腔曲牌共289个,其中唱腔251个(腔类172个,板类10个,调类69个)曲牌29个,锣鼓牌8个。皆着重为塑造人物性格服务。曲调可根据人物性格、行当、感情及剧情需要来体现特点。如表现行当的唱腔有[小生腔]、[摇旦腔] 、[丑角腔] 、[旦角腔] 、[娃仔腔] 、[老生腔] 、体现人物身份的唱腔有[相公腔] 、[和尚腔] 、[强盗腔] 、[媒婆腔] 、[瞎子腔] 、[蠢子腔] 、[算命腔] 、[仙腔]等;表现人物在劳动中的各种行动的有[挑担腔] 、[划船腔] 、[梳妆腔] 、[饮酒腔] 、[敬酒腔]等;表现人物各种思想感情的有[五更叹郎] 、[哭板] 、[骂板] 、[诉板] 、[优腔] 、[三板优腔] 、[阴腔]等。柳州彩调独具一格的唱腔有五大腔口,即[四平腔] 、[诉板] 、[正十字] 、[哭板] 、[梁氏腔]。这五大腔口在彩调戏的大型剧目演出中是少不了的。[四平腔]是柳州彩调唱腔的“腔王”,此腔有[慢四平] 、[快四平] 、[高四平] 、[低四平] 、[越调四平] 等五种,并互相结合使用。[诉板]也有[慢诉板] 、[快诉板] 、[高诉板] 、[诉板头] 、[起板头]等五种。[哭板]则有[散板头]两种。五大唱腔皆具有结构严谨、音型流畅、行腔平衡、字正腔圆、说唱结合的特点。
彩调音乐的发展,不仅依赖本身的音乐特色,而且与兄弟剧种的关系也极为密切,湖南花鼓戏、广西桂剧及文场,对彩调音乐的发展起到相互影响和促进的作用。如柳州文场曲调中的[瓜子仁]、[鲜花调]、[一匹绸]、[玉美人]、[跳粉墙]、[杭州红]、[跌断桥]、[月调]等与彩调的[小四景]、[雪花飘]、[一匹绸]、[跳粉墙]、[到春来]、[红绣鞋]、[月调慢四平]十分相似。又如彩调唱腔中的[刘海腔]、[一喳课子]、[梁氏腔]与湖南花鼓戏的[比古调] 、[卖杂货] 、[多情调]也很相似。柳州的桂剧音乐对彩调的锣鼓曲牌影响较大,是由于彩调过去没有宫廷剧目,后来移植演出的宫廷戏,又多是桂剧移植,故而就从桂剧曲牌音乐中移植,如[六毛令] 、[风入松] 、[急三枪] 、[小拜年] 、[流淘沙] 、[哭皇天] 、[古平] 、[巴山调] 、[节节高]等桂剧曲牌,在彩调剧的演出中,也逐步演化为彩调的音乐曲牌了。
剧目与剧团
彩调剧刘三姐彩调剧目多以劳动、爱情、家庭生活等为主题,有大量的口传和手抄本在民间流传。表演时采用桂柳方言,以小生、小旦、小丑(三小)等载歌载舞的表现形式为主,其中丑角和旦角的步法、转身、亮相、扇花、手花极富特色,其中尤以步法最为突出。由于深深扎根于乡村民众之间,又和当地民间俚曲小调紧密结合,彩调形成了内容谐趣、形式活泼的表演风格,号称彩调"三件宝"的扇子、手帕、彩带在表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自民初起即有"林家采茶班"、柳城靖西"八仙班"、柳江简都"谭家班"、柳州市郊区"黄村调子"、"长塘调子"、"群乐园"、"艺乐堂"、"同乐茶社调子班"、"桂乐调子班"等。彩调剧进入城市安家落户,在城镇的发展也更为迅速,近年来,除著名的《刘三姐》外,彩调工作者还创作了《隔河看亲》、《二女争夫》、《王三打鸟》、《王二报喜》、《梦里听竹》等脍炙人口的优秀剧目,1994年广西彩调剧团创作并演出的《哪嗬咿嗬嗨》被专家誉为广西戏曲艺术上继《刘三姐》之后的第二个里程碑!
荣誉与辉煌
《刘三姐》20世纪50年代,《龙女与汉鹏》由乡间走进了中南海怀仁堂,为毛泽东等中央领导演出,从此正式定名为彩调剧。
60年代初,来自民间的《刘三姐》四进中南海,由此红遍大江南北,饮誉海内外。
60年代中期,《三朵小红花》再度进京,演职员受到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亲切接见,并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成舞台艺术片放映。
70年代末,现代戏《喜事》为广西赢得了优秀剧本奖,使彩调剧在表现当代农村题材方面有了重大突破。
80年代《五子图》又使广西彩调红火了一把,几十个剧种,几百个剧团争相移植上演。
90年代的《哪嗬咿嗬嗨》连续参加了中国戏剧节和现代戏曲观摩演出,荣获了文华奖、中国曹禺戏剧文学奖等国家级奖23项,省级奖13项,产生了广泛影响。彩调剧以其奇特的艺术风采成为戏剧百花园中俏丽的“山茶花”。
2003年9月底,在刘三姐的故乡——广西宜州市城南广场、中山广场、人民礼堂、政府礼堂等场所举行的彩调艺术汇报演出现场,人声鼎沸,掌声如潮。广西彩调艺术受到了来自各地“彩调迷”们的热烈欢迎。
2022年9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戏剧院表演的彩调剧《新刘三姐》荣获第十七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大奖。 2022年12月,被评为中央宣传部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1]
现状
新中国成立后,彩调得到较快的发展,特别是《刘三姐》等优秀剧目的上演,扩大了这一剧种在全国的影响。然而,广西彩调当前已陷入因为没有演出市场而难以为继的困境中,知道和了解彩调的人越来越少,数百家彩调剧团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纷纷解散,仅剩的广西彩调剧团、柳州彩调剧团和桂林彩调剧团等寥寥几家专业剧团,业余彩调队伍的数量大幅下降,维持艰难。彩调的抢救和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彩调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
免责声明
神州戏曲百科的词条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收集,如您发现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或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szxqweb@163.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